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个指标是时期指标

A:GDPB:产品库存量 、C:年末人口数 、D:人均工资 都属于时点指标。
利率是时期指标。

下面哪个指标是时期指标

2,指标到校是什么意思

指标到校是指在我国部分省市实行的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解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给每个初中的尖子生都能获得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的招生政策。指标到校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逐步解决初中择校问题,引导城市初中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到校是指在我国部分省市实行的将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解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给每个初中的尖子生都能获得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的招生政策。有些地方也陆续将此写入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其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指标,但是某区的一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指标,不能向市属初中、外区初中分派。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推行指标到校政策的初衷是治理择校乱收费,但政策实施的结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成了中国基础教育走向更加均衡、公平的重要机制。指标到校政策导致有人受惠的同时有人受损。众多一般校和"差"学校的"中下等生"并不能从指标到校政策中受惠,反而会减少重点高中的升学机会。受损最多的首先是"名校办民校"的学生。有专家估算,指标录取降30分, 提前批投档线将会提高3到5分。原本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将无缘优质高中。

指标到校是什么意思

3,什么叫做技术指标

指标类要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股票市场的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这个数字叫指标值。指标值的具体数值和相 互间关系,直接反映股市所处的状态,为我们的操作行为提供指导方向。指标反映的东西大多是从行情报表中直接看不到的。 ????目前,证券市场上的各种技术指标数不胜数。例如,相对 强弱指标(RSI)、随机指标(KD)、趋向指标(DMI)、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能量潮(OBV)、心理线、乖离率等。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术指标,在股市应用中长盛不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技术指标还在不断涌现。包括: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DMI趋向指标(趋向指标) DMA EXPMA(指数平均数)TRIX(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TRIX(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BRAR CR VR(成交量变异率) OBV(能量潮) ASI(振动升降指标) EMV(简易波动指标) WVAD(威廉变异离散量) SAR(停损点) CCI(顺势指标) ROC(变动率指标) BOLL(布林线) WR(威廉指标) KDJ(随机指标) RSI(相对强弱指标) MIKE(麦克指标).

什么叫做技术指标

4,现有行政村的个数是时期指标还是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反映的是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的指标。 是表面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 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等都是时期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时期现象的。 特点 1、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例如,将 一年内12个月的钢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 2、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 3、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例如,月产量是对每天的生产量进行登记然后累计得到的,年产量是将12个月的产量累计得到的。 时点指标 时点总量指标简称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总体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下总量水平的指标 时点指标也可以称为存量指标 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我国首次基本单位普查显示1996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法人单位440.2万个,有产业活动单位635.1万个,这仅能说明我国1996年12月31日这一天的基本单位的数量情况。再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额、外汇储备额等也都是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的特点 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2、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3、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因为不可能对每个时点的数量都进行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
我。。知。。道加。。我。。私。。聊

5,可比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就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

这句话是错误的。可比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可比性原则的涵义:  可比性主要包括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两个方面。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称为统一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则称为一贯性。统一性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会计核算的其他原则:1、客观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2、相关性原则:  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一致性原则:  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4、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5、清晰性原则:  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6、重要性原则:  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7、谨慎性原则:  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
这句话不太正确,这应该是一贯性原则(属于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分析:会计的可比性主要包括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两个方面。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称为统一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则称为一贯性。统一性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强调的是纵向比较。同一企业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

6,怎么计算股票的全年平均价格

股票平均价格即从某个时点算起,到现在买卖双方成交的平均价格。我们通常所说的,实时均价是现在这个时刻买卖股票的平均价格,等于e分时成交的量乘以成交价,然后除余总成交股数。 股票平均价格反映了个股在一段时间以来的真实交易成本。计算公式股票平均价格 = 总成交金额 ÷ 总成交股数 × 100%总成交金额 = 成交量×成交价股票平均价格与成交价进行对比,可以断定期间多数交易的盈亏状况。作为盈亏的平衡点,均价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支撑和阻挡作用。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7,Cpk过程能力指数是怎么计算的133和167等等从何而来

计算公式:Cpk=MIN(Tu-μ,μ-Tl)/(3*σ)。1.33和1.67等是根据计算结果而来的。min即取小的那个值,TU、TL分别为上、下公差界限;σ为过程统计量的总体标准差;μ为过程统计量的分布均值。指数意义:1、Cpk范围1.67-2过大,可适当放宽检验。2、Cpk范围1.33-1.67充分,继续保持。3、Cpk范围1-1.33正常,但接近1危险。4、Cpk范围小于1,需改进,严重时停产需整顿。扩展资料计算Cpk的注意事项:1、分析时,应注意对数据的正确分层,否则可能会发生误判。2、对公差界限进行分析时,需要观察是否有异常点或者离群点出现。3、当数据较多时,可能会重复数据出现,对重复数据要进行区分,并加以分析。4、一般情况下,至少应取25组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5、通常情况下,横坐标用来表示原因或者自变量,纵坐标用来表示效果或者因变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k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 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 Cpk≥2.0 特优 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2.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ca: 制程准确度。 cp: 制程精密度。 3.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4. 当选择制程站别用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5.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6.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7.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8. 依据公式: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9. 依据公式:cp =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10. 依据公式:cpk=cp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11.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 cpk≥2.0 特优 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br>参考资料: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2008red.com%2fmember_pic_53%2ffiles%2fyanxb%2fhtml%2farticle_3618_1.shtml" target="_blank">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3/files/yanxb/html/article_3618_1.shtml</a>

文章TAG:时期指标时期  时期指标  期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