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员每年几月份考试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一般为每年的10月中下旬,笔试安排在11月底。地方公务员考试联考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2月底到3月初。详情如下:2021国考报名时间是2020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2021国考笔试时间是11月29日。各地公务员考试时间:

公务员每年几月份考试

2,2022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2022国考笔试时间: ?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8日。具体安排为: ? ?11月28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1月28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2022国考报名时间: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 ??2022国考资格审查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 ??2022国考网上报名确认缴费: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 ? 24:00。? ??2022国考准考证打印: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期间。? ??首要秘诀是要“快”,“快”的秘诀是多种解法中选最优:平均不到50秒做一题,还要除去读题时间,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时限下再简单的题目都会变得很难。所以,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想要拿到高分的首要秘诀就是要“快”,做题速度要“快”,而“快”的秘诀就是:在平时训练时尝试多种不同解法,并从中选出最快的那种,加以强化运用。

2022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3,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怎么分配

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
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
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首先我觉得没必要都考,参加考试只是为了进入那个单位,最终是以工作为主,那么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两个中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想想自己以后准备在哪个单位工作。然后在考研跟考研或者事业单位中在选的话,你要考虑是想先就业还是不急就业,如果出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想先工作的话就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过了就去上班,后面再考在职研究生。如果急于工作的话就可以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同时考的话只要时间上不冲突就可以考,考研是在下半年,公务员如果是省考的话大部分地区是在上半年,事业单位的考试各个地区时间不一样,建议先按穷前面说的那样为自己做个规划,然后全身心的去做有针对性的备考。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不难发现,每年国考申论考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潦草答完,无所事事者。亦会出现临近收卷,慌忙赶场者…….或是因为毛躁潦草,遗漏关键信息;或是因为迟疑犹豫,影响最终分数。那么,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应当如何完美的把控作答节奏呢?第一:材料为王,合理把控材料阅读时间。国考申论试卷首页的注意事项当中,明确标注了申论的总体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间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间为130分钟。可以看出,申论的时间分配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一是阅读资料,二是具体作答。就阅读材料而言,考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材料。宏观来看,考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完整梳理,建立行文逻辑,为作文总分论点的查找奠定基础,并进行适度加工合并。微观来看,考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合理标记作答要点,为客观小题书写,预留充分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达到上述阅读目的为前提,适度进行时间缩减,国考材料总字数为6000字左右,因此,中公教育推荐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在后续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炼申论官方词汇,保持文字敏感性,以便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但切记不可盲目图快,避免遗漏关键要点。第二:分步致胜,妥善分配各题作答时间。据调查,普通人的书写速度为30字每分钟,而作文作为申论的压轴大戏,中公教育推荐作答总时长(即构思+书写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书写用时配比约为34分钟,构思时间约为26分钟。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利用草稿纸进行作文思路的简单串写,罗列出关键要点。如作文标题、分论点段旨句、每则材料从属哪个分论点……切记作文务必需要保持行文结构完整,达到要求字数。因为在评分标准当中,如果出现明显结构缺失,属重大逻辑漏洞,会导致大量失分。剩余四道客观小题可以依据字数的多少,进行适度调整,原则上每道题的作答总时长为2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作答完所有题目。客观小题在侧重字数配比的同时,也要兼顾分数。分数越高便越可加大时间配比,因为分值高的题目,往往意味着题型难度较大,或单位时间内做作答数较多。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不难发现,每年国考申论考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潦草答完,无所事事者。亦会出现临近收卷,慌忙赶场者…….或是因为毛躁潦草,遗漏关键信息;或是因为迟疑犹豫,影响最终分数。那么,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应当如何完美的把控作答节奏呢?第一:材料为王,合理把控材料阅读时间。国考申论试卷首页的注意事项当中,明确标注了申论的总体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间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间为130分钟。可以看出,申论的时间分配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一是阅读资料,二是具体作答。就阅读材料而言,考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材料。宏观来看,考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完整梳理,建立行文逻辑,为作文总分论点的查找奠定基础,并进行适度加工合并。微观来看,考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合理标记作答要点,为客观小题书写,预留充分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达到上述阅读目的为前提,适度进行时间缩减,国考材料总字数为6000字左右,因此,中公教育推荐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在后续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炼申论官方词汇,保持文字敏感性,以便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但切记不可盲目图快,避免遗漏关键要点。第二:分步致胜,妥善分配各题作答时间。据调查,普通人的书写速度为30字每分钟,而作文作为申论的压轴大戏,中公教育推荐作答总时长(即构思+书写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书写用时配比约为34分钟,构思时间约为26分钟。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利用草稿纸进行作文思路的简单串写,罗列出关键要点。如作文标题、分论点段旨句、每则材料从属哪个分论点……切记作文务必需要保持行文结构完整,达到要求字数。因为在评分标准当中,如果出现明显结构缺失,属重大逻辑漏洞,会导致大量失分。剩余四道客观小题可以依据字数的多少,进行适度调整,原则上每道题的作答总时长为2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作答完所有题目。客观小题在侧重字数配比的同时,也要兼顾分数。分数越高便越可加大时间配比,因为分值高的题目,往往意味着题型难度较大,或单位时间内做作答数较多。2019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考试时间暂不确定。下面是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供参考!