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尔集团辞退午睡员工?

海尔、美的、格力,家电企业为何纷纷建立财务公司

午休的时间是否涵盖在本职工作不可离岗的状态上,我个人认为,即使工人出现问题,用人单位也须自省自查!何况出现集体性问题。一个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审查、修改、更新。当在无原则性、无条例规定可查时的常规错误,对员工进行适当经济处罚是必要的,对员工进行思想上严厉批评是可以理解的。但动不动就辞退,则证明企业管理制度的严格外,也证明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在非不可替代的时间段,及工作岗位。

海尔、美的、格力,家电企业为何纷纷建立财务公司?

集团公司的固定资产中,存在哪些财务上的问题呢该怎样改善呢

不止这几家公司,集团化大公司都这么干。有几个好处:一是便于财务集中管理。现在的财务跟以前不太一样,现在早都实现计算机化了,把各分子公司的账统一到集团,便于管理。比如,下面的分公司不敢乱付钱,各种数据基本上一目了然。哪家公司财务上有问题,哪家公司现金流不行,很清楚。有的财务数据如果有问题,金税系统、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都会预警。

二是便于对下属公司的管控。要管理一个企业集团不容易的,要有放权和收权的能力,怎么收权?一个人事、一个财务,把控好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下属公司所有的财权收上来统一支付,避免尾大不掉。三是便于统一融资。企业基本上都要融资,在集团层面来考虑,财务数据大,好看,融资也相对容易。也便于集团统一调配资金。四是保密这一点基本上很少人知道。

集团公司的固定资产中,存在哪些财务上的问题呢?该怎样改善呢?

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一般不会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尤其是民营企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对于民营企业集团公司而言,各子公司关系复杂,加上管理不到位、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显得杂乱无章,下面就最突出的几个问题拿岀来与大家分享交流:第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很多民营企业的业务因税务申报人为缩小业务规模,很多购置的固定资产不敢直接列入正式帐套中做财务核算。

此外,为了价格实惠不要发票、以及为了资产不受企业控制(如汽车)经常登记在个人名下等,这些本来应该属于企业的财产,但因各种理由均在财务帐套之外。虽然短期可能对企业管理者有利,但长期来说,对后期的正规化管理形成障碍,同时也是不符合会计法和税法的规定。第二,固定资产报废处理问题。一些企业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比较多,在平时挪动或使用中,发现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为了简便处理,不会履行企业规范的报废手续,直接变卖或扔掉;等到年底进行固定资产大清查时,发现很多已经不存在了,究其部门原因,其回答是早已报废了。

这种处理方式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报废真假难辨。因此,一定要强化报废内部控制,同时及时反馈到财务。第三,固定资产调拨使用问题。集团公司经常为了让固定资产有效使用,从甲子公司直接调拨到乙子公司投入使用,只要一张调拔单就够了,不用开发票转移产权。从控制权角度看,集团总部有权调动可控子公司的任何财产,一是图简便,二是免税(小规模企业不能抵扣)。

象这样的业务,如果甲向乙调,乙向丙调,丙又向甲调,几个来回折腾,财务帐套上又未及时做处理。等到年终清查,账面固定资产与实物是牛头不对马嘴;另外,固定资产的折旧仍然留在原企业,也会影响成本核算的真实程度。第四,固定资产余值与现值相差太远的问题。一方面是预计的折旧年限太离谱,另一方面因技术进步的原因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快速贬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管理层的需要故意不计提折旧费。

年末免于固定资产价值测试。几年后发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远大于固定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还可能误导企业最高层的决策,同时为企业管理者粉饰业绩创造了条件。总之,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混乱,但从财务角度来说,还是要抓住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尽可能规范操作,特别是要防止固定资产的混乱造成重大损失或决策失误。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