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幔主要由上地幔和下地幔部分组成。地幔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地幔是什么

00:00 / 00:5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地幔是什么

3,地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幔(Mantle):地质学专业术语,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地球停止自转地幔地核会怎样

地球停止自转,地幔还是地幔,地核还是地核,但它们很可能也会慢慢停止转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次组成,由于地球的自转,也带动着地幔、地核跟着自转。但由于它们的密度不一样,而且在地壳与地幔之间、地幔与地核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流体隔离带,这样三个层次的自转速度就不一样,地球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发电机,产生了巨大的地磁场。正是由于这个地磁场的存在,像给地球穿上了一层铠甲,对地球的大气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众所周知,太阳的光和热带给了地球温暖和生命,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但太阳在造福地球的同时,也有肃杀的一面,那就是太阳风。太阳风实际上就是太阳日冕和耀斑爆发出来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向我们吹来,会把地球大气层全部刮跑。正是有了地球磁场,就抵御住了太阳风的侵袭。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所以它有磁场,它气势汹汹而来,想要摧毁地球磁层,地球磁场就拼力抵抗,就有效的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太阳风吹不掉地球磁场,更没有方法吹走被磁层保护着的大气层,只能绕过地球磁场,灰溜溜的从地球磁场上面绕过去了,地球就成为一个太阳风包裹着的彗星状磁场区域。如果地球停止了转动,里面还会的地幔和地核还有由于惯性力转动一段时间,但终究会停止下来,地磁消失了,太阳风会很快将地球大气剥离。地球上很多生物都是在地磁的影响下生长起来的,而且经历了若干代的进化,已经适应了这种地磁影响,一旦失去,将对它们形成致命的打击,比如靠地磁辨别方向的候鸟将会引发混乱而死亡。还有研究认为,人类等各种生物都会因为磁场的消失而免疫力下降,生态将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地球停转当然远远不是地磁消失这么简单,会导致整个地球板块的碰撞,大海潮流的变化,极端气候的变化等等。当然这要看停止转动是突然的很快的还是缓慢的,越缓慢就影响越小,如果经过10亿年慢慢的停下来,这种影响就会很微小。但如果是突然的停止,地球生态必将毁灭殆尽。因为地球上的一切都已经是有亿万年的适应和惯性,不要说停止自转,就是稍有大的改变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停止自传可视为被太阳潮汐力锁定,就像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一样,地球就会永远有一面朝着太阳,炎热和干旱永无止境的炙烤着这半个地球;而另一面则永远处于黑暗和寒冷,处于冰天雪地的冻结状态。这是公转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公转也停止,地球就会像太阳掉落,最终被太阳所吞噬。地球对太阳的撞击会导致太阳表层破坏形成空洞,太阳对流层物质爆发,打击阻碍到水星、金星轨道和运行,水星金星失速后也掉入太阳,太阳爆炸的连锁反应越来越激烈,最终导致太阳系的毁灭。这是《三体//黑暗森林》科幻小说中,一位面壁者提出的对付“三体人”入侵方案的类似结局,这是一种人类与“三体人”同归于尽的方法,后来流产了。他的方法是用水星冲击太阳,这里地球冲击比水星大多了,应该能够成功吧?所以地球停转实在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但愿不会发生。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原创版权,抄袭可耻,侵权必究,谢谢合作。

5,火山喷发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内部上地幔的上部,充满了炽热的岩浆。在极大压力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和火山喉管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喷发。地球内部上地幔的上部,充满了炽热的岩浆。在极大压力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和火山喉管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是非常好的天然肥料,适宜农作物生长。火山喷发还会带来很多矿物质,例如火山泥可以做成护肤品。此外,地球上的许多岛屿、山脉和平原也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地区景象奇特,经常会成为旅游胜地。同时,火山喷发也会带来许多危害。火山喷发能够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改变气象,其岩浆能迅速烧毁生命和财产。火山喷发涌出地表的岩浆温度非常高,所经之处寸草不生。火山喷发还会向平流层中喷射大量的二氧化硫,减少地球的阳光照射。