青海省公务员考试一般考一天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18年4月21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9:00—11:00申论 14:00—16:30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不难发现,每年国考申论考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潦草答完,无所事事者。亦会出现临近收卷,慌忙赶场者…….或是因为毛躁潦草,遗漏关键信息;或是因为迟疑犹豫,影响最终分数。那么,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应当如何完美的把控作答节奏呢?第一:材料为王,合理把控材料阅读时间。国考申论试卷首页的注意事项当中,明确标注了申论的总体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间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间为130分钟。可以看出,申论的时间分配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一是阅读资料,二是具体作答。就阅读材料而言,考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材料。宏观来看,考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完整梳理,建立行文逻辑,为作文总分论点的查找奠定基础,并进行适度加工合并。微观来看,考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合理标记作答要点,为客观小题书写,预留充分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达到上述阅读目的为前提,适度进行时间缩减,国考材料总字数为6000字左右,因此,中公教育推荐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在后续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炼申论官方词汇,保持文字敏感性,以便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但切记不可盲目图快,避免遗漏关键要点。第二:分步致胜,妥善分配各题作答时间。据调查,普通人的书写速度为30字每分钟,而作文作为申论的压轴大戏,中公教育推荐作答总时长(即构思+书写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书写用时配比约为34分钟,构思时间约为26分钟。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利用草稿纸进行作文思路的简单串写,罗列出关键要点。如作文标题、分论点段旨句、每则材料从属哪个分论点……切记作文务必需要保持行文结构完整,达到要求字数。因为在评分标准当中,如果出现明显结构缺失,属重大逻辑漏洞,会导致大量失分。剩余四道客观小题可以依据字数的多少,进行适度调整,原则上每道题的作答总时长为2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作答完所有题目。客观小题在侧重字数配比的同时,也要兼顾分数。分数越高便越可加大时间配比,因为分值高的题目,往往意味着题型难度较大,或单位时间内做作答数较多。2019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考试时间暂不确定。下面是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供参考!青海省公务员考试一般考一天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18年4月21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9:00—11:00申论 14:00—16:30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一年一次的考公之路就要结束了,从准备笔试到体能测试整整经历了8个月,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总结起来,一个字”累“,身体累,心更累。整个过程中有紧张、有激动、有喜悦、有担忧。有很多难忘的事,很多陪着一起走过的人。矫情的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分享干货。关于我自己  本人2015毕业,所学专业城市规划,毕业后考到一个县的规划局上班,事业编制。2015年至今,参加了大大小小7次公务员考试,其中湖南省考3次,副科选拔考试1次,河南省考1次,国考2次。2015年湖南市规划局,117.5分未进面;2016年国考121分,未进面试;2016年副科选拔考试,笔试成绩第三,招三个,面试倒数第一,惜败!2016年省考126分,笔试成绩第五,招两个,面试惜败;2016年河南省考123.6分,未进面试;2017年国考128分,笔试成绩第二,招一个,面试惜败;2017年市武陵监狱,137.6分,笔试第一,面试顺利通过。和大家说了这么多次考试,最想对大家,尤其是对考公的同志们说一句,笔试真的很重要,拿常德市来说,无论题目难易,130分是必须的。如果考长沙,140分是必须的!记得今年长沙市财政局有个职位,笔试140分第15名,真是千人坑啊。。。。说说我今年准备笔试的情况吧,因为前面几次考试都没怎么复习,就不说了,就说说这次吧。关于时间安排  我在平时的练习中,会专门做几套卷子去测试每部分花费的时间,知道哪部分花费的时间过长了,必须压缩;哪部分太快了,导致正确率过低,这些自己都心里有数。一般而言,花费时间过长的准确率并不比用规定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高,花费时间过短的准确率比用必要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低。所以说,这里面有一个必要时间比的问题(必要时间比,我自创的啦,哈哈)(这个“必要时间比”纯属于自创的开玩笑的一个叫法,大致意思就是在保证自己在较好状态下的正确率前提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一般是在试卷的参考时间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擅长部分进行调整)。  我自己定的目标中,以省考为例,常识一般是在7-8分钟,言语理解在35分钟左右,图形5分钟,类比5分钟,定义判断12分钟,逻辑判断13分钟,资料分析30左右分钟,剩下时间给涂答题卡和数学运算。每个人熟悉的部分不一样,但都要合理分配每部分花费的时间,保证花费的每一部分时间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其实也是做题的节奏问题,很重要。关于答题技巧一、常识判断  该模块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科技等等。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的是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础性知识,要求大家涉猎广泛。建议常识备考不要单纯依赖正向积累的传统方法,而要逐渐建立“就题论题”的思维模式,综合应用排除法、倒推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二、言语理解  该模块分为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主要是选词语或成语到句子里,这里主要有对应分析法(空缺处与前后文有对应关系)、选项判定法、语感。阅读理解分为主旨观点题、推断下文题、标题提炼题。主旨观点题:主要是先看首尾句、关联词(虽然、因此)、强调词(可见、其实)后常接主旨句,接着看倾向性等等。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根据首尾句,根据关联词语,先判断首尾,后判断中间。针对此部分的复习,要善于把握语言类题目的常规分析方法,如“主旨法”“概括法”“总分法”等,分门别类总结题型,有的放矢地适用不同类型的答题思路。行测题量虽大,但言语理解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建议大家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定能在此部分斩获高分。三、判断推理  该模块囊括了“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四大考点,每一考点又可延展细化出诸多小类考点。图形推理:有五大核心考点分为数量类、结构类、位置类、叠加类、组合类。定义判断:这一部分就是给你一个名词的定义,让你找出符合定义的选项。类比推理是给出2或3个有一定关系的词语,找出选项中也是这种关系的词语组合。逻辑判断这一部分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考得比较多。建议大家在备考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思维导图架构(需要我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同学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这个公 众微 信,回复:笔记,就可以下载了),以此对考点进行全面梳理;其次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定律并结合相应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如“性质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关系推理”“假言推理”“联言推理”等;最后辅以一定程度的练习,强化对每类题型所隐藏考点的“敏感”度。四、资料分析  我个人是先看下标题,眼睛扫一遍材料,知道大致是哪方面的材料。接着就直接看题干,按照题目的作答要求在原文中找出处。在计算的过程中,先看一眼4个选项,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约算的,但我约算都比较保守,不会简化太多,我一般是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逐项排除的,这样可以保证准确率,同时总体上计算时间也并不比那些动不动就约掉好几位数字的花费时间长。资料分析后面2道大题最后1小题一般计算量较大一点,如果计算步骤过多,超过三步,我会直接舍弃。五、数量关系  当你做一套稍微有些难度的题时,做完前面的四个部分,你会发现可能只剩下十分钟左右来做数学了。