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考研北航什么时候出成绩

一般34所自划线在3月初,北航2017年考研成绩查询时间预计为2017年2月中下旬。

2017考研北航什么时候出成绩

2,考研成绩怎么查看排名

可以去报考学校的官网上查询。很多学校在公布考研成绩时,自己除了可以查到相应成绩外还会有一个个人的排名(别人的成绩与排名都不会公示的)。

考研成绩怎么查看排名?

考研成绩排名有一些学校会公布,有一些不会,所以如果所考取的院校的考研初试排名公布了,大家可以去该院校研究生院官网上查看。总分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初试成绩查询入口查询。

通过邮件的复试名单查询。由于在考研期间均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初试成绩通过后报考学校一般都会以邮件的方式群发复试相关信息,而群发名单是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的。

初试排名虽然关乎到大家是否进入到复试,但是仅过线肯定是有风险的,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的差额复试,进入到复试后会根据总分排名进行差额录取,复试比例在1:.2-1.5:1之间就算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关于差额复试的解释:例如某专业招生人数为10个,有复试资格的为15个人,相差5个人。这就意味着15个人当中有5个人最终会被淘汰,差额率为1:1.5。

考研成绩怎么查看排名

3,17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啊

2.15
1、2017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取决于具体的招生单位,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不一样。部分学校的专业课成绩可能1月下旬就会公布,如河北省内各个硕士招收单位的业务课成绩都基本上在1月份公布。 2、多数招生单位是在2月中、下旬公布。各个省的分数公布时间不一样,建议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往年的公布时间即可了解大致情况,一般来说每年都差不多时间公布。 3、自己多留意招生单位官网的成绩公布和查询通知,因为各个招生单位都要求如果对专业课成绩有疑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查分,否则过期不候。
每个学校跟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你报考的是什么学校,到你下学期开学后,今年过年比较早,大概在3月初就差不多能出来,有的学校早,有得学校晚,因为你的成绩是在你报考的学校的网站上公布,不如说你报的是北京大学,到时候你就登陆北京大学的网站来查就行了,没有别的方式查询,不会打电话过去,没人给你查的,要是一个一个的给你查还不把人累死啊,更不会寄给学生的,那样多慢啊,寄丢了怎么办啊,那不耽误学生调剂吗,所以成绩出来后全部弄到网上去,自己上网查,到底什么时候出来,要看你报的什么学校了,有的早,有的晚,往年是3月底,4月初
2.15/16号,看具体地方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从2月开始陆续公布。

17年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啊

4,2017考研初试啥时候出分

考研复试,就是指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所做的进一步考察。考研复试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终入选,是考核的后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下面是根据历年复试时间和已公布的考研复试查询时间进行的复试时间预计。 2月中旬,各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 3月上旬,34所自划线公布。高分过线的考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的复试调剂两手抓,未过线的等待国家线出来准备调剂。 3月中旬,国家线公布。同样,高分过线的考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复试调剂两手抓,未过线工作或再战,前述34所自划线未过但是过了国家线的考生可以开始调剂了。 3月底至4月上旬,34所自划线院校复试。复试时间由院校自行安排,结束时间有早有晚。复试落榜的考生需要抓紧时间,在其他院校还没有开始复试时联系调剂。 4月上旬至4月底,国家线院校陆续开始复试。通过复试的可以准备研究生入学,未通过的及时联系复试较晚的学校进行调剂。 需要注意的是,调剂须登陆国家调剂系统,系统在3月底4月初开放。考生可提前联系意向院校,关注意向院校发布的调剂需求通知。
2017年建筑学考研初试成绩, 按往年惯例, 3月初会出来。 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的程序:推荐免试、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 保送,即推荐免试,是硕士招生的一种形式。由本科院校推荐本校优秀毕业毕业生,不需要参加硕士招生初试。推免时间是每年9月。 统考报名是每年10中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4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

5,2017考研倒计时苏州大学考研复试通关秘籍请收好

一、信息搜集阶段

初试成绩出来后,往往要过挺长一段时间才出复试名单。今年的成绩大都会在年前公布,考生可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做一个规划,提前着手复习。一旦名单和复试通知公布后,往往只有一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所以在知道自己成绩时,可以跟上几年的复试分数线对比一下,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复试的,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这一阶段主要是信息收集阶段,可以通过登陆院校官网查询,或向往届的考生咨询了解你所报考的院校复试具体有哪些项目,总之一些关于院校复试个性化的规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及早准备复习

