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它的相对独立性,也是它与其他公文文种的一个明显区别。其他公文的三个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独立成篇。正是由于会议主持词的这种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就要求主持词的每一个小部分,特别是首、尾两个部分,要力求写的有头有尾,做到“小而全”,自成一体。二、会议主持词的写作策略与技巧1、开头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以说明会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宣布开会开始。②说明会议意义。是经哪一级组织或哪一级领导提议、批准、同意、决定召开的,以强调会议的规格以及上级组织、上级领导对会议的重视程度。③介绍参与人员。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与会人员的构成、人数,以说明会议的规模。④介绍会议背景。明确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这是开头部分的“重头戏”,也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介绍背景要简单明了,“这次会议是在⋯⋯情况(形势)下召开的”,寥寥数语即可。因为,介绍背景的目的在于引出会议的主要任务来。会议的主要任务要稍微写得详尽、全面、具体一些,但也不能长篇大论,要掌握这样两个原则:一是站位要高,要有针对性,以体现出会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二是任务的交代要全面而不琐碎,具体中又有高度概括。

⑤介绍会议内容。为了使与会者对整个会议有一个全面、总体的了解,在会议的具体议程进行之前,主持人应首先将会议内容逐一介绍一下。如果会议时间较长,可以半天半天地介绍:“今天上午的会议有几项内容”,“今天下午的会议有几项内容”,“明天上午的会议有几项内容”。如果会议时间较短,可以将会议的所有内容一次介绍完毕。

然后,会议进入具体议程,主持词的写作也随之进入了中间部分。2、中间部分在这一部分,主持人的作用就是扮演一个报幕员的角色,用最简练的语言,按照会议的安排,顺次介绍会议的每项议程,大都是“下面,请⋯⋯发言,大家欢迎”。 “请⋯⋯发言,请⋯⋯做准备”,“下一个议程是⋯⋯”之类的话。有时在一个相对独立或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完了之后,特别是领导的重要讲话之后,主持人要做一简短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以加深印象,引起重视。

如果会议不是半天结束,在上一个半天结束之后,应对下一个半天的会议议程做一简单介绍 (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下午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下一个半天的内容是分组讨论或外出参观,要将分组情况、讨论地点、讨论内容、具体要求以及参观的一系列注意事项:参观地点、行车路线、乘坐车辆、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等向与会者交代清楚,以便于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主持人  申请  风格  主持人风格怎么写  申请主持人理由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