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解释了录取同分考生,那么规范生源质量意味着什么呢?估计在每年高考录取的过程中,每完成一批录取,各地考试院都会对该批录取情况进行汇总,公布计划录取多少人和实际录取多少人的数据,而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省市考试院会通过考试院和高校的协调,公布各高校因生源质量好而在本省增加了多少招生计划。这个计划虽然小,但是对于一些考生来说,是他们力所不及的。

高考录取分数到底是以什么为主?

高考录取分数到底是以什么为主

俗话讲,“金榜题名”=“七分拼成绩,三分志愿定”,填报志愿是考生和家长高考后面临的又一次人生大考,考生和家长面对各式各样的分数线,省控线、重点线、提档线、录取线……头痛不已。今天,我们详细介绍下各类线,以便填报志愿。第一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考录取线(又称省控线、批次线),是指考生想上某个批次院校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提前批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叫提前批线;一本批次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批次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批次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批次的录取线叫大专线;高考录取线划定的方法,大多省市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例如,当年湖北省一本批次的理工类招生计划是9000人,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0800名考生的时,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依次划定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分数线,考生想上一本就要过重点线,想上二本就得过二本线。

每年高考各省市的录取线都不同,主要由当年的报考人数、招录计划以及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第二条线投档线投档线也称提档线、调档线,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理科、文科、艺术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之内),在对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给院校投档最低分数线。简言之投档线就是院校将你的档案提走的最低分数线,只要在这个分数之上就投档,在这个分数下就不投档。

例如:今年C大学在D省本科一批文科类的招生计划是80人,调档比例是105%,省高招院向C大学正式投出84个考生电子档案,其中第84名考生的投档分数为565分,那么565分就是C大学今年在D省的提档线。第三条线实际录取线(校录线)实际录取分数线又称实录线,高校对省考务院所投的考生档案进行审录、择优并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校的校实录线,俗称学校的录取线。

例如:B院校按照招生规则,在53名投档考生中择优录取50人(第53名提档线565分),在已录取的50人中,分数最低的考生投档分数为570分,则570分就是B院校今年在该省的院校实录线。因此,院校实录取分数线≥提档线。提档不一定录取,这也是很多家长存在的误区,错误认为提档就录取。 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 院校按照规定招录程序对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安排,该校各个专业所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各专业的录取线。

该校有多少个招生专业,就会有多少条在招录省对应的专业录取线。 专业录取分数线≥院校实际招录分数线;例如:今年E大学在F省文科类共有8个专业招生,每个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即为该专业的录取线,因此共有8条专业线,如该校机械自动化专业录取考生最低分为569分,那么569分即为该校在F省的机械自动化专业录取线。一般来说,专业线≥实录线≥投档线≥省控线。

分数一样,填志愿时一个是第一志愿一个是第三志愿,会先录取谁?

分数一样,填志愿时一个是第一志愿一个是第三志愿,会先录取谁

高校调档时是以分数高低来检索,在分数相同的就看位次,与第几志愿无关。在每一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按学生分数进行排位,对填报每一所高校志愿的学生进行检索,按高校招生计划检索出能够投档该高校的考生。考生考分有相同,但位次却是唯一的,对于考分相同的考生,在前期已经给每个相同分数的考生依次根据语文、数学、综合、英语的单科成绩排出了考生的唯一位次。

如两个考生都是600分,一名同学是6000名,另一名同学肯定不会也是6000名,要么比6000名少,要么比6000名多,如5998,那在高校检索时就先找到位次为5998的考生,哪怕他的是第六志愿填报的这所高校,也是先录他,再录6000名的。人叙述有一个过程,而计算机的检索几乎是同时的。其实考生不用管那么多,只要知道平行志愿下是以分数和位次说话的就行,与你填是第几志愿填的该高校没有任何关系。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录取  分数  专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