因此,我把数学时间列为机动时间,无论剩下多少时间,对于数学都是恰当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这十道题,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这部分题在练习时就只做自己有兴趣的、有把握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率,而且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感觉做不出来就赶快做下一题。当你做出几道题时,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就要“猜”了,“猜”也是一门技术。我大体是这样“猜”的,看一下自己做出来的答案,如果ABCD均有涉及,BC哪个出现得比较少,没做出的就全猜那一个(因为BC答案出现的几率最高)。当然,如果你做出来的答案,ABCD中有一个答案根本没出现,那么就选那一个没出现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看法,并不是每次都准确,还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要大家自主决定。关于答题速度  对大家来说,在考试当中最痛苦的事情,是打铃了,材料没读懂;而最最痛苦的事情,是材料终于读懂了,结果打铃了。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题目并保证准确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平时练习加快阅题速度  考试时间不允许对题干“细嚼慢咽”,这点只能靠平时训练。而在考场上,对题干特别长的题目,就优先看选项,再根据选项有选择性地看题干。2.控制做题速度  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部分题目30秒内要得出答案。一旦2分钟内没有思路,就跳过。这点非常挑战考生的心理——每丢一题,就会感觉分数在流逝,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担心,因为不能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速度是保证你总体的分数,而不是每一道题的分数。一旦超过2分钟,就凭第一感觉挑一个顺眼的选项,并在题目序号上做个标记,完成答卷后还有时间再回来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题目,也照此方法处理。3.有选择的放弃一部分题  有点像围棋中的弃子战术,丢小保大。一般放弃的是分值低、把握小、提高幅度有限的题目。最典型就是“数量关系题”和“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这部分题的题目少,耗时长,分数较低,没有必要死磕,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跳过,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做到“保本”,不必“冲优”。4.充分利用阅卷时间  正式考试前有5分钟阅卷时间,首先当然要检查一下考卷有没有问题,这个过程一般1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利用来答卷的时间。从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开始做题,由于这时不能动笔,就用手指甲在要选的选项上划个痕(当然得提前留那么一点指甲啦),可以动笔后,马上用笔写下答案。5.答题时写“ABCD”,不要在选项前打勾  原因非常简单,方便你涂答题卡和完卷后检查,看着打完的勾再涂答题卡效率很低,还容易错,写个字母也花不到一秒,这笔账很好算。6.每做30-40道题或一类大题后,就涂一次答题卡  正常情况下,行测卷做不到一半脑子就累了,我们要学会休息。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有效休息?答案就是:在疲劳之前休息。脑子休息时我们当然也不能闲着,涂答题卡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做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你不用担心做完题后来不及涂答案,甚至连事后检查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了。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题目做完了,答题卡却没涂完,多少考生因此泪洒考场。7.答题优先使用排除法  行测题目全是选择题,排除错误选项、缩小选择范围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一旦看到明显错误的选项,立即划掉,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重复了。8.平时训练有重点  重点就是“语言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行测分数高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也强(反之不亦然),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以上两道题中。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两大题型分数最高,最需要理解和分析,当然要花最多的时间、精力来训练。 关于答题顺序  个人认为,考试试卷的题型顺序是有关机构按照规律科学排列的,不宜做大幅度的调整。一是翻来翻去地本身需要时间,二是容易导致部分题型忘记作答,三是给涂答题卡带来不便,并且容易涂位置。  我的数学成绩从小就不好,所以我的作答顺序是这样:  1.常识判断。刚发下试卷,监考老师都会说明一些考试事项要求,并且人的心态在考试中有一个逐渐平复的过程,常识题目不需要太专注,监考老师讲话不会影响你做题,并且还可以让自己逐渐进入考试的最佳状态。  2.言语理解。言语理解的阅读量较大,需要一气呵成,在做完常识后,作答铃已经敲响了,考试的状态也比较好了,这时候做言语理解,就是把最好的状态放在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状态不好,这部分会耽误很多时间。  3.涂答题卡,给大脑片刻的休息时间。  4.判断推理。我一般是先做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因为做完言语理解后,阅读量很大,再去做那种需要大量阅读的会比较吃力,所以我这时候选择做直白的图形推理题目和比较简单的类比推理(数学运算好的同学这时候可以做数学运算啦),给大脑继续休息。接着做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这个看自己擅长那一部分吧,先做自己擅长的。完了涂答题卡。  5.资料分析。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不用动脑子,细心点,时间控制好就可以啦。  6.数学运算。我基本上是靠蒙,时间允许前提下,找几个看起来简单的或者熟悉的题型去做,一般在省考中,自己做3个,蒙7个,准确率比我全部自己做的不低。  结束语: 毕业三年,考公三年,直到今天,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想感谢的人,其中有我的亲人、领导、同事、朋友、同学、还有咱们公务员考试吧的前辈们。也要谢谢那些给我伤害的人,没有你们,我不会知道奋斗的可贵,不会知道生活有多么现实。未来的路还长,我深知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待遇低,压力大。比起其他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比。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路,我会一路既往、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以信心为帆,以努力为船,扬帆远航,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记住一点:你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回报,上帝从不会遗弃那些为自己生活奋斗的人。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不难发现,每年国考申论考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潦草答完,无所事事者。亦会出现临近收卷,慌忙赶场者…….或是因为毛躁潦草,遗漏关键信息;或是因为迟疑犹豫,影响最终分数。那么,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应当如何完美的把控作答节奏呢?第一:材料为王,合理把控材料阅读时间。国考申论试卷首页的注意事项当中,明确标注了申论的总体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间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间为130分钟。可以看出,申论的时间分配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一是阅读资料,二是具体作答。就阅读材料而言,考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材料。宏观来看,考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完整梳理,建立行文逻辑,为作文总分论点的查找奠定基础,并进行适度加工合并。微观来看,考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合理标记作答要点,为客观小题书写,预留充分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达到上述阅读目的为前提,适度进行时间缩减,国考材料总字数为6000字左右,因此,中公教育推荐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在后续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炼申论官方词汇,保持文字敏感性,以便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但切记不可盲目图快,避免遗漏关键要点。第二:分步致胜,妥善分配各题作答时间。据调查,普通人的书写速度为30字每分钟,而作文作为申论的压轴大戏,中公教育推荐作答总时长(即构思+书写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书写用时配比约为34分钟,构思时间约为26分钟。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利用草稿纸进行作文思路的简单串写,罗列出关键要点。如作文标题、分论点段旨句、每则材料从属哪个分论点……切记作文务必需要保持行文结构完整,达到要求字数。