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定义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来界定,指的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如今快递和外卖行业风生水起,从业的快递员、外卖员剧增,他们的工作是将快递、快餐从站点送到消费者手里,每天工作时间长,早起晚睡,节假日无休,且严寒酷暑,风雨无阻,非常辛苦。

因此,参照“弱势群体”的概念,有人就认为凭劳动力生存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是弱势群体。具体来看,将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定义为“弱势群体”,仅仅是依据他们的工作强度以及外在表现。快递员、外卖员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从事靠脑力的工作比较难,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则相对容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从事体力劳动者大多没有什么钱,生活质量不高。

事实上这是一个悖论,各行各业挣钱都不容易,坐办公室靠脑力生存的人很容易吗?生活质量就高吗?不,很多白领拿的薪资甚至没有一个普通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高,作为一个普通人,谁面临的困境比别人少?想必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或者段子,外卖员撞了豪车,几年就白干了;快递员一天工作20个小时只为什么养家糊口。类似的例子越多,人们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他们是弱势群体”这一印象。

有人说教师是弱势群体,学生不好管,家长不理解,怎么看?

这句话目前确实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尴尬现状。记得当年填报志愿,家里一致认为教师是个最好的职业,毫不犹豫填了师范,虽然那时也不懂,仍然充满了向往。刚毕业时,真的是累并快乐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融洽和谐,没有家长因为老师批评了哪个学生,到学校大闹一番,也没有哪个学生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甚至打骂老师。老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对学生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恨铁不成钢时,打两下训几句也不要担心学生想不开留下遗书去跳楼。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老师和家长绝对的统一战线,家长经常会说,不听话就打。不知从何时起,教育的风气变了,老师和家长,甚至有的老师和学生,成了对立面,成了敌人。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在网上公然发帖骂某某老师打了孩子,老师排位子不公平,老师有偿家教,老师收受礼物,老师不奉献了,枉费园丁称号,还说老师天天喊着累,怎么不看看农民工,环卫工人,等等。

我从来不否认,教师队伍里有极个别的害群之马,道德沦丧,有辱为人师表形象,做一些龌龊之事经常见诸报端。对这些人,人人都很痛恨,包括我们同行。然而,不能因为这个别人就仇视整个集体,教师队伍里有无数个兢兢业业,一心扑在课堂上的老师,对学生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老师,为什么大家不去关注呢?老师也是人,不是神。老师需要正常的生活,比如休息时间不能及时回复家长信息,就被家长辱骂殴打,冤不冤?老师就不能住好房子开好车,不管你家里多少正当收入,只要有那就是赚了学生的钱,因为在大家心目中,老师就该清贫,冤不冤?其实好多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有一点事就被媒体报道,舆论一边倒,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所以关注度就高。

老师怎么样了,还是个老师呢,怎么能......为什么现在有些地方招聘教师都达不到开考比例?有多少当老师的还愿意让子女做老师?可以说,只要有别的选择,很少有。这些现象,需要反思的人太多了吧!亲其师信其道。家长信任老师,学生尊敬老师,反过来,老师热爱教育,享受这个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当然,不热爱这份工作,请离开不要搅乱这片净土。

当你是消费者,为什么大多数时候你属于弱势群体?比雇员还弱势?

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消费者,买方与卖方关系!谁是弱势暂且不分。有买就有卖,买卖公平与否是跟据双方一个报价,一个出价才达成的交易。大多数人或许认为消费者是弱势,每当觉得自己吃亏了想要捞回点什么?无非就是少花钱得到实物称心如意。人都是自私的,谁不为自己多得利益。买卖公平不就是看得过买得过,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是要负责的。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群体  消费者  弱势  消费者群体是什么意思  弱势消费者是什么群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