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在全唐诗中不管是律诗是古体,“孤仄”现象是出现很多的。一种是王力先生定义的"下联除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外,有一个字是平声叫孤平"。"孤平"特指下联,就是下联除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外,再无其他平声字,叫孤平。另一种是启功先生定义的"两仄夹一平叫孤平"。

全唐诗中两平夹一仄的“孤仄”句大概会有多少

全唐诗中两平夹一仄的“孤仄”句大概会有多少

谢邀!“孤仄”是指在格律诗的律句最后三个字中,出现“平仄平”的平仄现象。现就全唐诗中古今体诗五言和七言进行探讨。一、古体诗1.五言古风。五言古风也称五言古体诗或五古。五言古风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押韵可平可仄。所以““孤仄”现象常有。①如张九龄的《感遇其七》中“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的“犹绿林”为“平仄平”。

②如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横翠微为“平仄平”。③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的“须及春”为“平仄平”。④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的灯烛光为平仄平。可见在五言古风中“孤仄”现象较普遍。不论平起平收句还是仄起平收句都有出现“孤仄”的现象。

2.七言古风。七言古风也称七言古体诗或七古。七言古风篇幅较长,用韵灵活可换韵。句法处理自由,平仄不严谨。①如李硕《送陈章甫》中“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的“桐叶长”和“思旧乡”为平仄平。②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山寺钟鸣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的争渡喧和归鹿门为“平仄平”。③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谁短长为“平仄平”。④如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中“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的来向东和筋骨同为“平仄平”。可见在七言古风中“孤仄”现象也较普遍。不论平起平收句还是仄起平收句都有出现“孤仄”的现象。

二、今体诗。今体诗也称格律诗。1.五律即五言律诗。①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花木深和钟磬音为“平仄平”。②如李白《赠孟浩然》中“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天下闻”为“平仄平”。③如杜甫《春宿左省》中“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孤平  孤仄  情况  孤仄孤平是什么  孤平是什么情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