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农村教育格局是近年来的农村人口减少,村社人民外流,义务教育机构改革方案“遇梗”,大量的农村人向城市迈进,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质量下滑等等原因,形成了现在的农村教育现状与格局。农村的教育和农村学生的出路在哪里?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中出现的宁要城里一间房,不要村里一个院的这个选择,不是文化的变迁,也不是农村社会的正常改造,而是一个因房地产集中在县城四线一家城市的房地产的过程没法消化,出现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而人为造成的一个现象。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农村学校水平我想指的是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怎么提高农村学校的综合水平?这需要分析农村学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下面我把我对农村学校现状及解决对策做个粗线条的分析。农村学校现状现有农村学校规模,除去乡镇驻地的学校规模较大外,农村小学规模都比较小,初中基本在乡镇驻地,这里重点分析农村小学。

一般学校师生低于二百人,有的甚至几十个学生,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严重,教师资源无法合理配置。1,学校规模小,浪费教师资源,例如某完全小学100学生,按国家编制小学师生比1比23,这所学校5名老师足够,一至六年级5名老师,每个年级分不到一名老师,这课怎么上?主科都没人上,音体美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山东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中做了规定,小学每班1.4名教师,这样这所学校9教师,加上管理人员,一共10教师的编制。

本来5名教师编制,现在为了学校能正常开课,给了10教师,即使这样10名老师面对那么多课程,也是捉襟见肘。2,近几年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农村学校配置了大量的硬件设施,专门的功能教室,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配置的装备与城里学校同步。几十个学生的学校也是这个标准,问题来了,国家配齐了设施,就凭学校的这几个老师能不能把资源利用好,把这最后一公里打通?另外还有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等等,笔者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以上两条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

怎么办?能不能解决?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思路也很明确:一是借合村并居契机,把资源整合,合村并校,这样就不存在2.5公里的上学半径的问题了。二是把县管校聘落实到底,教师成了系统人后,合理流动,优化竞争,双向选择,激活干劲。三是选用业务能力强的校长,教育家办教育,办出特色。四是挖掘潜力,编写好校本教材,从小培养学生爱家乡思想,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怎样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