6,地幔是什么意思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3,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又可进一步分为原始地幔(亦称硅酸盐地球)、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成分等。其中原始地幔指地幔未分异形成大陆地壳以前的地幔组成,亦即现今地幔和大陆地壳的总和,其成分主要通过Cl型碳质球粒陨石获得。亏损地幔为涉及大陆地壳形成的原始地幔部分(一般认为限于上地幔)分异形成大陆地壳后的产物。由于大陆地壳富集亲石元素,大陆地壳的形成将导致地幔贫化亲石元素,亏损地幔由此得名。而富集地幔则为相对原始地幔富集亲石元素的地幔部分,其典型为大陆岩石圈地幔。

7,地幔主要是什么物质

上地幔的组成可以从岩浆岩推知。源于地幔的基性岩、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以及金伯利岩等都具有共同的高铁、镁特征,与地震波传播速度也一致,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上地幔的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岩即二辉橄榄岩的组成。它经由部分熔融而产生玄武岩浆,剩余的为难熔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林伍德(Ringwood)认为上地幔的化学成分相当于由3份阿尔卑斯型橄榄岩(橄榄石79%、斜方辉石20%和尖晶石1%)和一份夏威夷型拉斑玄武岩组成。上地幔的理想成分为:SiO2 45.16%、TiO2 0.71%、Al2O3 3.54%、Fe2O3 0.46%、FeO 8.04%、MnO 0.14%、MgO 37.47%、CaO 3.08、Na2O 0.51%、K2O 0.13%、P2O5 0.06%、Cr2O3 0.43%、NiO2 0.20%。

8,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个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是地球上所知的最深的海沟。其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目前地球的最深点。其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已经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最高处。马里亚纳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的东方,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是地球上所知的最深的海沟。该海沟为两个板块辐辏俯冲带,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菲律宾板块(或细分出的马里亚纳板块)之下。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已经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最高处。马里亚纳海沟位于11 °20′N,142°11.5′E,即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马里亚纳海沟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10990米深度,后又有11929米的新记录。1960年美国海军用法国制造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创造了潜入海沟10911米的纪录。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爆发和地震。

9,地幔是包含哪些物质

地幔-基本信息 地幔 地幔亦称中间层,位于莫霍面以下和古登堡面以上的地下33~2900千米深处,地幔的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 67. 8%;体积占地球总体的积82%。质量和体积,都是固体地球的冠军。受地壳隔离,人们是直接看不到地幔的,只有当火山喷发时,地幔才将它的一部分岩浆“产品”,送到地面上加以“展示”。由于它像房子的帐幔一样遮住了人们从地壳角度察看地核的视线,故称其为“地幔”。地幔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深度在地下33~1000千米,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层”。该层岩石比较软些,为地球岩浆的发源地,也称做“软流圈”。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地壳运动等现象的发生,都与它有着很大干系。下地幔深度为从深处1000~2900千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因铁镍成分显著增加,故又称“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层”。地幔的密度,从上部的 3.32克/厘米3,向下可递增到5.66克/厘米3。底界面上的压力,也增大了很多,高达140万大气压。温度从上部的1200℃到下部增到 2000℃。地幔-组成研究 地幔 地幔的组成除了少数由玄武岩的捕获体获得外,因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以间接的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地震波、重力和岩石的刚性和弹性反演,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核心温度约6600℃。地幔的组成除了少数由玄武岩的捕获体获得外,因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以间接的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地震波、重力和岩石的刚性和弹性反演,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 上地幔的组成可以从岩浆岩推知。源于地幔的基性、超基性岩以及金伯利岩等都具有共同的高铁、镁特征,与地震波传播速度也一致,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上地幔的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岩即二辉橄榄岩的组成。它经由部分熔融而产生玄武岩浆,剩余的为难熔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林伍德(Ringwood)认为上地幔的化学成分相当于由3份阿尔卑斯型橄榄岩(橄榄石79%、斜方辉石20%和尖晶石1%)和一份夏威夷型拉斑玄武岩组成。上地幔的理想成分为:SiO2 45.16%、TiO2 0.71%、Al2O3 3.54%、Fe2O3 0.46%、FeO 8.04%、MnO 0.14%、MgO 37.47%、CaO 3.08、Na2O 0.51%、K2O 0.13%、P2O5 0.06%、Cr2O3 0.43%、NiO2 0.20%。 1914 年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造成的,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幔物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榄岩相似的超基性岩。
岩石