了解了院校复试规定后,就要着手复习了。很多学校的复试都有安排专业课考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这些项目越早准备越好,特别是英语口语,基础差的同学更是要高强度练习,才能培养比较好的语感。此外,对于专业课的笔试部分,规定的参考书目几乎也都是初试没有考到的科目,考生要在原有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多多研读几遍参考书目中的观点,内化之后,学会总结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可以在综合面试的时候,灵活应变,不会显得那么生硬。

三、复试名单公布继续沉心备考

复试名单的公布,是让人很揪心的时刻,其紧张程度不亚于成绩公布时。在此提醒大家,进入复试的,恐怕都不是泛泛之辈。高手过招,那比的可是心态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切不可因为成绩排名靠前而存有一丝侥幸,也不能因为排名倒数而灰心丧气不用心准备。人往往是在心态不稳的情况下,在不经意间被别人超越。一定要学会摆正自己的心态。进入复试以后,就不能太关注自己的初试成绩,那终究不是最后录取的标准。就踏踏实实复习吧!争取在复试的时候,展现出最完美的自己,无懈可击,拿出实力被录取。

在此还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不能光顾着复习而忘记着复试流程的各个时间点。千万不能错过了学校安排的时间点。不然就视为自动放弃了,非常可惜。还有关于复试的具体安排也会有说明,对于复试项目有调整的需要特别关注。一定不能让这些重要的细节影响了你的发挥。

四、复试现场信心百倍,灵活应变

很多考生,在去复试之前,一定也查阅了各种复试通关秘籍,礼仪啊、穿着啊等等。很多同学都会纠结穿什么好,要不要穿正装等问题。其实不必刻意纠结于这个问题,毕竟这不同于真正求职的面试。本来就是去读书的,不一定要穿正装,只要得体大方,让老师看着很舒服就可以了。长头发的女生最好扎一个马尾,那样显得干净利落,又富有朝气。

复试当天,一切都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轻装上阵了,去为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出场顺序中,不管抽到的是几号签,都要沉着淡定。跟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微笑,回答问题要抓住重点,保持谦虚有礼貌,切不可夸夸其谈引起老师的反感。总之,不论最后录取与否,都要在这个为之奋战了一年多的目标院校里,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可以多去相关的贴吧或论坛逛逛,东吴苏大考研网也会及时发布大量的复试指导信息,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另外,复试时一定要提前去教室等候,感受一下气氛,也可以向前面复试过的同学打听一下复试的内容及难易,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6,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拟招生人数和学校官网写的招生人数不一致是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拟招生人数和学校官网写的招生人数不一致是因为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面的是学院所有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包括推免生人数。 所以50人数是该学院总共招生人数,而14个人是分专业招生人数。所以看招生单位的为主,不要看研招网的。 2019年1月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成为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调查显示:就业依旧是考研的首要动机,而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招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 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为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 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这说明,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

意思是该学校该专业招收63人,其中推免生有32人,该院系总共招收168人,其中推免生有84人。125教育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你解答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拟招生人数和学校官网写的招生人数不一致原因如下: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50人数是该学院总共招生人数,而14个人是分专业招生人数。举例来说,例如研招网把会计学招生人数列在50人,实际上学校是会计14人,财务管理和审计36人,总计50,所以看招生单位的为准。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后出生者)。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注意事项:考生在报考时要全面、客观地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 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50人数是该学院总共招生人数,而14个人是分专业招生人数。举例来说,例如研招网把会计学招生人数列在50人,实际上学校是会计14人,财务管理和审计36人,总计50。所以应以招生单位的为主。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成绩查询入口:网页链接。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 它既是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宣传咨询平台,又是研招工作的政务平台,它将电子政务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贯穿研究生招生宣传、招生咨询、报名管理、生源调剂、录取检查整个工作流程,实现了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一体化。
同学你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50人数是该学院总共招生人数,而14个人是分专业招生人数。举例来说,例如研招网把会计学招生人数列在50人,实际上学校是会计14人,财务管理和审计36人,总计50。所以看招生单位的为主,不要看研招网的。望采纳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50人数是该学院总共招生人数,而14个人是分专业招生人数。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历申硕、一月统招在职研究生等方式进行招生。 从2017年(包括2017年)起,双证在职研究生统一命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分数线,毕业时同样获得双证。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

7,建校40年只培养出一届本科生国科大离科学比离小行星更近搜狗

一所大学,可以包揽多少个中国之最?

