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叛逆精神,在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效果。创新团队需要“叛逆”,家庭生活就少一点“叛逆”。如果你的叛逆精神不分场合都没有重要性,那么品质再优秀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来这个词是贬义的,现在叛国的定义越来越像创新。不同的是,创新是理性的、客观的、基于现实的,而叛逆有很多主观成分。因为我们要强调自我属性,所以我们做的或者做的事情会让人觉得激进。

谈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谈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的众多人物中处于主要人物,他对事物的看法显示了他丰富的美学观。首先是他的“先验"审美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关照女性时所发现的依存观;二是用审美无利害性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中的雅和俗。其次是贾宝玉在众人中是最清醒的,主要表现在他的理性思考以及逐渐发展的禅宗观念上。   鲁迅在评价《红楼梦》时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而贾宝玉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接下来本文就从分析其语言和行为出发,并结合西方美学理论以及禅宗哲学来试谈一下他的美学观。 一、贾宝玉的审美观   贾宝玉的审美观首先体现在其对男性和女性本质特征的看法上。贾宝玉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就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之人!”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能够对男女的本质看的如此清楚。

因此他的这种审美观不可能是后天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应该是其天生所具有的一种审美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到,人在认识世界之前,脑子里就己存在了认识这些东西的先验范畴,对于审美而言,这个先验范畴就是“图式”。贾宝玉形成的这种女儿观,就是其先天所具有的一种审美图式。   在他眼中女儿是洁白无暇的,是如水一般的清澈、柔美。

因此,他对女性总有一种怜爱之心。例如,平儿在王熙凤那里受了气,哭得哽咽难言,贾宝玉就命小丫头们给她打洗脸水,烧熨斗来,好生照顾着。文中又通过一些反面的人物来凸显贾宝玉这种审美观,例如在第七十七回,描写贾宝玉批评周瑞家的沾染了男人的恶习。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分析贾宝玉所认为美的对象,是没有被男权社会的恶俗习气所浸染的,清纯洁白的女性。

但是贾宝玉在关照女性时并不都是纯粹的,其是带有欲望的,是属于康德提出的另外一种美,即依存美。并且女性本身也绝对不是纯粹的线条的和谐,而是其某方面的女性功能打动了我们。   贾宝玉的审美观还体现在对雅和俗的看法上,从中体现出的是他在关照客观对象时的审美无利害性。在第四十七回,贾宝玉独自带着茗烟去水仙庵时,他认为平时来水仙庵的都是俗人,他们供神是为了祈求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际的利益回报。

同时他还从史实出发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假象与虚无。文中描写道:“贾宝玉也不拜洛神之像,却只管赏鉴。”其中的“赏鉴”二字,非常鲜明的体现了贾宝玉的审美无利害性的审美观。这里湖水浮轻波,蓝天白云朵,彼岸山绿色,游人遐想多。感联系,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所以贾宝玉从这泥塑中看到了“翩若游鸿,婉若游龙”之态,“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并因此感伤而掉下泪来。

二、贾宝玉的“痴”与“醒”   这种“痴”与“醒”体现的是其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和禅宗观念。文中多次写到贾宝玉的“痴”,但仔细去观察便可发现其是最清醒的。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与恶俗。在文中,他的每次情绪低沉,基本上就是他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而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别人却理解不了。正如叔本华所说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贾宝玉则是选择了孤独。   文中也多次描写了贾宝玉在不被别人理解后的郁闷中想到了死亡。发牢骚说人活着真真没有意思,不如死了干净。但是,在这里并不是说贾宝玉具有一种虚无的人生观,而是其逐渐看破世事的过程。这逐渐凸显的是其禅宗观念。他的禅宗观念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第二十二回,贾宝玉听曲文、悟禅机。

写下了一首“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但是他的这种参禅却被林黛玉等姐妹们笑话,而贾宝玉自己也觉得自己尚未解悟。一直到后来经过失玉再得玉的一系列过程,贾宝玉才真正自觉地去参禅,第一百十七回,贾宝玉自觉还玉的行为,也显示了其逐渐斩断女儿情的倾向。禅宗里面讲参禅的第一步是空,即清除情欲,断除利、衰、毁、誉、称、饥、苦、乐的相对意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张生  叛逆  精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