10,为什么四川总地震

四川总地震的原因是四川省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又称四川省地震带,地震带中的岩层断裂,发生错位之后就会引发地震。地震的形成和板块运动有关,而地心温度导致地幔层的温度也非常高,但这里的压强又没有地心处高,所以地幔层的物质以熔融状态存在,而不是像地心一样呈固态。由于熔融状的物质具有流动性,而地幔层的受热又不均匀,其中靠近地心处的物质会过热,而导致地幔层的物质向上流动。当遇到冰冷的岩石圈时,此时又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向下流动,这就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地幔层在因热对流流动过程中,会带动上方地壳移动,此时就形成了板块移动。在板块移动的过程中,板块与板块之间会因蓄力而导致地壳坍塌而形成地震。中国南方大部分均位于扬子准地台上,四川盆地也位于其上,四川盆地的地质较为坚硬,青藏高原的地质较为软一些,所以在地壳的挤压作用下,较软的物质覆盖在较硬的物质至上,并且随着地壳运动方向运动。当较软的物质碰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时,物质不能通过四川盆地,而是在其西部形成了高山,也使得川西地区的地壳也变的不稳定——裂隙产生了。地壳运动积累能量,当能量不能再积累时便会爆发,这就是地震。地壳运动在川西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再加上地壳的裂隙,这就使得地震四川频发。
四川位于地震带上,是地球版块的交接处,所以地震比较多。从下面这张图上就能看出原因,深绿色是山区,断裂带,而浅绿色是四川盆地,由于四川盆地较为坚硬,所以版块在这碰撞、摩擦会产生较强地震。不过一些大城市则不用太担心,比如成都就靠四川盆地较里一些,而汶川、雅安是在四川盆地和断裂带的连接处,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地震影响。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这个跟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地壳版块有关系拉
在地震带地区,同时山区环境和盆地环境交错。

11,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几层它们之间的分界面分别是什么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1、地壳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2、莫霍面1910年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有内外层之分。他指的内外层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幔和地壳。而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也就被称之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加明显,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此面以上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密度约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质平均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密度约3.1-3.3×10^3kg/m^3。莫霍面温度为400-1000/℃3、地幔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cm3,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 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1000km激增带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4、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5、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 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地球圈层
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为最薄的一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5100—6371公里是内核。则地核的厚度超过3400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扩展资料地球内圈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
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1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2地壳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而北京地壳厚度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相当,约36公里。大洋地壳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3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地幔一般分上下两层:从地壳最下层到100—120公里深处,除硅铝物质外,铁镁成分增加,类似橄榄岩,称为上地幔,又称橄榄岩带;下层为柔性物质,呈非晶质状态,大约是铬的氧化物和铁镍的硫化物,称为下地幔。地震资料说明,大致在70—150公里深处,震波传播速度减弱,形成低速带,自此向下直到150公里深处的地幔物质呈塑性,可以产生对流,称为软流圈。这样,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转变带和下地幔三层。了解地幔结构与物质状态,有助于解释岩浆活动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及地壳变动的内动力。4地核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推测外核物质是“液态”,但地核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压力很大,因此这种液态应当是高温高压下的特殊物质状态;5100—6371公里是内核,在这里纵波可以转换为横波,物质状态具有刚性,为固态。整个地核以铁镍物质为主。地球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壳(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各层的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质的放射性及地热增温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温度几乎不变。地核与地幔之间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与地壳之间,以莫霍面相隔。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公里,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其密度为10.5—15.5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顶界面距地表2900公里,可能是液态的,其密度为9—11克/立方厘米。地幔又可分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1000公里,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33公里,密度3.4克/立方厘米,因为它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圈。地壳的厚度约33公里,上部由沉积岩、花岗岩类组成,叫硅铝层,在山区最厚达40公里,在平原厚仅10余公里,而在海洋区则显著变薄,大洋洋底缺失。地壳的下部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成,称为硅镁层,呈连续分布,在大陆区厚可达30公里,在缺失花岗岩的深海区厚仅5—8公里。5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6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7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

文章TAG:地幔主要  主要由  部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