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专业,A院校只填一个专业可以吗?

第一志愿是冲还是保

如果考生认定了专业,坚决只学这一个专业,当然可以只填报一个专业。不过,如果A志愿只有一个专业,肯定就会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此,就存在退档的风险。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填报志愿的情况下,就一定要留出足够的专业分,千万不能只看学校的最低投档线进行志愿的填报。以河北考生报考山东大学为例,下图是2017年的录取情况。

最低分为526分,这个分数只比当年的河北一本线517分高出9分(其实,看河北公布的数据,山东大学在河北的最低投档线,就是一本线517分),而且注意,这些专业很多是只招收两个人,仅仅两个人,那么,2017年的数据到了2018年就不好使用;而2018年的数据,拿到今年来用,同样风险很大;因为,只要有第三人出现,比题主分数的排名靠前,题主就存在有可能被退档的风险。

做为对照,书生又拿来了山东大学2018年在河北的招生情况,为了比较,同样的文科的分专业录取情况。从分数看,2018年有所进步,当然,这和2018年整体分数提高有关,和分数线提高也有关;而进一步看看位次,比较一下更有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2018年河北的一本线从分数上看有所提高,但实际上,分数所在的位次却比2017年退后了1000多位;则两个报考录取的考生,从线差上看,2018年都变小了,好像感觉上更容易被录取似的;而实际上,两个考生的位次都比上面有所提高,特别是低分考生,比上年提高了近300位;题主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题主是低分位的考生,报考了山东大学的哲学专业,而正好有一位同学也有同样的想法,而且位次比题主靠前!题主是不是便会因为没有其他专业可选择而被退档呢?所以,书生给题主的建议是:如果是这种出省的学校,只招一到两人的专业,最好不要只填报一个专业,除非分数非常高,但也仍然存在可能退档的风险;想要选择这样的报考方式,最好是报考省内院校,一个专业招收几百人的那种,相对风险就会比较小一点。

保研可以保几所大学?考研可以报几所大学?

选大学,是冲击更好的学校还是保专业

据我所知,保研只能保一所大学。最多是母校给你选择的机会,问你想去哪个学校。而考研可以报几所大学,这是一个问题。按照正常程序的话,每个人只能报考一所大学。但是就实际操作情况完全不同。就拿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来讲,东南大学的考试和河海大学的考研考试时间相差很远。大致东南大学的考研考试结束,河海大学的还没有开始。

一般是东南大学年前考研审核,河海大学是年后。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每个人有报好几所大学的机会。但是我不建议你这样干,原因如下:(1)每一所学校的考试科目不大相同报考学校越多,你需要准备的东西越多,这可能会导致你每一个都考不好。这一点儿你一定要慎重。考试科目相差越多的院校,你操作起来难度也越大,落榜的几率也会越大。

(2)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样样都准备的,真的没那么多时间。(3)还有就是,如果这些院校考试时间可能会变动这就造成极大地被动。比如,你你想要考的学校,考的晚,你不想考的学校,考试早,出结果也早。如果考试早这个差点学校出结果,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调档案,如果你不同意,这个就作废了。如果你同意,后面那个好学校没考上也罢了。

如果考上了,你岂不是要后悔死。另外,最悲催的是,你拒绝了那个想要你的学校,却被那个不想要你的学校拒绝了。这就更悲催了。结语:保研可以保一所大学,最多是你可能有选择。但是一旦决定,报上去就无法更改。考研可以考多所大学,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这么操作,这很大程度会提高你考研失败的几率。最后,阅读修身祝愿你能读研成功。

高考志愿填报时,怎样才能既保专业又保学校?

俗话说,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可是考生和家长对两者的付出却明显失衡:高考准备了三年,而报考往往不足三周,结果就是好多人仓促报考,浪费了自己三年的心血。报志愿其实不仅要重视,更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科学的录取概率预测有了高考分数,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有机会报考学校专业的录取概率有多大,直接参考历年分数线的风险比较大,我们采用更为科学的录取概率预测进行判断。

下面以某省考生报考建筑学专业为例具体看下。我们得到了不同高校专业的录取概率预测结果,其中概率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院校  保一保  多个  填多个冲的院校  保一保院校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