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昌龄作诗,大概率用的是《切韵》陆法言的《切韵》193韵多一韵。《唐韵》全书5卷,共195韵,其上、去二声都比切韵多了一韵。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两部韵书,都已经亡佚。三、唐诗大多符合宋朝平水韵宋朝的广韵、集韵,继承改编了唐韵,增加到206韵部,后来的平水韵又把206韵部合并为106韵部,一直沿用到今天。

因为诗韵一直遵循切韵的音韵系统,因此隋唐诗,基本都符合宋朝的平水韵。例如这几首《从军行》。王昌龄的七绝《从军行》,押删韵: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五绝《从军行》,也押删韵: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杨炯五律《从军行》,押庚韵: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骆宾王的《从军行》,文、真韵混押: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注:【尘,十一真】,文、真二韵是邻韵,古体诗是通押的。骆宾王(约638—684)生活时期,唐韵还没有出现,切韵中,尘是不是和其他三个韵脚在一个韵部就不清楚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押韵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如何押韵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有好几种格式,苏轼的《赤壁怀古》是其中一种变格,它的平仄、押韵如下: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入声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入声韵)。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入声韵)。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入声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入声韵)。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入声韵)。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古对  读押  课文  识字  古对今课文读押什么韵  识字6.古对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