中国最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中国院士最多的大学、中国科学家最多的大学、中国每年培养博士和硕士最多的大学、中国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大学等等,这些重量级头衔都让这所高校散发着闪亮的光环。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被誉为中国离科学最近的大学。

学校的四季,却欠一个春

作为一所依托中国科学院建立的高校,国科大因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使命而诞生,随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而快速进步。

建校40年,国科大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模式,学科的背后都有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的强势支撑,通过科教融合高效转化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开启另一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建校40年,国科大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人。国科大培养的学生有10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

2018年10月14日,国科大迎来40周年校庆。

全国规模最大学位授予仪式在国科大举行

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而诞生

国科大的建校初心源于人才培养的使命。

1978年,国家百业待兴,人才断层严重,努力为国家培养急缺的科研骨干人才成为国科大建校时的追求。

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在当年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1978年3月31日,国务院任命严济慈先生担任研究生院院长。这所研究生院的成立,拉开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大幕。

2000年12月,中国科学院整合全院科技和教育资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基础上,更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这是国科大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研究生院成为各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的大学校,使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办教育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从此迸发出新的活力。

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经过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正式招收本科生,从此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学校的四季,却欠一个春

中国离科学最近的大学

国科大被认为是中国离科学最近的大学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科教资源。依托中国科学院而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因其深厚的科学底蕴、强大的师资、顶尖的科研培养平台而备受瞩目,“中国离科学最近的大学”之名声名远播。

国科大不仅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447名;在学研究生4.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理学博士生占全国三分之一;在学外国留学生1571人,来自91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生1011人,外国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国科大可谓是院士领衔、大师云集。截至2017年12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0170名,其中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

这些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分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个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科教融合”的独特模式

“科教融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核心理念。

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师资和资源优势,国科大探索了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2012年更名为大学时,国科大便确立了“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2015年,国科大将这个办学理念写入了学校章程,提出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致力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国科大在科教融合上的探索,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认同和支持,国科大成为国内第一所明确将“科教融合”作为办学理念写入学校章程并被教育部核准的高校。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院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中心、园、台),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实行共有、共治、共享。目前,国科大已组建了30多个科教融合学院,共有86个研究机构参与承建。

学生是“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可以参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他们也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据统计,近五年,国科大授予学位的五万余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有49000篇被SCI收录,12878篇被EI收录,331篇被ISTP收录;在Nature、Science、Cell、PNAS发表论文138篇;出版或参与出版专著886部。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研究生队伍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富有创新活力的群体,是支撑中国科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承不变的育人情怀

国科大引以为傲的是其传承不变的育人情怀。

前几天,国科大1978级校友、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刘嘉麒院士在一篇回忆录中说,“尽管学校的设施比较简陋,生活和学习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学校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却无比的好。那里汇聚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外国专家给学生讲课,例如,英语大师李佩、地学家张文佑、生物学家邹承鲁等”。

1978年的研究生院,没有“大楼”,只有“简易板房”做校舍,但大师亲临三尺讲台,可以让学生们在“谈笑有鸿儒”的教学氛围中,倾听和吸收来自优秀科学家的学识和思想。

在严济慈院长主持下,王大珩、彭桓武、叶笃正、刘东生、吴文俊、关肇直等一大批科学家,纷纷来到研究生院为学生授课;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波特、桑格,以及吴健雄、陈省身、李远哲等百余位著名专家也曾在研究生院讲授前沿与交叉学科课程。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最主要的工作。40年来,国科大的课堂,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科学家作为知识的创造者走上讲台,在为学生填筑高养分创新知识储备之时,也使科学精神代代绵延传递,续写科研工作者们深厚的育人情怀。

从执鞭40年《高等天气学》授课的丁一汇院士,到30年坚持《生物信息学》开卷考试的陈润生院士;从席南华院士领衔国科大数学教师团队、开创本科数学教育培养体系,到秦大河院士亲率IPCC作者团队,在国科大开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研究生课程……

从建校初期的百余位学者进课堂,到目前通过“科教融合”体制机制,3000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授课教学,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5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0多人,育人情怀在历史长河中奔涌向前,铸就了知识创新的坚固河床。从“摇滚博导”陈涌海用现代诗开启《半导体光学》教学,到苏湛副教授的文言文成绩公告、个性化作业点评,国科大的课堂,是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融,也是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体现。

过去两个学年,为学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占比均在68%以上,其中两院院士和外国科学院院士每学年均在70人以上。这种师资力量配备在国内高校绝无仅有。