因为在评分标准当中,如果出现明显结构缺失,属重大逻辑漏洞,会导致大量失分。剩余四道客观小题可以依据字数的多少,进行适度调整,原则上每道题的作答总时长为2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作答完所有题目。客观小题在侧重字数配比的同时,也要兼顾分数。分数越高便越可加大时间配比,因为分值高的题目,往往意味着题型难度较大,或单位时间内做作答数较多。2019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考试时间暂不确定。下面是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供参考!青海省公务员考试一般考一天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18年4月21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9:00—11:00申论 14:00—16:30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一年一次的考公之路就要结束了,从准备笔试到体能测试整整经历了8个月,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总结起来,一个字”累“,身体累,心更累。整个过程中有紧张、有激动、有喜悦、有担忧。有很多难忘的事,很多陪着一起走过的人。矫情的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分享干货。关于我自己  本人2015毕业,所学专业城市规划,毕业后考到一个县的规划局上班,事业编制。2015年至今,参加了大大小小7次公务员考试,其中湖南省考3次,副科选拔考试1次,河南省考1次,国考2次。2015年湖南市规划局,117.5分未进面;2016年国考121分,未进面试;2016年副科选拔考试,笔试成绩第三,招三个,面试倒数第一,惜败!2016年省考126分,笔试成绩第五,招两个,面试惜败;2016年河南省考123.6分,未进面试;2017年国考128分,笔试成绩第二,招一个,面试惜败;2017年市武陵监狱,137.6分,笔试第一,面试顺利通过。和大家说了这么多次考试,最想对大家,尤其是对考公的同志们说一句,笔试真的很重要,拿常德市来说,无论题目难易,130分是必须的。如果考长沙,140分是必须的!记得今年长沙市财政局有个职位,笔试140分第15名,真是千人坑啊。。。。说说我今年准备笔试的情况吧,因为前面几次考试都没怎么复习,就不说了,就说说这次吧。关于时间安排  我在平时的练习中,会专门做几套卷子去测试每部分花费的时间,知道哪部分花费的时间过长了,必须压缩;哪部分太快了,导致正确率过低,这些自己都心里有数。一般而言,花费时间过长的准确率并不比用规定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高,花费时间过短的准确率比用必要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低。所以说,这里面有一个必要时间比的问题(必要时间比,我自创的啦,哈哈)(这个“必要时间比”纯属于自创的开玩笑的一个叫法,大致意思就是在保证自己在较好状态下的正确率前提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一般是在试卷的参考时间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擅长部分进行调整)。  我自己定的目标中,以省考为例,常识一般是在7-8分钟,言语理解在35分钟左右,图形5分钟,类比5分钟,定义判断12分钟,逻辑判断13分钟,资料分析30左右分钟,剩下时间给涂答题卡和数学运算。每个人熟悉的部分不一样,但都要合理分配每部分花费的时间,保证花费的每一部分时间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其实也是做题的节奏问题,很重要。关于答题技巧一、常识判断  该模块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科技等等。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的是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础性知识,要求大家涉猎广泛。建议常识备考不要单纯依赖正向积累的传统方法,而要逐渐建立“就题论题”的思维模式,综合应用排除法、倒推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二、言语理解  该模块分为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主要是选词语或成语到句子里,这里主要有对应分析法(空缺处与前后文有对应关系)、选项判定法、语感。阅读理解分为主旨观点题、推断下文题、标题提炼题。主旨观点题:主要是先看首尾句、关联词(虽然、因此)、强调词(可见、其实)后常接主旨句,接着看倾向性等等。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根据首尾句,根据关联词语,先判断首尾,后判断中间。针对此部分的复习,要善于把握语言类题目的常规分析方法,如“主旨法”“概括法”“总分法”等,分门别类总结题型,有的放矢地适用不同类型的答题思路。行测题量虽大,但言语理解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建议大家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定能在此部分斩获高分。三、判断推理  该模块囊括了“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四大考点,每一考点又可延展细化出诸多小类考点。图形推理:有五大核心考点分为数量类、结构类、位置类、叠加类、组合类。定义判断:这一部分就是给你一个名词的定义,让你找出符合定义的选项。类比推理是给出2或3个有一定关系的词语,找出选项中也是这种关系的词语组合。逻辑判断这一部分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考得比较多。建议大家在备考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思维导图架构(需要我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同学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这个公 众微 信,回复:笔记,就可以下载了),以此对考点进行全面梳理;其次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定律并结合相应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如“性质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关系推理”“假言推理”“联言推理”等;最后辅以一定程度的练习,强化对每类题型所隐藏考点的“敏感”度。四、资料分析  我个人是先看下标题,眼睛扫一遍材料,知道大致是哪方面的材料。接着就直接看题干,按照题目的作答要求在原文中找出处。在计算的过程中,先看一眼4个选项,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约算的,但我约算都比较保守,不会简化太多,我一般是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逐项排除的,这样可以保证准确率,同时总体上计算时间也并不比那些动不动就约掉好几位数字的花费时间长。资料分析后面2道大题最后1小题一般计算量较大一点,如果计算步骤过多,超过三步,我会直接舍弃。五、数量关系  当你做一套稍微有些难度的题时,做完前面的四个部分,你会发现可能只剩下十分钟左右来做数学了。因此,我把数学时间列为机动时间,无论剩下多少时间,对于数学都是恰当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这十道题,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这部分题在练习时就只做自己有兴趣的、有把握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率,而且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感觉做不出来就赶快做下一题。当你做出几道题时,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就要“猜”了,“猜”也是一门技术。我大体是这样“猜”的,看一下自己做出来的答案,如果ABCD均有涉及,BC哪个出现得比较少,没做出的就全猜那一个(因为BC答案出现的几率最高)。当然,如果你做出来的答案,ABCD中有一个答案根本没出现,那么就选那一个没出现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看法,并不是每次都准确,还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要大家自主决定。关于答题速度  对大家来说,在考试当中最痛苦的事情,是打铃了,材料没读懂;而最最痛苦的事情,是材料终于读懂了,结果打铃了。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题目并保证准确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平时练习加快阅题速度  考试时间不允许对题干“细嚼慢咽”,这点只能靠平时训练。而在考场上,对题干特别长的题目,就优先看选项,再根据选项有选择性地看题干。2.控制做题速度  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部分题目30秒内要得出答案。一旦2分钟内没有思路,就跳过。这点非常挑战考生的心理——每丢一题,就会感觉分数在流逝,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担心,因为不能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速度是保证你总体的分数,而不是每一道题的分数。一旦超过2分钟,就凭第一感觉挑一个顺眼的选项,并在题目序号上做个标记,完成答卷后还有时间再回来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题目,也照此方法处理。3.有选择的放弃一部分题  有点像围棋中的弃子战术,丢小保大。一般放弃的是分值低、把握小、提高幅度有限的题目。最典型就是“数量关系题”和“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这部分题的题目少,耗时长,分数较低,没有必要死磕,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跳过,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做到“保本”,不必“冲优”。