去南京高校做没有编制的辅导员是什么体验?

辅导员智障怎么办

南京是省会城市,能够到南京的高校做辅导员,虽然没有编制,我认为还是不错的。现在教育部要求,高校在三年内解决所有辅导员的编制,这就是机遇。教育部已经意识到辅导员这个非常重要。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人生导师,是学校政工干部的人才来源,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如果都是临时工,很难承担这么重要的。在整个社会,临时人员承担了所在单位的脏活累活苦活,但是工资待遇和体制内的人员有着天然的区别,个人发展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一旦不适应工作,很可能就被一脚踢开了,也就是说看不到未来。

辅导员又不同于专任教师。专业教师致力于教学,忙着自己的专业方向,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干出一定的成绩,职称上去了,工资待遇也上去了,个人的学术成就也丰富起来。但是辅导员整天和学生打交道,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很难在学术上面有所建树,忙的都是常规性的事务工作,一年到头苦的要死,还不一定学生满意、老师满意、领导满意。

靠临时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很显然让人担忧。一旦有了读研读博的机会,辅导员就会离开自己的岗位,育人就得不到连续,很难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质量。但是教育部的文件要求高校三年内必须要完成所有辅导员进编的任务。今年已经第2年了,原则上70%的辅导员都应该有编制,但事实上能够达到这个比例的高校很少,都在等待观望。

这就是机会。辅导员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历。现在招聘辅导员一般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读博的可能性很大,将来博士毕业以后成为高层次人才,想到哪就到哪,只要有真本事,只要科研水平符合要求。也就是说辅导员并不代表一辈子干辅导员。当然有编制的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追求进步,走上领导岗位。虽然说领导岗位越往上走岗位越少,但是毕竟还是有希望的,至少在学生工作这条线上不断的推陈出新。

如果能够解决编制的问题,到高校里面做辅导员,我认为还是很愉快的一件事情。高校里面还有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人事代理、人事派遣的身份,如果将来在学术上面没有大的成就,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当然辅导员如果解决不了编制的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35岁是所有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的年龄上限,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就再也没有机会可以考了。

到了这个年龄,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被家庭以及孩子牵扯了,如果还是人事代理、人事派遣的身份就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解聘。我们学校有很多年轻人是人事派遣的身份,担任了辅导员的工作,有时候在聊天的时候,我也劝他们社会上有考公考编的话一定要去尝试一下,说不定能够考走,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拴在一棵树上吊死。辅导员工作是和学生打交道的,最关键的一点,作为一个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底线。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辅导员  解决不了  解决问题  事情  辅导员表示不解决问题  事情辅导员解决不了怎么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