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管理农村儿童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农村儿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厌学情绪严重。同时,可以适时借机指导家长如何教育管理孩子,岂不美哉?农村留守儿童虽然问题多多,情况复杂,但也并不是无法教育。学校、班集体可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的救助帮扶政策,组织一些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题讲座、演讲、看纪录片、技能特长竞赛、班会活动、帮扶活动等等。

教师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教师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关注”书山友师,获得更多问答。)尊重、了解、关注、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书山友师“农村留守儿童”,一个并不陌生的中国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在每所农村的中小学校都不在少数。可以这么说,基本上在每所农村学校,每个班级中占据一半甚至是更多。所以,只要搞好了留守儿童教育,也就基本上搞好了农村教育。

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老师们其实基本上都知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难点,主要就集中在其思想教育问题。因此,搞好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也就搞好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就搞好了农村教育。到底该如何来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家长期待着,老师摸索中……本人长期坚守于留守儿童教育岗位,对这块阵地略有研究和突破,在此不妨抛砖引玉。

首先、要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足够重视。从教育规律本身来讲,思想决定行动,思想认识到位了,教育行动自然也就到位了。足够重视是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转变其落后思想的前提。从学校角度看,刚才前面也讲到,留守儿童教育基本上占据了学校教育的半壁江山,是农村学校教育的根基。如果他们教育失败,就等于说学校教育的失败。

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教师务必高度重视。从家长角度看,既是他们沉甸甸的“希望”,也是心灵寄托的“包袱”。他们远离故土,背井离乡,为了生计,从农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投身建设,有太多的不舍和不安。其中,最让他们纠结难办、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虽然这类孩子大多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母亲的照顾,但是他们更多承担的只是孩子生活和安全上的问题,对于学习上的事,尤其是思想教育方面的事,基本是没法完成的。我们当教师的,能够为家长承担起这一份后顾之忧,解决好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盼,也是让家长最为感激、最为欣慰的事情。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农村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乡村班主任如何管理留守儿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