4.充分利用阅卷时间  正式考试前有5分钟阅卷时间,首先当然要检查一下考卷有没有问题,这个过程一般1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利用来答卷的时间。从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开始做题,由于这时不能动笔,就用手指甲在要选的选项上划个痕(当然得提前留那么一点指甲啦),可以动笔后,马上用笔写下答案。5.答题时写“ABCD”,不要在选项前打勾  原因非常简单,方便你涂答题卡和完卷后检查,看着打完的勾再涂答题卡效率很低,还容易错,写个字母也花不到一秒,这笔账很好算。6.每做30-40道题或一类大题后,就涂一次答题卡  正常情况下,行测卷做不到一半脑子就累了,我们要学会休息。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有效休息?答案就是:在疲劳之前休息。脑子休息时我们当然也不能闲着,涂答题卡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做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你不用担心做完题后来不及涂答案,甚至连事后检查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了。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题目做完了,答题卡却没涂完,多少考生因此泪洒考场。7.答题优先使用排除法  行测题目全是选择题,排除错误选项、缩小选择范围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一旦看到明显错误的选项,立即划掉,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重复了。8.平时训练有重点  重点就是“语言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行测分数高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也强(反之不亦然),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以上两道题中。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两大题型分数最高,最需要理解和分析,当然要花最多的时间、精力来训练。 关于答题顺序  个人认为,考试试卷的题型顺序是有关机构按照规律科学排列的,不宜做大幅度的调整。一是翻来翻去地本身需要时间,二是容易导致部分题型忘记作答,三是给涂答题卡带来不便,并且容易涂位置。  我的数学成绩从小就不好,所以我的作答顺序是这样:  1.常识判断。刚发下试卷,监考老师都会说明一些考试事项要求,并且人的心态在考试中有一个逐渐平复的过程,常识题目不需要太专注,监考老师讲话不会影响你做题,并且还可以让自己逐渐进入考试的最佳状态。  2.言语理解。言语理解的阅读量较大,需要一气呵成,在做完常识后,作答铃已经敲响了,考试的状态也比较好了,这时候做言语理解,就是把最好的状态放在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状态不好,这部分会耽误很多时间。  3.涂答题卡,给大脑片刻的休息时间。  4.判断推理。我一般是先做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因为做完言语理解后,阅读量很大,再去做那种需要大量阅读的会比较吃力,所以我这时候选择做直白的图形推理题目和比较简单的类比推理(数学运算好的同学这时候可以做数学运算啦),给大脑继续休息。接着做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这个看自己擅长那一部分吧,先做自己擅长的。完了涂答题卡。  5.资料分析。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不用动脑子,细心点,时间控制好就可以啦。  6.数学运算。我基本上是靠蒙,时间允许前提下,找几个看起来简单的或者熟悉的题型去做,一般在省考中,自己做3个,蒙7个,准确率比我全部自己做的不低。  结束语: 毕业三年,考公三年,直到今天,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想感谢的人,其中有我的亲人、领导、同事、朋友、同学、还有咱们公务员考试吧的前辈们。也要谢谢那些给我伤害的人,没有你们,我不会知道奋斗的可贵,不会知道生活有多么现实。未来的路还长,我深知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待遇低,压力大。比起其他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比。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路,我会一路既往、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以信心为帆,以努力为船,扬帆远航,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记住一点:你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回报,上帝从不会遗弃那些为自己生活奋斗的人。首先我觉得没必要都考,参加考试只是为了进入那个单位,最终是以工作为主,那么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两个中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想想自己以后准备在哪个单位工作。然后在考研跟考研或者事业单位中在选的话,你要考虑是想先就业还是不急就业,如果出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想先工作的话就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过了就去上班,后面再考在职研究生。如果急于工作的话就可以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同时考的话只要时间上不冲突就可以考,考研是在下半年,公务员如果是省考的话大部分地区是在上半年,事业单位的考试各个地区时间不一样,建议先按穷前面说的那样为自己做个规划,然后全身心的去做有针对性的备考。
在公考热度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小伙伴正埋头复习为2019年的国考准备着,如何复习?是不是买一本华x或中x教育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吗?个人认为,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141分前辈留下的经验吧~行测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做到行测复习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行测答题游刃有余呢?笔者深知行测备考的不易,因此结合个人的复习备考经验,从基础篇和进阶篇两个方面介绍行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基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论是渐入佳境的“菜鸟”,抑或是炉火纯青的“高手”,大家都要保持自信、谨慎的心境和坚持、钻研的态度。既要有乐观轻松的状态,又要抓紧复习备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行测备考,打好基础少不了。1、做真题明辨方向。冲刺阶段,不能盲目一头扎进题海。笔者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在标准考试用时(注意填答题卡时间),完成一套国考行测真题并计算各个模块的准确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模考来亲身体验行测考试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节奏,迅速进入备考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让之后的行测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2、用闲时记忆知识。国考备考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埋首案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小知识的积累记忆更能提高行测备考效率。一本常识知识点总结或是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就能帮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吃早餐时可以翻开语言文字知识点汇编,掌握三到五组近义词;备考休息间隙,可以翻开常识知识点总结,边听歌边记住数个小常识。笔者并未利用完整时间复习常识和语言文字,绝大多数知识的积累都在零碎时间中完成。大家不妨高效利用闲暇时间,积少成多,提高备考效率。3、常训练积累经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着手做题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行测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训练、多训练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考生要多做题、做好题,更要常反思总结。考生可以通过反复做历年国考真题和各省省考真题来琢磨行测的常考点和难度分配,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所在。进阶篇:千锤百炼,方能成钢打好知识基础只是行测复习的第一步。想要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蟾宫折桂,考生更需要归纳、梳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1、答题次序安排好。国考行测试卷包括常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和资料分析等部分,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必须按照此顺序答题。考生可根据各个模块的题量、各题型分值、个人优势,打破试卷各个模块顺序,自行组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这往往能收到奇效。