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有多少

给你一个比较权威的数据(02-09) 2002年 145万 2003年 212万 2004年 280万 2005年 338万 2006年 413万 2007年 495万 2008年 559万 2009年 610万

每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有多少

2,2021年预计大学生毕业人数

800万吧!是个瓶颈,应该是中国目前的最大当年想读的人数了,就目前的教学水平,只要想读没人都有大学读的
2007年 495万人 2008年 559万人 2009年 610万人

2021年预计大学生毕业人数

3,2020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有多少

预计202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会突破840万人。
2011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60万 。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啊哈哈 ,挺多的,

2020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有多少

4,在中国一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

2017年大学毕业生780万,2018年是 820万2017年大学生起薪,60%的(对应数量大概468万人)月薪不超过3000元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大学,目前看来,至少 90%以上是很劣质的,学生进去在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提高,毕业后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差,所以起薪也非常低;这与课程设置、大学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办学质量、学生自身因素等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5,本科生参军什么级别

大学本科毕业去当兵可以选择义务兵或者直招士官,如果是应征入伍,则授予列兵军衔,一般是干满2年可以报考士官;如果是走直招士官,则可以直接进入部队当士官,一般授予一级士官军衔,有少量二级士官。本科生当兵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现在部队里面有很多都是普通的本科生,有少数是“985、211”高校的学生,其中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比较多一些,而且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会有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投身军营,报效国家。一般大学本科毕业去当兵可以选择义务兵或者直招士官,如果是应征入伍,则授予列兵军衔,一般是干满2年可以报考士官;如果是走直招士官,则可以直接进入部队当士官,一般授予一级士官军衔,有少量二级士官。而且大学毕业之后去当兵,由于有学历上的优势,转士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两年义务兵期满转士官直接就是中士军衔,现在部队里面中士的工资在7000~9000元左右,这样的工资待遇非常高,而且是属于纯收入,在部队衣食住行都不用自己花钱,一个月到手8000元,每个月完全可以攒下7500元。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参军入伍是一个新的就业方向。

6,中国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你知道吗

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这都是大学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挥的天地。
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631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为699万人;2014预计727万。

7,大学毕业生一届多少人

综合性大学 4000-8000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中国将有550多万大学应届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的专业就业前景差别迥异,有的门庭若市,有的门可罗雀,并且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前景将面临“冷热洗牌”。 这边厢:门庭若市多般选择 今年,传统上热门的经济类专业依然风头正劲。 王明是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生(q吧) ,全班53个人都已在年前拿到就业意向,录用单位集中在银行、外企等单位。据他介绍,该校的经济、金融、财会这三个专业是最好就业的,每人手上至少能拿到两个意向,“我的工作方向很明确,在网上投的简历不多,应该不超过15份,但基本都能拿到笔试机会。”王明说,由于可选择的机会多,对薪资要求也比较高,“月薪至少3000元以上吧,我们一般都能拿到5000元。” 此外,一些过去“默默无闻”的冷门专业近年来也开始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黄山是贵州大学农学院2004级烟草专门化专业的学生,虽然离毕业还有大半年时间,但他手上已经有了3个就业意向,“全国只有贵州大学等3所大学开设这个专业,所以每年都有相关单位直接到学院来要人。”黄山所在班级共有38人,都已拿到了就业意向。“我是后来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没想到工作反而更好找,现在是我们挑单位,因此大家都不急着签约。” 记者从贵州大学了解到,矿业、材料等专业的毕业生也非常抢手。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华介绍说:“目前矿业专业和材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已达到100%,许多煤矿、钢铁厂直接来学校要人,经常一签就是好几十人。” 那边厢:门庭冷落一职难求 部分学科在就业时则冷清得多。范磊是武汉大学戏剧戏曲专业的研究生,到目前为止班上19个同学没有一个有就业意向,其中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四个同学选择读博,找工作的除了两个在媒体实习外基本上都还在跑招聘会。范磊说自己在网上基本是“海投”,“投了有好几十份简历吧,竟然连一个笔试的机会也没有。” 与经济类专业的就业火暴相比,在招生时同样备受追捧的法学、新闻、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毕业生却求职无门。贵州大学法学院今年本科毕业生有327人,目前为止均没有就业意向。高娣是该校法学院2004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全班48个人有一半以上选择考研(q吧) 和考公务员。她无奈地说:“按我们的说法,法学本科毕业是死刑,研究生毕业是死缓。”当初她入校时,法学是热门专业,录取分数是全校最高的,谁知当初入校时的热门,如今却成了就业的冷门。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钱俊是贵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当初他选择这个专业,是认定了该专业就业前景好,临毕业时才发现这一专业已是明日黄花,工作难找。全班53个人目前只有5人签约,有时一个单位来招聘,基本上是全班出动,结果往往音讯全无。 此外,一些新开设的专业也因为目标定位不明确而遭到就业市场冷落。龚恩泽是武汉大学2006级媒介经营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也是该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听起来名头很响,可找工作时却四处碰壁。”小龚道出了求职时的尴尬境地,“投媒体的采编岗位,经常连笔试都过不了,毕竟业务上比不过新闻专业;投企业呢,又没有媒体类的管理职位。”某报业集团人力资源主管直接对他说:“你的学科太宏观了,我们没有相应的岗位。” 慎思量:专业设置再不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记者调查发现,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口、部分专业盲目扩招是造成就业供需关系错位的主要原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一方面,该专业就业难,包括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在内的高校学生,非官方统计的就业率仅为六成;另一方面,中国计算机行业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2007年人才缺口已突破100万人。一位it公司负责人说:“一些大学生学的东西在公司基本用不上,公司还须花较大投入再培训。”“实践课程少,动手能力差”“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是一些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抱怨和评价。 同时,用人考核与学生就业在机制设置上的不配套也放缓了毕业生的就业步伐。“法律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律师行业必须通过司法考试,但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很低。”贵州大学法学院辅导员蒋红霞说,“而且司法考试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四、五月份,而学生要到七月份才能拿到毕业证,这样就失去了考试机会,只能拖到来年再考。” 部分专业的盲目扩招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因素。据了解,贵州大学的专业学科设置与就业形势挂钩,就业率一旦低于70%学校就会调整招生规模。“2004年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曾达到600多人,以后逐年下降,今年只招收100来人。”王华表示,调整招生规模后,就业率从不到70%上升到90%以上。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热门专业并没有因为市场饱和而“降温”。 贵州财经学院教师毛刚强指出,由于热门专业的学费高,一些高校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一味扩大招生,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就业需求的一种误导。“高校招生不能只顾自身利益,不能忽视社会公众的利益。” 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家对高校的评估过多关注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关注很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作为其中的生产环节不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问生产,不问需求”。

文章TAG:大学生毕业人数  每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有多少  大学  大学生  大学生毕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