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治理国家的层面上,积极主张“法治”。按照国情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统一民智,实现统一目标。用法律的准绳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不法古、不循礼。反对“仁义”说教的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弱民》:“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③论功封爵。《农战》:“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除了从事农战人员以外,废除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

另外,主张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粟爵粟任”、“武爵武任”(以粟换取爵位)。④综合治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强调运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手段,抑制商业人口,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对商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摊派徭役。通过种种制约措施,鼓励务农,让一些商人弃商务农。三、一些启示与社会意义虽然商鞅有恩与秦国,但秦惠王最后还是将商鞅车裂。

一来商鞅得罪了老贵族的利益,而秦惠王又要在很多方面倚重他们,所以商鞅得死,也才能保住自己的变法成果;二来商鞅功高盖主,秦惠王的“无限风光尽被占”,甚至自己在秦惠王面前就是一个工具而已,所以商鞅也必须得死。但,商鞅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让秦国变得强大是不争的事实。商鞅通过自己的“法治”思维,让社会得到了法律的严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维护了朝廷的威严。

《红楼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你认为是什么?

《红楼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你认为是什么

《红楼梦》的核心思想,其实用不了一句话,只须四个字就能将其概括。会是哪四个字呢?先来看书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悼红轩、末世、地陷东南、白骨如山、木石前盟、金玉姻缘、怀金悼玉等等,相信这些词语就可以表达《红楼梦》的核心思想,只是它们的意思或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由于种种原因,对它们的理解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之下,谁也别想说服别人,谁也别想说服自己。

那么,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与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或许可以通过书中的两个情节,说不定能够获得比较接近或准确的答案。第一个情节在二十七回,这天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也是饯花节,为花神饯行的日子。林黛玉却自感身世,自艾自怜、悲悲切切地写了一首《葬花吟》。其实,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为花神节,即百花之神的生日。

林黛玉于这天生日,显然有把她喻为花神之意。那么,在饯花节,为花神送行的日子,埋香冢、写《葬花吟》岂不就是埋葬自己,祭奠自己吗?有个问题是,《红楼梦》中写了给很多人过生日的场景,而作为全书的第一女主角,却从没有给黛玉过生日的描写。作者如此设置肯定是有深意和玄机的,它使我们只能在书看到黛玉的死,却看不到黛玉的生。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经世  思想  胡林翼  理学  什么是经世思想  胡林翼的理学经世思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