在行测复习时,笔者也曾遇到行测时间不够用、资料分析模块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随后我根据自己擅长常识、资料分析的情况,将答题顺序调整为:常识——类比推理——资料分析——语言文字——文字推理——图形推理——数学题。调整后,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性均有提高。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可以借鉴我的排列组合或者看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公众号推送的其他前辈分享的答题顺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并在平时的计时训练中测试微调,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答题顺序。2、计时训练效率高。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有限,这要求考生答题不仅要能做对,更要快准狠。计时训练便是提高行测做题效率的不二法门。计时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行测学习安排在上午,最好在早9点至早11点进行真题训练,提前将大脑兴奋时间调整至考试时间;二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测真题试卷和模拟测试卷,需注意的是,考生必须预留出5到10分钟的涂卡时间;三是适当记录各模块用时,摸准各模块所用时的底线。同时,可以结合各模块的准确率,找出薄弱模块并进行强化训练。3、善用技巧烦恼少。进入复习的中后期,很多考生会遇到瓶颈期。题做得越来越多,但是成绩却不怎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了。这时,考生须学会发现、总结、归纳技巧和方法,从而进阶成为“考的全会,蒙的全对“的“高人”。比如,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以通过先读题目判断有效数据所在段落,通过分析答案判断应采用的速算技巧,图表题目要善用直尺和量角器。考生要做有心人,在备考训练中不断摸索、积累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直觉。寄语行测复习虽不易,但只要保有恒心和毅力,重视积累和训练,讲究技巧和方法,考生都可以成功脱颖而出,马到功成。祝各位考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PS:如果赞数超过100个,改天分享申论经验。10月21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正式发布,并已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专题网站公示。根据公告时间安排,下面小编对公告进行了整理,供你参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览报名时间:2018年10月22日8:00至10月31日18:00资格审查:2018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缴费时间:2018年11月8日0:00至14日24:00准考证打印:2018年11月26日0:00至12月2日12:00笔试时间:2018年12月2日具体安排为:12月2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月2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下午 14:00-16:00成绩查询:2019年1月中下旬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不难发现,每年国考申论考试过程当中,都会出现潦草答完,无所事事者。亦会出现临近收卷,慌忙赶场者…….或是因为毛躁潦草,遗漏关键信息;或是因为迟疑犹豫,影响最终分数。那么,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应当如何完美的把控作答节奏呢?第一:材料为王,合理把控材料阅读时间。国考申论试卷首页的注意事项当中,明确标注了申论的总体作答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间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间为130分钟。可以看出,申论的时间分配是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一是阅读资料,二是具体作答。就阅读材料而言,考生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把握材料。宏观来看,考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完整梳理,建立行文逻辑,为作文总分论点的查找奠定基础,并进行适度加工合并。微观来看,考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合理标记作答要点,为客观小题书写,预留充分的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达到上述阅读目的为前提,适度进行时间缩减,国考材料总字数为6000字左右,因此,中公教育推荐阅读材料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广大考生们,在后续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提炼申论官方词汇,保持文字敏感性,以便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但切记不可盲目图快,避免遗漏关键要点。第二:分步致胜,妥善分配各题作答时间。据调查,普通人的书写速度为30字每分钟,而作文作为申论的压轴大戏,中公教育推荐作答总时长(即构思+书写时间)为1小时左右,其中书写用时配比约为34分钟,构思时间约为26分钟。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利用草稿纸进行作文思路的简单串写,罗列出关键要点。如作文标题、分论点段旨句、每则材料从属哪个分论点……切记作文务必需要保持行文结构完整,达到要求字数。因为在评分标准当中,如果出现明显结构缺失,属重大逻辑漏洞,会导致大量失分。剩余四道客观小题可以依据字数的多少,进行适度调整,原则上每道题的作答总时长为2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作答完所有题目。客观小题在侧重字数配比的同时,也要兼顾分数。分数越高便越可加大时间配比,因为分值高的题目,往往意味着题型难度较大,或单位时间内做作答数较多。2019青海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考试时间暂不确定。下面是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供参考!青海省公务员考试一般考一天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18年4月21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9:00—11:00申论 14:00—16:30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一年一次的考公之路就要结束了,从准备笔试到体能测试整整经历了8个月,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总结起来,一个字”累“,身体累,心更累。整个过程中有紧张、有激动、有喜悦、有担忧。有很多难忘的事,很多陪着一起走过的人。矫情的话就不多说了,下面直接分享干货。关于我自己  本人2015毕业,所学专业城市规划,毕业后考到一个县的规划局上班,事业编制。2015年至今,参加了大大小小7次公务员考试,其中湖南省考3次,副科选拔考试1次,河南省考1次,国考2次。2015年湖南市规划局,117.5分未进面;2016年国考121分,未进面试;2016年副科选拔考试,笔试成绩第三,招三个,面试倒数第一,惜败!2016年省考126分,笔试成绩第五,招两个,面试惜败;2016年河南省考123.6分,未进面试;2017年国考128分,笔试成绩第二,招一个,面试惜败;2017年市武陵监狱,137.6分,笔试第一,面试顺利通过。和大家说了这么多次考试,最想对大家,尤其是对考公的同志们说一句,笔试真的很重要,拿常德市来说,无论题目难易,130分是必须的。如果考长沙,140分是必须的!记得今年长沙市财政局有个职位,笔试140分第15名,真是千人坑啊。。。。说说我今年准备笔试的情况吧,因为前面几次考试都没怎么复习,就不说了,就说说这次吧。关于时间安排  我在平时的练习中,会专门做几套卷子去测试每部分花费的时间,知道哪部分花费的时间过长了,必须压缩;哪部分太快了,导致正确率过低,这些自己都心里有数。一般而言,花费时间过长的准确率并不比用规定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高,花费时间过短的准确率比用必要时间完成的正确率要低。所以说,这里面有一个必要时间比的问题(必要时间比,我自创的啦,哈哈)(这个“必要时间比”纯属于自创的开玩笑的一个叫法,大致意思就是在保证自己在较好状态下的正确率前提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一般是在试卷的参考时间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擅长部分进行调整)。  我自己定的目标中,以省考为例,常识一般是在7-8分钟,言语理解在35分钟左右,图形5分钟,类比5分钟,定义判断12分钟,逻辑判断13分钟,资料分析30左右分钟,剩下时间给涂答题卡和数学运算。每个人熟悉的部分不一样,但都要合理分配每部分花费的时间,保证花费的每一部分时间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其实也是做题的节奏问题,很重要。关于答题技巧一、常识判断  该模块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科技等等。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的是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础性知识,要求大家涉猎广泛。建议常识备考不要单纯依赖正向积累的传统方法,而要逐渐建立“就题论题”的思维模式,综合应用排除法、倒推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二、言语理解  该模块分为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主要是选词语或成语到句子里,这里主要有对应分析法(空缺处与前后文有对应关系)、选项判定法、语感。