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引导差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在数学游戏中关注学困生获取知识技能“学困生”在心理上,其实也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但由于知识缺陷多,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为解决这一矛盾,作为老师要注意了解:“学困生”对在学习新知识上可能存在哪些障碍,在学习的过程中怎样能较好地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更应力求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

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收集、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学困生”在游戏中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和数学学习有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将新课内容推出,使“学困生”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这样一来,对于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学生来讲,边玩边学,没有压力,并且能在全班同学的共同活动中进步。

课始,让学生戴着小动物的头饰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游戏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统计生日参加者的活动悄然展开。随后,教师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为大象准备了什么礼物呀!”有的说想唱一首歌,有的说要送一张贺卡,有的说要为大象跳舞……这时候教师可以关注一下“学困生”的情绪和反应,关注一下“学困生”是否在游戏中有所获取。

最后,教师又提出:“你觉得送大象什么礼物比较好呢?”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进行统计的实际应用。一堂数学课,有说有笑、有玩有学,用“游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学困生”真切地感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如此生动活泼,获取知识技能是如此快乐有趣。这种学习数学的愉悦,正是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必须为学困生培养的、不可或缺的情感。

再如:一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数的组成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枯燥的记忆数的组成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基础知识欠佳的学生更是感到困难和无聊。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也可以设计数学游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要耐心细致地疏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困生”,认真分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学困生”,允许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

“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教师要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教师要克服“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的倾向,树立起“要教就要使学生掌握”的观点,纠正过去“教得好不好不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不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多从自己教学方面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