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征集志愿和其他志愿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专业志愿,即只要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会被视为专业服从。志愿征集的泄露很难察觉,也不一定都是冷门专业。所以一般来说,在志愿院校招录的时候,考生不要期望太高。好的大学都已经招满了,还怎么招志愿者?再者,各批次志愿征集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模式。考生能否报名志愿征集需要满足资格条件,否则不能参加志愿征集。

哪些人可填报征集志愿?

哪些人可填报征集志愿

哪些人可填报征集志愿?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从意愿来说,所有人都可以填报,问题的关键是填报得有没有用。所以结合填报的效果来看:1.在相关批次没有录取的可以报;2.高考分数离相关批次院校投档线相差不大的(一般理论上20分以内),可以填报;3.注意相关批次缺额院校的专业,有合适院校合适专业的可以填报。

哪些院校和专业会征集志愿?

哪些院校和专业会征集志愿

高考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志愿录取后,某些高校在某省未招满招生计划,于是面向所有滑档的和退档的考生进行志愿征集,再给大家一次填报该校的机会。从什么是征集院校可以看出,只有录取所在批次计划没有录满的院校才会征集志愿,这个院校也只有没有录满的专业才进行志愿征集。原则上每一批次志愿后都有一个征集志愿,在此以安徽省高考征集志愿为例,提前批次录取工作结束,此时提前批次各高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和学生滑档、退档情况就都出来了,会向这些考生征集志愿,同样,在完成第一批次录取、完成第二批次录取和完成高职录取后都各有一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对于征集志愿,是每一位未被自己所填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是否能在本批次有院校可上的唯一机会,因此,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志愿的录取动向,一旦发现自己被退档或滑档了,那要迅速关注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信息。同时对于只比上一批次线低一点分的考生,也要关注征集志愿,因为有时有的院校经过几次志愿征集,还是不能录满计划,可能会出现降分征集志愿的情况。

征集志愿能起多大作用,主要取决于有哪些院校及专业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是需要征集志愿的考生必须了解的,征集志愿考生也可填多个志愿院校,也是实行平行志愿原则,填报时也要根据自己分数综合衡量。特别注意,征集志愿与其他志愿填报最大的不同是不设专业志愿,也就是考生只要填了征集志愿,就视为专业服从。当然,虽然看起来每次志愿填报后都有一次补救的机会,但还是建议相关考生要全面衡量,毕竟征集志愿是高校不满额的专业,一般情况大多是冷门专业。

同时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也要尽量避免填征集志愿。还有一个建议是如果对自己第一批志愿很有信心,提前批征集志愿中的高校或专业又很不满意,提前批滑档和退档的考生可不填征集志愿,等自己所在批次录取。最后要说明的是,各省征集志愿的政策和时间安排各不相同,大家要记住自己所在批次的录取时间,及时查看自己的录取情况,真的出现了滑档或退档,则可以及时填征集志愿。

专科征集志愿有好的学校嘛?

哪些人可填报征集志愿

专科征集志愿有好的学校吗?征集志愿是对于同一批次志愿录取不满额的院校,在本批次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在提前批、本一批、本二批、和专科批招生中,只要存在院校招生缺额的情况,都会进行征集志愿补充录取,以便使相关院校能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任务。对于“专科征集志愿有好的学校吗”的这个问题,笔者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谈:首先、征集志愿院校的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考生特别需要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一般来说,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差不多都是没有完成同批次招生计划任务的高校,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可以概述为:相关专业比较冷门,不为考生所熟知或不被考生所喜欢,考生报考的人数太少,以至于不能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任务;在高校具体录取过程中,突然性增加了招生计划任务(也就是突然扩招),偶发事故导致高校无法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任务;专业不实用或者社会风评太差,导致考生们望而却步,自然无法完成招生计划任务,只能依靠征集志愿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志愿  征集  二批  本科  专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