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学生合唱?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2010年暑假,朋友因有事返乡,所以把他接的一个指挥少儿合唱训练的活儿交给了我,由于有长期坐乐队的经历,所以我对接这活儿并没觉有什么不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就是一帮小孩而已,可事实上…我第一节课就遇上了麻烦,指挥的手势问题,虽然每天看乐队指挥手势,虽然也偶尔指挥排练个重奏,可遇到小朋友,以往自学加自创的手势不灵了,小家伙们根本不配合(看不懂),无奈我只好翻阅着自己的学习记忆,尽量简化和标准指挥手势,教给小朋友,才得以解决那乱哄哄的场面,第一节课我是硬着头皮把先前准备教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下来的,回家后我开始翻阅有关指挥合唱手势的图文,并加以认真练习,很快便到了第二节课。

有了简洁标准的手势小朋友的确好管理多了,在一字一句一拍一板的教学中,孩子们终于学会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这时又已过了两个课时,第四节我教些什么呢。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两个小男孩的音色特别有质感,我就安排两个小孩分别唱第一段的第一遍和第二遍,第二段时全体学生合唱。第四节课毕。第五节课该怎么上,回家后我一直在想,孩子们已能统一合唱,简单分工后也能合作,可这太单调了,按大人的合唱谱分声部练习,小孩子太小肯定会互相影响,达不到音响效果,可怎么简便呢?我开始找资料,无意中听到内蒙古合唱团版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那版简洁但很有气势,于是我模仿那一版,把合唱队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主弦律,一部分跟着主弦律降八度唱啦啦啦,啦啦啦…(就唱乐句主音6,2,3,6)经过这么简单的分工合唱立刻有了层次感,孩子们接受也快。第五节毕。(如不明白就找下图的歌听一下)回家后我又想到有层次了可又太死板了,节奏变化太小,所以我决定把第二段的第一遍加速到108/分的速度来处理,通过第六节课实验,学生们依然很快接受并应用,听到那音响效果我真是感动。

第六节毕。回家后我又想歌曲虽然丰满了也有对比了可就是缺些啥,这时队里一个弱弱的小女孩的声音出现在我耳边,我早想给她出彩的机会,可第一段已有两个独唱了,把她放哪呢,这时我突然想到了《牧歌》这首歌的开头四句,可否嫁接到《蓝…》的前面,经乐器实验还可以,第七节课时我就又大胆的进行了调整:小女孩独唱《牧歌》前四句,钢琴伴奏进入,两个小男孩分唱第一段的两遍,合唱队的任务是在独唱唱完一句时,他们在句尾重复那句词的后三个字两遍(要亲切,要轻声,不能喧宾夺主),第二段第一遍分两声部合唱(方法见第五节课内容),第二遍时回原速完成。

第三段的两句唱为了首尾呼应,我又交给了《牧歌》的小女孩。第七节课结束。回家后我又开始琢磨,现在合唱虽已成型可却少些东西,少些什么呢?我突然想到“民族的”。经过构思,第八节课我带了一个会唱长调又会拉马头琴的哥们儿去排练:小姑娘开始唱《牧歌》每一句后都有一句长调来和,四句后马头琴独奏过渡把主题引入《蓝…》钢伴起进入第一段…(后细节见七节排练》。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农村学校水平我想指的是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怎么提高农村学校的综合水平?这需要分析农村学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下面我把我对农村学校现状及解决对策做个粗线条的分析。农村学校现状现有农村学校规模,除去乡镇驻地的学校规模较大外,农村小学规模都比较小,初中基本在乡镇驻地,这里重点分析农村小学。

一般学校师生低于二百人,有的甚至几十个学生,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严重,教师资源无法合理配置。1,学校规模小,浪费教师资源,例如某完全小学100学生,按国家编制小学师生比1比23,这所学校5名老师足够,一至六年级5名老师,每个年级分不到一名老师,这课怎么上?主科都没人上,音体美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山东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中做了规定,小学每班1.4名教师,这样这所学校9教师,加上管理人员,一共10教师的编制。

本来5名教师编制,现在为了学校能正常开课,给了10教师,即使这样10名老师面对那么多课程,也是捉襟见肘。2,近几年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农村学校配置了大量的硬件设施,专门的功能教室,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配置的装备与城里学校同步。几十个学生的学校也是这个标准,问题来了,国家配齐了设施,就凭学校的这几个老师能不能把资源利用好,把这最后一公里打通?另外还有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等等,笔者不一一列举,笔者认为以上两条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

怎么办?能不能解决?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思路也很明确:一是借合村并居契机,把资源整合,合村并校,这样就不存在2.5公里的上学半径的问题了。二是把县管校聘落实到底,教师成了系统人后,合理流动,优化竞争,双向选择,激活干劲。三是选用业务能力强的校长,教育家办教育,办出特色。四是挖掘潜力,编写好校本教材,从小培养学生爱家乡思想,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课题和论文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水平

谢邀。说起来真是无奈,当初不知多少老师为了职称,甘心“出钱发表”论文(多数是某教育协会主办的)。曾清楚地记得,多位老师拿着厚厚的一本书装进档案袋,去县局人事股评职称——当时,负责领导还笑着说:还以为是背着“炸药"来的。那时评中级以上教师资格证都必须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要刊号是CN、BN之类的才有效。

上级明知道多数人都是花钱买的论文,也算是造假,但没办法。还好 ,我发表论文没花钱,只有刊物给我稿费。相对来说,评职称时论文这一块我是赚到了。课题也多数是为了职称,但这基本会做一点实事,尤其是调查、取证,交各种材料等,基本都是分配各老师做的。当然也要出一点钱(作评审费),但这种钱学校基本都可能报。我当时的课题是某英语辅导报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不但钱没出,报社还赠送了不少资料供师生参考学习。

小学教师评中级职称需要发表市级以上论文、期刊,该如何发表?

小学教师在评中级职称时需要发表文章,不同地区对发表文章的等级要求也不一样。在教育欠发达的地方,对于小学老师评中级职称,对论文的要求不高,只需要经验交流文章即可。针对一线城市的小学老师评中级职称,发表文章的要求可能更高,需要市级以上论文或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或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目的是促使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转化为教育教学理论,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运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老师的专业性发展。

发表论文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如何写论文,二是如何发表论文。一、如何写论文?论文的书写和悟空问答一样,先找到自己的领域,确定研究对象,也就是论文的题目,要解决哪些方面的事?这个题目是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炼,标题不能确定得太大,要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立意,要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不能泛泛而谈。

比如题目是“如何学好小学语文?”这个标题太大了,因为汉语包含了词、词、句、段、语法等。标题应该尽可能的精细和精确。二、如何发表论文?论文发表也有讲究。写完论文,要反复修改,然后联系相应的杂志社,一般是把电子块发到杂志社指定的邮箱。他们会审核你的论文,如果不达标,杂志会通过邮件通知你。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