阅读理解分为主旨观点题、推断下文题、标题提炼题。主旨观点题:主要是先看首尾句、关联词(虽然、因此)、强调词(可见、其实)后常接主旨句,接着看倾向性等等。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根据首尾句,根据关联词语,先判断首尾,后判断中间。针对此部分的复习,要善于把握语言类题目的常规分析方法,如“主旨法”“概括法”“总分法”等,分门别类总结题型,有的放矢地适用不同类型的答题思路。行测题量虽大,但言语理解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建议大家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定能在此部分斩获高分。三、判断推理  该模块囊括了“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四大考点,每一考点又可延展细化出诸多小类考点。图形推理:有五大核心考点分为数量类、结构类、位置类、叠加类、组合类。定义判断:这一部分就是给你一个名词的定义,让你找出符合定义的选项。类比推理是给出2或3个有一定关系的词语,找出选项中也是这种关系的词语组合。逻辑判断这一部分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考得比较多。建议大家在备考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思维导图架构(需要我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同学可以关注公务员考试吧:gwyksb这个公 众微 信,回复:笔记,就可以下载了),以此对考点进行全面梳理;其次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定律并结合相应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如“性质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关系推理”“假言推理”“联言推理”等;最后辅以一定程度的练习,强化对每类题型所隐藏考点的“敏感”度。四、资料分析  我个人是先看下标题,眼睛扫一遍材料,知道大致是哪方面的材料。接着就直接看题干,按照题目的作答要求在原文中找出处。在计算的过程中,先看一眼4个选项,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约算的,但我约算都比较保守,不会简化太多,我一般是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逐项排除的,这样可以保证准确率,同时总体上计算时间也并不比那些动不动就约掉好几位数字的花费时间长。资料分析后面2道大题最后1小题一般计算量较大一点,如果计算步骤过多,超过三步,我会直接舍弃。五、数量关系  当你做一套稍微有些难度的题时,做完前面的四个部分,你会发现可能只剩下十分钟左右来做数学了。因此,我把数学时间列为机动时间,无论剩下多少时间,对于数学都是恰当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这十道题,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这部分题在练习时就只做自己有兴趣的、有把握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率,而且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感觉做不出来就赶快做下一题。当你做出几道题时,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就要“猜”了,“猜”也是一门技术。我大体是这样“猜”的,看一下自己做出来的答案,如果ABCD均有涉及,BC哪个出现得比较少,没做出的就全猜那一个(因为BC答案出现的几率最高)。当然,如果你做出来的答案,ABCD中有一个答案根本没出现,那么就选那一个没出现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看法,并不是每次都准确,还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要大家自主决定。关于答题速度  对大家来说,在考试当中最痛苦的事情,是打铃了,材料没读懂;而最最痛苦的事情,是材料终于读懂了,结果打铃了。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题目并保证准确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平时练习加快阅题速度  考试时间不允许对题干“细嚼慢咽”,这点只能靠平时训练。而在考场上,对题干特别长的题目,就优先看选项,再根据选项有选择性地看题干。2.控制做题速度  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部分题目30秒内要得出答案。一旦2分钟内没有思路,就跳过。这点非常挑战考生的心理——每丢一题,就会感觉分数在流逝,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担心,因为不能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速度是保证你总体的分数,而不是每一道题的分数。一旦超过2分钟,就凭第一感觉挑一个顺眼的选项,并在题目序号上做个标记,完成答卷后还有时间再回来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题目,也照此方法处理。3.有选择的放弃一部分题  有点像围棋中的弃子战术,丢小保大。一般放弃的是分值低、把握小、提高幅度有限的题目。最典型就是“数量关系题”和“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这部分题的题目少,耗时长,分数较低,没有必要死磕,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跳过,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做到“保本”,不必“冲优”。4.充分利用阅卷时间  正式考试前有5分钟阅卷时间,首先当然要检查一下考卷有没有问题,这个过程一般1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利用来答卷的时间。从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开始做题,由于这时不能动笔,就用手指甲在要选的选项上划个痕(当然得提前留那么一点指甲啦),可以动笔后,马上用笔写下答案。5.答题时写“ABCD”,不要在选项前打勾  原因非常简单,方便你涂答题卡和完卷后检查,看着打完的勾再涂答题卡效率很低,还容易错,写个字母也花不到一秒,这笔账很好算。6.每做30-40道题或一类大题后,就涂一次答题卡  正常情况下,行测卷做不到一半脑子就累了,我们要学会休息。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有效休息?答案就是:在疲劳之前休息。脑子休息时我们当然也不能闲着,涂答题卡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做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你不用担心做完题后来不及涂答案,甚至连事后检查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了。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题目做完了,答题卡却没涂完,多少考生因此泪洒考场。7.答题优先使用排除法  行测题目全是选择题,排除错误选项、缩小选择范围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一旦看到明显错误的选项,立即划掉,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重复了。8.平时训练有重点  重点就是“语言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行测分数高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也强(反之不亦然),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以上两道题中。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两大题型分数最高,最需要理解和分析,当然要花最多的时间、精力来训练。 关于答题顺序  个人认为,考试试卷的题型顺序是有关机构按照规律科学排列的,不宜做大幅度的调整。一是翻来翻去地本身需要时间,二是容易导致部分题型忘记作答,三是给涂答题卡带来不便,并且容易涂位置。  我的数学成绩从小就不好,所以我的作答顺序是这样:  1.常识判断。刚发下试卷,监考老师都会说明一些考试事项要求,并且人的心态在考试中有一个逐渐平复的过程,常识题目不需要太专注,监考老师讲话不会影响你做题,并且还可以让自己逐渐进入考试的最佳状态。  2.言语理解。言语理解的阅读量较大,需要一气呵成,在做完常识后,作答铃已经敲响了,考试的状态也比较好了,这时候做言语理解,就是把最好的状态放在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状态不好,这部分会耽误很多时间。  3.涂答题卡,给大脑片刻的休息时间。  4.判断推理。我一般是先做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因为做完言语理解后,阅读量很大,再去做那种需要大量阅读的会比较吃力,所以我这时候选择做直白的图形推理题目和比较简单的类比推理(数学运算好的同学这时候可以做数学运算啦),给大脑继续休息。接着做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这个看自己擅长那一部分吧,先做自己擅长的。完了涂答题卡。  5.资料分析。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不用动脑子,细心点,时间控制好就可以啦。  6.数学运算。我基本上是靠蒙,时间允许前提下,找几个看起来简单的或者熟悉的题型去做,一般在省考中,自己做3个,蒙7个,准确率比我全部自己做的不低。  结束语: 毕业三年,考公三年,直到今天,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想感谢的人,其中有我的亲人、领导、同事、朋友、同学、还有咱们公务员考试吧的前辈们。也要谢谢那些给我伤害的人,没有你们,我不会知道奋斗的可贵,不会知道生活有多么现实。未来的路还长,我深知公务员只是一份工作,待遇低,压力大。比起其他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比。