另一条世界一流之路

国科大“科教融合”模式开启了中国高校另一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对大学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实施“科教融合”,国科大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快速进步,颇有打破清北并立遥遥领先中国高校格局的势头。

2017年我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中,国科大共有18个学科被评为A+,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科学均获得A+。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国科大不在高校的名单中,而是被列在科研机构名单里,但国科大的突出成绩依然引发了热烈关注。

科睿唯安2018年9月公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二,国际排名达到97位,是国内进入全球百强的两所大学之一。在ESI的22个学科中,国科大的化学和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表现尤为抢眼,入选含金量最高的ESI前万分之一学科;农业、工程、环境生态、地质、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位列ESI前千分之一学科;15个学科入选前1%学科。

国科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最新ESI学科建设方面的出色成绩,既是国科大40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懈努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又一见证,也是国科大“科教融合”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实践。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建校40年来,国科大作为“科教融合”的积极倡议者、大胆实践者、价值分享者,贡献了一种极具价值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道路。

在雁栖湖畔、长城脚下,飞速发展的国科大未来将如何续写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我们拭目以待!

2018年10月14日,国科大迎来40周年校庆。祝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日快乐!

想要咨询报名文都教育相关课程(考研、医考)可以私信小文哦,为您详细介绍,找到最适合你的班型、课程,学习的道路上,文都一直相伴。

8,工作之后进修究竟能给你创造什么价值

本文来自“100offer”

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让程序员比任何人都更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在埋头于代码的间隙,他们内心对自我提升的渴望与迷茫时不时会冒出来,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学校里的一切都有清晰的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接受了课堂教育,就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在等级和证书中;但进入职场后的学习,更追求实际应用和投入产出比。程序员究竟能不能通过进修增加自己的职场筹码,标准始终是模糊的。

带着试图拨开这层迷雾的初衷,100offer 梳理了几种在职进修学位的途径,并采访了几位有相关经历的候选人,他们有的通过新学位弥补学历短板,有的成功转岗甚至转行。希望过来人的经验能为还在观望的你提供一些思路。

在遍地是培训机构的时期,程序员「学历无用论」一度并不少见;然而这种论调在真实数据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100offer 曾通过用户数据发现,学历对薪资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

工作 10 年以下的程序员中,硕士的跳槽前后年薪都是最高的,平均跳槽涨薪幅度也最大;工作 6–10年的专科和本科生收到的面邀薪资范围,才刚够到了硕士程序员们工作 3–5 年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学历起点不够高而引发的职场焦虑不无道理。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几种进修升学路径的是与非。其中,工作后进修博士学位并在公开市场求职的人才凤毛麟角,因此不做详细论述。

选择自考本科的程序员,最初的困扰在于学历起点低,导致毕业后或早或晚地在求职过程中备受打击。进修本科可以为职场路补足短板,及时止损。

大诚在 2007 年从山东某大专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 IT 业僧多粥少的济南,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后来还是托关系到当地某大型国有 IT 企业担任了工程师。来之不易的第一份工作让大诚加倍地认识到自己学历竞争力的不足。于是,毕业后的头一年他就决定,一边工作积累经验,一边到山东某二本学校读在职本科。

相比起大诚,前端工程师 Jason 重返课堂的速度滞后了一些。今年 3 月份他开始了在上海师范大学的自考本科学习。这距离他本科辍学创业工作已经过了整整 7 年。

在 2008 年进入南京某重点大学读本科时,Jason 的起点并不差。然而,出于对编程的热爱,他在大三那年决定放弃自己毫无兴趣的法学专业,和朋友一起做网页制作方面的创业。

自由不是免费的,两年后 Jason 创业失败,不得不离开「很看重学历」的南京到上海求职。或许是内心肄业的学历硬伤在隐隐作祟,最初的求职过程中 Jason 很不自信,即便通过朋友争取到了巨人网络的内推,面试当天他到了现场徘徊良久,还愣是没有勇气踏进办公室一步。

此后 Jason 经过了几家小型互联网公司的历练,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前端开发,但近几次跳槽他还是察觉到了学历的瓶颈。「前年我开始发现一些大企业对学历卡得很严,2017 年跳槽时更是如此,到手的可选择机会比以前少得多。」受到几次打击后,Jason终于报名了自考本科,希望这份学位文凭能成为他未来进入名企的敲门砖。

