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清为贵是什么意思

官以清为贵 民以勤为贵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
搜一下:以柔为本,以清为贵,以刚为刑,以浊为贱什么意思

以清为贵是什么意思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于《孟子》,而孟子他的这句话后来也是被人总结成民贵君轻而一直被后世所流传。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是最为重要的,然后是国家,而国君是最为不重要的,这句话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被称为亚圣。
思想家是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谁

3,谁知道这句话后面的内几句友以诚为贵心以善为贵怒以克为贵

人以正为贵,贵。衣以洁为贵,食以素为贵。住以雅为贵,行以步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衷以节为贵,乐以趣为贵。话以精为贵,思以敏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用为贵,用以活为贵。家以睦为贵,教以理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师以严为贵,徒以亲为贵。官以康为贵,民以食为贵。富以仁为贵,穷以志为贵
人以正为贵,体以健为贵 富以仁为贵,穷以志为贵 心以善为贵,品以端为贵 衣以洁为贵,食以素为贵 住以雅为贵,行以稳为贵 喜以度为贵,怒以克为贵 哀以节为贵,乐以适为贵 家以和为贵,邻以亲为贵 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 师以爱为贵,待以尊为贵 教以严为贵,学以专为贵 官以廉为贵,民以纯为贵
人以正爲貴,體以健爲貴。 衣以潔爲貴,食以素爲貴。 住以雅爲貴,行以步爲貴。 喜以度爲貴,怒以忍爲貴。 衷以節爲貴,樂以趣爲貴。 話以精爲貴,思以敏爲貴。 心以靜爲貴,欲以寡爲貴。 學以用爲貴,用以活爲貴。 家以睦爲貴,教以理爲貴。 友以誠爲貴,情以摯爲貴。 師以嚴爲貴,徒以親爲貴。 官以康爲貴,民以食爲貴。 富以仁爲貴,窮以志爲貴

谁知道这句话后面的内几句友以诚为贵心以善为贵怒以克为贵

4,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反映了什么思想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
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

5,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是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 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是董仲舒没有将“三纲”和“五常”并提连称,首次并提连称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这种并提连称意味着封建思想家终于把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道德原则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伦理道德体系。宋朝时期,“朱熹发展天理说,把“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结在一起,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体现于社会规范的当然的产物,是永恒不变的协调社会关系的妙药”,至此,朱熹的“理一分舒”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三纲”与“五常”的涵义三纲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 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出自《封神演义》可见,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君主应该成为 臣下的 表率,父亲应该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应该成为妻子的表率,身处某种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人先正己,三纲非但不是奴役压迫,反而是对上位者的约束,三纲并非是为臣、子、妻定的,而是给君、父、夫定的!三纲: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五常至于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1)五常: 仁、 义、 礼、 智、 信。五常又称“ 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 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 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五常: 据说指“五伦”, 古人所谓 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五种 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6,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一引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华传统美德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则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 在人际相处上,中国人历来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 在民族关系上,中华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建设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族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孟子所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也是人的一盘身之本。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中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不骄不矜,戒骄戒躁。(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之德在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根本点就在于人能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即能本着“仁义”行事。荀子也说,人之所以能够保持群体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于人能够遵守礼仪,否则人就会由于争斗而发生祸乱,祸乱发生就会造成人与人的彼此分离而变得弱小,就不能胜物。总之,中华传统美德始终强调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弘扬彰显人的道德精神,以崇高的道德境界来激发人的道德主体性。(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们应当“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这是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的作用分不开的。

7,有关孟子民为贵的作文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笔者曾指出: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社会协调、天人和谐。(参见拙著《亚圣智慧一孟子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孟子坚持的是和谐哲学。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略述已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在个体问题上,其中孟子突出强调追求高尚独立自主人格,树立不被他人予夺的人格尊严,推崇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孟子继承、发展孔子关于仁者爱人、广泛地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思想,把爱人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强调得志之时要「兼善天下」,「与民由之」;不得志之时要坚持仁义之道而「独善其身」。在这里,孟子所说的爱人,就是尊重人和承认人的尊严及价值,表现了推已及人的人道主义和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孟子的爱人,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把个体价值的实现置于社会群体之中。这种个体与群体统一的人生观,既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又重视社会群体对个体的重要作用,从而把个体对社会群体的强烈责任感与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孟子主张的穷困之时坚守仁义和保持高尚人格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个体自我价值的过程;显达得志之时施恩泽于百姓和造福于天下的过程,就是追求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社会价值过程。又如在生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他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上述孟子对生与死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生与义即人的生命价值与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价值,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这表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孟子的这一光辉思想被后世无数思想家、志士仁人继承与弘扬。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当是秉孟子思想而来。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高扬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严,积淀为中华民族刚键有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生攸关的紧急关头,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坚持节操、抵御侵略、英勇献身的道德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奋进崛起的过程中,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华,无疑是必要的。二追求社会和谐是孟子思想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天下有道、近悦远来、天下归仁的主张,极力追求一个政治清明、天下统一、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崇尚圣贤、道德高尚、风尚淳朴、百姓亲睦的美好理想社会。同时,他又提出了一套发政施仁、任贤使能、减轻刑罚、制民之产、薄取税敛、加强教化、争取民心、移风易俗的治国、平天下的仁政方案。其中,他突出强调了君臣协调、君民同乐、父慈子孝、夫唱妇和、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只有人们遵循各自不同的等级名分和履行自身的职责,竭尽自身对其他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融洽而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社会和谐的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至今对我们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我们知道,社会的稳定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笔者曾指出: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社会协调、天人和谐。(参见拙著《亚圣智慧一孟子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孟子坚持的是和谐哲学。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略述已见,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在个体问题上,其中孟子突出强调追求高尚独立自主人格,树立不被他人予夺的人格尊严,推崇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孟子继承、发展孔子关于仁者爱人、广泛地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思想,把爱人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强调得志之时要「兼善天下」,「与民由之」;不得志之时要坚持仁义之道而「独善其身」。在这里,孟子所说的爱人,就是尊重人和承认人的尊严及价值,表现了推已及人的人道主义和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孟子的爱人,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把个体价值的实现置于社会群体之中。这种个体与群体统一的人生观,既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又重视社会群体对个体的重要作用,从而把个体对社会群体的强烈责任感与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孟子主张的穷困之时坚守仁义和保持高尚人格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个体自我价值的过程;显达得志之时施恩泽于百姓和造福于天下的过程,就是追求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社会价值过程。又如在生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他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上述孟子对生与死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生与义即人的生命价值与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价值,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这表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孟子的这一光辉思想被后世无数思想家、志士仁人继承与弘扬。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当是秉孟子思想而来。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高扬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严,积淀为中华民族刚键有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生攸关的紧急关头,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坚持节操、抵御侵略、英勇献身的道德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奋进崛起的过程中,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华,无疑是必要的。二追求社会和谐是孟子思想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天下有道、近悦远来、天下归仁的主张,极力追求一个政治清明、天下统一、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崇尚圣贤、道德高尚、风尚淳朴、百姓亲睦的美好理想社会。同时,他又提出了一套发政施仁、任贤使能、减轻刑罚、制民之产、薄取税敛、加强教化、争取民心、移风易俗的治国、平天下的仁政方案。其中,他突出强调了君臣协调、君民同乐、父慈子孝、夫唱妇和、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认为只有人们遵循各自不同的等级名分和履行自身的职责,竭尽自身对其他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融洽而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社会和谐的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至今对我们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我们知道,社会的稳定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文章TAG:民为贵民为贵  以清  为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