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路,我会一路既往、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以信心为帆,以努力为船,扬帆远航,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记住一点:你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回报,上帝从不会遗弃那些为自己生活奋斗的人。首先我觉得没必要都考,参加考试只是为了进入那个单位,最终是以工作为主,那么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两个中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想想自己以后准备在哪个单位工作。然后在考研跟考研或者事业单位中在选的话,你要考虑是想先就业还是不急就业,如果出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想先工作的话就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过了就去上班,后面再考在职研究生。如果急于工作的话就可以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同时考的话只要时间上不冲突就可以考,考研是在下半年,公务员如果是省考的话大部分地区是在上半年,事业单位的考试各个地区时间不一样,建议先按穷前面说的那样为自己做个规划,然后全身心的去做有针对性的备考。距离4.21省考剩下这最后20多天,到底该怎么复习?20多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对于准备公务员考试来讲,应该说时间偏紧。不过如果能够真正全情投入,好好利用这20天的时间,突破一下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如果是在校生,或者全职备考的同学,我建议用大约一周的时间把基础夯实一下,分模块复习,之后20天时间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每天一套行测或者申论,在考试前认真做完10套真题。其中,行测主要复习方向首攻资料分析,其次是逻辑推理与言语理解选择一项,数量跟常识可以选择性放弃。申论的话,重点学习解题思路,梳理写作结构,另外要多积累例子跟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如果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同学,建议多做真题,每周保证完成2套行测+2套申论。不管是否上岸,大家都来聊一聊,记录经验教训与心路历程。心态篇要有信心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关键。不要觉得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自己就没有希望了。一个月,抓紧时间复习,一切皆有可能。本人当年第一次参加联考,就只系统复习了40天,白天在实习,只有晚上时间备考,最后行测74,申论76,总分150,比第二名多了17分。需要我公考笔记的同学关注一下咱们公务员考试吧这个公众号,回复:笔记,就可以下载了。当时备考时间来不及,系统学习的模块也就只有资料分析跟申论两块。不要焦虑很多同学都有考前焦虑症,越是重要考试,考前情绪越烦躁,甚至完全看不进书,这点很不好。我的建议是,做个完整的备考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做好当天的任务,看着计划表逐步完成,内心只有成就,焦虑感自然也就消除了。坚持到底既然选择了报考公务员,为了那份希望,也为了自己付出的报名费,在最后一个月,请坚持到底,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花在备考上,把一切的心思都花在备考上,推掉所有的应酬、游戏、小说、恋爱,为自己,拼一个月。行测篇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与答题时间可以结合个人情况调整答题模块顺序,没有必要一定死板的按卷面题型顺序。我自己之前行测答题顺序是常识-言语-逻辑-资料-数量,常识10分钟,言语理解40分钟,逻辑推理35分钟,资料分析20分钟,数量关系15分钟,一般是做完一个模块填一个模块的答题卡。打开卷面第一步做常识,这时候可能刚进考场,还没什么状态,用常识来打开考试状态;之后是言语跟逻辑,保证最清醒的头脑做最大分值的题目;接下来做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每道题都要认真的做,最大可能确保正确率,这部分时间多花点没关系;最后是数学,剩下多少时间就做多少,避免因为数学太难在前面花太多时间。做完后没有必要检查。资料分析是高分关键1、重要性:我认为,行测要想拿高分,资料分析是最关键的一环,必须要系统复习。所有的题型中,只有资料分析,是你花了时间、认真细心去做,就能保证稳定正确率的一个模块。我们要保证在20分钟内完成15道资料分析,同时保证在85%以上的正确率,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2、做题顺序: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即:看问题,选取其中关键字(比如GDP、环比、同比、变化率等等)、通过关键字直接定位到原文中找出数据、最后分析计算。所需数据的顺序一般就是问题的顺序。比如第一题所需的数据一般在第二题的后面。3、复习关键:资料分析考察的内容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读题:在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准确的找到有用的数据资料;二是速算:计算并不是在草稿纸上自己挨个整除。要熟练的掌握一些速算的技巧,这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强化练习。4、练习建议先多做几套题,熟悉一下题型,之后学习常用的速算方法,在练习的时候重点使用速算方法来计算。每天拿出时间做1—2套题,持之以行保持手感。言语理解与逻辑推理1、言语跟逻辑,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在复习时间宽裕的前提下,最后一个月选择一个薄弱项进行复习。一般来说,文科生、女生言语好,拿就复习逻辑;理科生、男生逻辑好,就重点复习言语。2、言语理解技巧重点掌握四种对应关系以及相应的关键词。(1)递进关系。关键词:不但,而且,更,何况,甚至,还,等等。意思是语意相近,程度加深,幅度加大,范围加广(2)转折关系。关键词:却,但是,然而,不是.....而是,等等。意思是语意相反。(3)因果关系。关键词:因此,所以,由于,那么,等等。意思是构成原因推出结果。(4)并列关系。关键词:分号,顿号,和,出现同一层次的不同主体。意思是语意相近,存在一定关联性,结构相同。3、逻辑推理技巧(1)图形推理:先整体判断,再考虑细节。(a)图形组成相似或者相同:注意位置、叠加、换算。(b)图形各不相同:看对称,曲直、封闭;再看内外部结构、共同元素等等要素。(c)立体图形推理:这部分是最简单的,一般会出现一道到两道题,推荐去淘宝买一个图形推理橡皮,在考场上自己画画,这种题正确率可以到百分之百,而且速度还很快。(2)类比推理这类题关键就是不要信自己的感觉,要依据题干客观的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色彩,以及轻重程度,还有描述的对象。(3)定义判断这类题做题关键在读题速度,由于题干较长,很难找关键点。建议借鉴申论材料找关键词的方法,提高做题速度。(4)逻辑判断逻辑判断题有相应的解题公式,包括直言命题、联言命题、假言命题、三段式推论等,要树立掌握使用,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做题,感觉不好时候坑死人。学会放弃,加快答题速度省考有120题,你不可能所有的题目都会做,必须要大胆的放弃,通过果断放弃来提高做题速度。特别是常识模块与数量关系模块,有些题目,不是你花越多时间就能做出来的。但是放弃不代表你就一整个模块不看不做,我希望大家行测每道题目都能有思考的做过一遍,确实觉得难的不会的,才放弃。有些同学说,我很怕数学,数量关系一题都不看,全部选C,这样是不行的。10题数量,全部选C,只有20-30%正确率,但是你如果都能思考一遍,至少有2-3题是简单易做的,这样剩下的题目再对20%,就能保证一半的正确率,不至于失分太狠。多刷题除了做真题整卷之外,建议对于自己专项突破的模块进行模块刷题。特别是上班在职备考的同学,建议多利用碎片时间刷题,一次刷10题,就10分钟左右。结束语参加公务员考试就像是过独木桥,选择一个好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想成功上岸,还需要大家认真复习,须知时间不等人!最后,喊起我们的口号:关注「公务员吧」的都考上公务员了!

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怎么分配

4,2022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2022国考笔试时间: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8日。具体安排为: 11月28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1月28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2021年11月27日下午 14:00—16:00。 2022国考报名时间: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 2022国考资格审查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 2022国考网上报名确认缴费: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 24:00。 2022国考准考证打印: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期间。 首要秘诀是要“快”,“快”的秘诀是多种解法中选最优:平均不到50秒做一题,还要除去读题时间,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时限下再简单的题目都会变得很难。所以,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想要拿到高分的首要秘诀就是要“快”,做题速度要“快”,而“快”的秘诀就是:在平时训练时尝试多种不同解法,并从中选出最快的那种,加以强化运用。

文章TAG: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考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