从和大诚和Jason有相似经历的候选人身上,我们发现,自考本科的优势主要包括:

1、学历镀金,显著改善简历关和大城市定居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本科设成了招聘门槛。就像 Jason 说的,「如果连本科拿不到,很难说服公司相信你有足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等中年危机真正来临时再去读这个学位已经太迟了。我不想让学历成为我的瓶颈。」

大诚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工作也没有落下,他跳槽到上海某游戏公司并晋升为技术leader。2012 年获得学位后,他又顺利拿到了一家北京互联网名企的高级前端开发offer,随后就在京郊买了房。「这家公司对本科学历有硬性要求,而且要查看学位证书;北京居住证对学位也有要求。可以说,这个学历对我在北京站稳脚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2、夜校不需要入学考试,除了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几乎没有其它进入门槛。

上课时间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而且对考勤要求也相对宽松,只要通过每年两次集中的专业课考试,学分修满、论文通过后即可毕业领取自考本科学位,最快 2-3 年内即可修完。不用提前准备入学考试,对工作繁忙的程序员体验很友好。正是由于自考本科的灵活性,大诚才能一边前往上海工作,一边继续山东的本科学业。

3、培养学习习惯,获取更高学历的敲门砖。

相比前几种优势而言,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像是修炼「内功」。大诚总结道,「长期在工作中保持学习状态其实是非常难的,但读本科那段时间,我不得不逼着自己进行高强度学习,最终变成了习惯。」在他的计划中,只有拿到一个学士学位才能继续考研,为未来更好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但自考本科的劣势也不言而喻:由于门槛低、约束力弱、师资一般,你很难通过在职本科真正提高学识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Jason 感叹道:「上课的作用主要是辅导,并不是教学,可去可不去。大多数同学都是想拿个文凭提升学历,比较功利,对学习本身缺乏动力和兴趣,这对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也会有反作用。」大诚也认同,本科四年学到的计算机技能反而不如工作一个月学到的东西多。

研究生分为非全日制(即曾经的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100offer 接触的候选人中,选择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的案例占到了大多数,在此针对在职研究生做进一步分析。

与专升本不同,选择在职进修研究生的程序员,虽然也存在「让学历背景更好看」的需求,但他们更主要的困扰还是在于认知局限,想通过研究生进一步训练技术思维、开拓眼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软技能。

比如李辉,在专科毕业后通过在职进修,一路读完了深圳某大学的本科和中科院的在职硕士。

2011 年到 2014 年间,李辉拿到深圳某大学 CS 自考本科证书后,还是觉得收获寥寥:「本科周末经常加班没有去上课,感觉学到手的技术偏少,我们干这行还是要不断学习的。」于是他动起了读研究生的念头。

李辉选择学校的过程并不复杂。「深圳学校少,当年有招生计划的 C9 院校,在深圳有设分部的就只有哈工大和中科院。我看到中科院深圳研究所的招生简章里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数码等等一些前沿的课程,相比之下哈工大的招生是侧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可能方向需要自己选。」加上中科院 3.7 万元的学费,在 C9 高校里也很划算,他很快就报考并通过了 10 月份的 GCT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注:李辉赶上的是 10 月 GCT 的末班车,此后在职硕士录取考试就被并入了 1 月联考。)

这一次中科院没有让李辉失望。第一年他需要每周末上课,之后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求学时光过得非常充实。

那么在职硕士项目给李辉带来了哪些收获呢?

1、更严格的训练,培养完善的知识体系。

技术的更新迭代越快,越容易陷入应该学哪些技术方向、担心技术前景的选择困境,而有扎实基本功的工程师,不仅能更快地触类旁通,也有判定能力筛选出哪些新技术值得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

2、开拓技术视野和广度、积累行业人脉。

谈及本科和研究生项目的最大区别,李辉提到:「名校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课内和书本上的,教授会启发你很多新的思想,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虽然在职研究生的 project 要求比全日制研究生低些,但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中科院的教授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此外,他在 30 多人的班级中也认识了来自机器人、生物医药、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优秀同行。

另一位北京 PHP 工程师温川也是冲着这些目的,读了北航的在职研究生:「我对学术没什么追求,主要是为了认识人和开拓视角,跳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熟悉的圈子,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处瞎转转很重要。」

