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上升不到思维逻辑的层面,所以他们必然受语言逻辑的影响。思维的逻辑全人类都是通用的,但语言不是。语言的确会影响到逻辑的使用,汉语诡辩的确不容易察觉,我研究了很久,目前的结论大概是这么几个方面。这个词对于逻辑问题太重要了。拿英语说,可数与不可数,实际上就已经对名词的类进行了区分。

如何辨别英语单词中的重读音节?

你好,辨别单词中的重读音节跟上下楼梯平走的感觉差不多,会让整个发音抑扬顿挫有起伏,接近英美国家人士的发音,通常有以下规律1.一个音节,直接重读例如bad, good, see2. 两个音节看意思,有实际含义的重音1)先重后轻,例如father, teacher, morning等非常明显的,有er,ing等后缀的词2)先轻后重,例如before, impossible, about, 一般都有一个明显的前缀2. 3个音节单词1)重-轻-轻节奏,例如family, beautiful, 2)轻-重-轻节奏,例如impossible, important 3)轻-轻-重节奏,例如resume,referee,employee3.多音节,也就是很长的单词,通常在第三个音节例如activ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mpetition不光是单词如此,句子的朗读也需要有重音轻音,这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但是掌握再多的规律都无法涵盖所有的单词读音,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个一个音标查,不要偷懒,然后模仿音频,仔细听他们的轻音和重音,做上标记,然后会听对比,重复即可。

什么中文的诡辩在逻辑形式上比起英文来不容易察觉?是因为语言的问题,还是因为教育的问题呢?

不管其他人怎么说,这一点我是支持你的。语言的确会影响到逻辑的使用,汉语诡辩的确不容易察觉,我研究了很久,目前的结论大概是这么几个方面。1.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不能分辨出概念和代指的实物之间的区别。拿英语说,可数与不可数,实际上就已经对名词的类进行了区分。汉语里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没有语法上的区别,很容易互相混淆。

比如拿具体名词的性质套用抽象名词,就容易诡辩。2.动词的词性没有变化,比如表达比较、被动的时候,英语里要改变词汇的外形,加er、ed之类,这就是提醒逻辑关系,在汉语里更容易被忽视。比如你说的这个问题里,实际上是说汉语比英语更不严谨,一般人就会直接说汉语不严谨,直接把意思曲解。严不严谨是个相对概念,不是汉语的固有属性。

但是严谨这个词汇没有加比较级,多数人就会误用为固有属性,然后认为你在侮辱自己的文化,这就是逻辑错误。3.判断词的匮乏和误用。也就是“是”这个词。平时用的时候,是可以表示对等,属于,正确等等多种意思,就会被诡辩。比如白马非马,这个诡辩里就是把从属关系用成对等关系,白马是属于马的一种,而不是对等马。这个词对于逻辑问题太重要了。

4.使用习惯。汉语使用习惯里,太习惯于省略句子成份,有些词汇虽然没有具体含义,但实际上要表达逻辑关系。比如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句话里,首先这个词就没有任何修饰,究竟是在什么范围内不首先?是整个人类历史里,还是一场战争里?而且还有其他歧义,比如我先使用常规武器,再使用核武器,也叫没有首先使用核武器。

这个首先的对比范围既包括不同的国家之间,又包括不同的武器之间,实际上就是一种诡辩。中国人的文化里有强烈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习惯,不能说跟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思维的逻辑全人类都是通用的,但语言不是。大多数人还上升不到思维逻辑的层面,所以他们必然受语言逻辑的影响。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都有一大批人搞不懂,更不用说其他复杂的逻辑关系了。


文章TAG:英语语言逻辑重音如何  新编高级英语语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