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几乎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本质上是三个问题:1、能否如期回款;2、能否全额回款;3、收不回怎么办。那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呢?个人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对于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应视为正常的应收账款,要关注信用期届满时应收账款的回款。

客户回款时,无论是全部回款还是部分回款,回款的信息,财务要跟业务及时沟通,业务要跟客户沟通。二、信用期外期限在一年内的应收账款如果应收账款在信用期未回款或部分回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1、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管理。以有利收回应收账款为前提,可以根据账龄、未收回应收款金额的大小、客户的经营情况或信用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或重点管理。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建立回款动态报表。专门的催款人员或者销售人员,时刻关注欠款企业的动态和经营情况,加大催收的力度,比如增加电话、书面或登门的催收次数。3、对客户停止或限制合作。如果客户对公司供应渠道有依赖性,限制或停止对客户的供应。在客户恶意欠款或经营情况恶化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应收账款金额的增大。

4、保留相关催收证据。保留相关催收证据,是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应收账款诉讼时效失效的问题,应收账款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5、制定应收账款催收激励政策,激励销售人员等催收款项。6、超信用期届一年前发律师函催收应收账款,为诉讼做相关准备。

三、超信用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若应收款项超过信用期一年以上,款项一般有坏账的可能了。这个时候,为降低损失,尽可能回收应收账款,企业可以做如下动作:1、着手准备诉讼。调查企业的动产和不动产、相关银行账户等,进行财产保全。2、转让应收账款。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3、聘请第三方催款。当然这个第三方应该具有催收经验,且合法催收。

“万恶的赊销”,农资人能避免吗?

“万恶的赊销”,农资人能避免吗

您这个比方打得不错,对于赊销,我在不同的场合,都发表过我的看法,坚决现金。首先赊销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销售者和购买者达成的一个默契。就在今年,我见到到更为严重的赊销现象,形式有点儿改变,但我坚信,这种变向的赊销,终会把农资市场搞得更为不好做,而赊销人最后 还是以外面无数款项收不回来而告终。

我今年的销售策略就是坚决不赊销,哪怕降低销售量。因为我们可以看得到,赊销的本质并不是谁欠谁钱的问题,是相互间的一个诚信问题。 我的做法是不仅仅没有赊账,还倒欠他们50元/吨的优惠。就在这个月我就要全部兑现。赊销从现象上来说,是因为厂家太多、品牌太杂、价格太乱造成的,家家都要分一杯羹,有些县代不得已就挺而走险了。

原来其实这个赊账的角色是乡级代理或者零售商。因为我们明白,越往底下,他们的单吨利润会更高,他们有资本去做赊销,而现在局势改变了,一些大户抱团去厂家进货,居然有的成功了。倒逼县代去做赊账,一些人受不了就就犯了,这也给整个肥料销售体系造成了地震式的销售模式改变。我们都知道,县代的利润是有限的,如果他们也参与进赊销来,那么终有一天会承受不了压力。

这也是现时不断地有县代消失的现象。 有的还在坚持,我说过,如果现在不改变,也许下一家倒闭的就是他。现在的肥料销售格局已经改变,好些县代已经涉足粮食收购,心想着利用粮食收购来平衡一下总体利润。可是一些县代并不明白粮食收购也是有潜规则的,他们的做法一般是通过提高收购单价来吸引农户,或者通过保底粮价来吸引农户。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过,这些办法,对于粮贸行业来说,早就是失败的过去了。可以预见,只要是通过这种提高粮价或者保底价收购粮食的,也许不到年底就又死一批。肥料销售转型是没有一点问题,结合粮食来做更没有一点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保证不赊销的情况下,减少利润点,赢得客户。同时通过粮食收购来稳定一批农户,两头其实都挣钱,通过这个模式也促进肥料的销售,进一步促进新的粮贸利润增长点。

我们说每个坑都是给大家安排的。现在甚至在减少销售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现金销售,这样才能保持活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实这是可行的。你必须设定一个底价。一旦守不住底价,哭都来不及。人家不会让你的。但另一方面,一旦粮价大幅上涨,你会收到老百姓的一粒粮食吗?这就是老百姓。回答你的问题:所有邪恶的赊销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