3、为出国工作、涨薪跳槽等职场转折点增加筹码

「因为我是非科班出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加上我很早就有一点移民倾向,所以觉得很有必要修一个研究生学位。」读研的第二年,李辉的学习经历派上了用场:他从深圳跳槽到了新加坡当地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并实现了税后近 80% 的薪资涨幅。从一个「小网管」到拿到高薪出海的 offer,这背后除了东南亚市场的红利,也要归功于李辉 6 年间的技术储备和不间断的进修学习。

但是,在职硕士的尴尬之处在于,对求职的直接效果和性价比不如专升本。就连李辉自己也说:「对于科班出身并准备一直在工业界发展的人,本科学历就足够了;如果想往学术或技术专家方向发展,可以读个硕士或博士。」

PHP 工程师温川也坦言,在他的几次跳槽中面试官几乎不会问及他的读研经历。「学历背景在工作 5 年以内是有用的,但 5 年以上的程序员,面试聊聊就能大概摸清对方的技术水平了,想凭学历点缀简历也没什么用。」

采访中,一位上海某互联网创业公司 HR 认为,相比起在职本科,在职读硕士的候选人,反而会让她在招聘时觉得虚:候选人是不是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自信,需要通过学位来证明自己并没有那么糟?「毕竟公司最看重的还是人才的投入产出比,硕士学位如果不能直接带来工作上的产出,那还不如在职培训来得实在。」

换句话说,通过在职硕士收获的能力提升,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兑现。这是一道升职加薪的「附加题」,而你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实力和产出亮点,才是「必答题」。

2017 年全年通过 100offer 成功入职的候选人中,有 17 人拥有海归硕士以上学历,但仅有1 人在本科毕业 4 年后,辞职赴美读 CS 硕士;更多人在本科毕业 1 年内就直接攻读了研究生。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众路线。

工作后再出国留学之所以小众,是因为除了动辄二三十万的学费之外,繁琐的文书、语言成绩等申请流程,脱产导致的收入中断和时间成本,以及异国生活给家庭带来的影响等等,都是相当高的门槛。

对于程序员,出国留学的收获主要包括:通过跨专业申请海外硕士,实现转行;积累海外工作经验后高薪跳槽回国,或在当地拿到绿卡等。投入产出比的大小,关键在于这些收获与候选人的自我职业规划是否吻合。

Katrine 就是试图通过留学转型的一个例子。她在国内市场研究行业工作 1 年后,抱着转型数据工程师的心态,辞职赴澳洲攻读 IT 专业硕士(大数据方向)。这个曾经的文科生最初在 java 第一节课上听得云里雾里,经过一年半的「自虐式」学习,已经基本能用 java、c#和 .NET 独立开发完成小的软件项目。最近她在一边准备毕业项目,一边通物色澳洲当地的工作机会,压力比本科阶段要大得多。

虽然教育环境更严格、理念更先进,但留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先,海外的工程师就业环境和国内有天壤之别。比起学业的压力,让 Katrine 觉得更犯难的是文化冲突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即便是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同学组队合作,也仍然要克服很大的思维差异。象牙塔外的真实商业世界中,这种文化上的不适应感可能会更明显。

其次,回国工作也可能遭遇「国情特殊」和「不接地气」的尴尬。

候选人亦林在本科毕业 4 年后赴美留学,并成功从传统企业 IT 转型为 Hadoop 工程师,留美工作 1 年半。但他回国时,对国内互联网圈子仍然是人生地不熟,只拿到了一个年薪 19万的 Ruby 工程师 offer。一年后亦林又通过我们跳槽涨薪到了 28 万。虽然涨薪明显,但100offer 人才顾问提醒亦林,Ruby 在国内市场相对小众。果然,今年跳槽旺季亦林再次看机会时,由于没有及时转型,他在100offer 平台几乎没收到满意的面邀。当同龄程序员拿着四五十万起步的年薪时,亦林的年薪停留在了 30 万。

亦林的故事告诉我们,留学转型的性价比可能不及在岗转型。以错过个人事业和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黄金期为代价的出国深造,未必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100offer说

选择任何一种在职进修途径,都是一场对自驱力和恒心的挑战。在决定踏上「学霸之路」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求学目标和自我职场定位,并衡量时间、金钱成本以及潜在的风险。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职进修的学位只是你下一份优质工作的垫脚石,但能否走出一条坦途,更多依赖于每个人的长期努力。

先人有言: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与其犹豫焦虑,不如选择一条最符合你目标的路径,现在就开始行动。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候选人名均为化名)


文章TAG:2017年考研成绩查询  2017考研北航什么时候出成绩  2017年  考研  成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