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搭建好的基础软件上做创新的确省时省力,不需要深究其中的道理。但颠覆性创新,科技革命,都是底层逻辑的创新。基础学科中的材料创新,物理,数学,化学,才是支撑这些创新的根源。计算机科学里面,微电子方向需要研究硅材料的物理特性,软件方向需要从汇编指令学起。这跟我们的教育系统先让你接受十二年基础学科,再学专业学科,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2019高考征集志愿艺术生本科第二批,第三批什么意思

2019高考征集志愿艺术生本科第二批,第三批什么意思

第一批是重点本科录取。第二批是普通本科录取。第三批是高职,高专录取。具体 录取顺序如下:高招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二、三批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提前批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第一批本科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第二轮双一流中没有了一流大学,985地位是否仍然稳固?

虽然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中没有一流大学,985的地位仍然稳固。2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高校147所。此次评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给特色高校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权限。双一流高校的概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大学战略,并在当年9月21日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此时,“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书面正式称谓将不再提及。

从字面意思来讲,今年2月14日公布的仅限于“一流学科”的名单,和“双一流”的概念是略微冲突的。“985工程”是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布启动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宏伟计划,总共39所大学,所有的“985工程”的大学都包含在“211工程”里面,在国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此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名单,是部分大学和学科的名单,相比于39所985大学,数量肯定是多的,带来的问题是不好记忆;双一流名单,与39所985大学的公信力相比,显然是985更为认同,固定的985名单也成为固化在大家头脑中的记忆。

985、211的取消是否意味着双一流会被人们广泛认可?

最近,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回答了某家长关于“985工程”、“211工程”的问题:【“985工程”1998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211工程”1993年启动,先后有112所高校纳入建设范围,全部高校均属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现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根据教育部的这个回答内容,不能直接就认为“985工程”和“211工程”是被取消了,而是把这两个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39所“985工程”高校名单:【名词解释】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为“双一流”。“双一流”A类大学名单(36所):“双一流”B类大学名单(6所):把上面“985工程”高校名单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原来的“985工程”高校全部被统筹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且,还把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这3所原来的纯“211工程”高校也纳入到“双一流”建设名单。

不过,除了这42所原“211工程”高校被统筹、纳入进“双一流”建设名单,其余的“211工程”高校并没有被纳入进来。也就是说,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基本上就是以原来的“985工程”高校为基础,只是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至于“双一流”会不会被人们广泛认可,我的看法是“会被认可,但会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认可过程”。

因为原来的“985工程”、“211工程”早已深入人心,得到了民众的极广泛认可,想要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看法,不是那么简单的。比如现在的很多公司、企业,我估计他们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持原来对“985工程”、“211工程”的认可度,而不会那么快转向认可“双一流”。说白了吧,学校还是那学校,它们的实力也还是原来的实力、甚至还继续增长,社会大众凭什么不认可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211  捡漏  高校  第二批  取消  为什么211第三期第二批取消了  211高校集体被捡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