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总体向好个别有殆慢
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呀 望采纳

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2,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式分析

本报告采取了国际前沿、国内较为独特的基于准结构模型的情境分析(alternative scenario analyses)和政策模拟(policy simulations)方法,在对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充分收集和科学鉴别校正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形势进行严谨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预测,并提供各种政策情景模拟结果供决策参考。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即期特征与主要风险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内部主要不确定性1.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在Baker等利用《南华早报》编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后,Davis等基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选取中文关键词再次编制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说,该指数搜索的关键词包括“财政”、“货币”、“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寻找到报纸中包含至少一个分类中的经济政策不确定关键词的文章,然后计算这些文章的数量,最后将其与该月两个刊物上所有文章数量相除得到该月份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数值,并将1995年1月的数值作为基准数据,最终计算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该指数同时涵盖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时变性,能够较为准确的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中短期变动。同样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中使用了这两本新闻刊物中包括“进口关税”、“进口税”、“WTO”、“贸易壁垒”等关键词的文章做月度统计,用以衡量外部贸易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自Baker等公布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以来,已有大量文章研究不确定性与公司决策、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市场行为等,其在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与宏观变量的相关性和一定的预测能力。课题组利用新发布的以中文关键词为基础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发现其与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之间在2018年以来都存在负的相关性。进入2018年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新高,由2017年的平均207点上升到2018年的平均278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由2017年的平均290点上升2018年的平均513点。201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高达411点,并在4月份回落到319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达到905点,4月份回落到392点。伴随着不确定性指数的增长态势,中国宏观经济同期出现反向的向下趋势,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课题组计算发现,若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的不确定性指数与同期的名义投资增速做相关性分析,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2018年以来相关性为-0.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为-0.21,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的相关性为-0.35,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达到-0.39,表明近年来不确定指数的攀升确实负面影响了企业的投资。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式分析

3,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加大力度对重污染企业进行改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4,我国2007年以来历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要ppt

07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中央开始采取紧缩政策。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中央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09年开始经济开始复苏,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过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出现大的调整。10年到11年,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CPI居高不下,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12年开始,估计又要采取经济刺激政策了。

5,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目标是发展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宏观调控。
1持续性好2为人民服务
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谢谢!
可持续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我觉得是如何在不肆意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经济,同时能够让大部分人分享成果,而不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6,中国近十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GDP增长率(按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修正的历史数据): 1993:14.0% 1994:13.1% 1995:10.9% 1996:10.0% 1997:9.3% 1998:7.8% 1999:7.6% 2000:8.4% 2001:8.3% 2002:9.1% 2003:10.0% 2004:10.1% 2005:9.9%(初步数据) 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0:3.1% 2001:3.6% 2002:4.0% 2003:4.3% 2004:4.2% 2005:4.2%(初步数据) 目前就这些了--

7,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都有哪些

(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一定程度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GDP的基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经济波动。更高的消费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3)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4)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  (5)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大部分:长期中经济增长问题和短期中经济波动问题。  2、对于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主流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没有分歧的。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或者外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这三个发展阶段;此外经济增长核算方法清晰地指出了各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3、短期中的经济波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供给方面已没有争议,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均一致认为总供给曲线有三种: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因为短期内价格来不及调整,在此价格水平上可以提供任何单位的产量;在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为价格和产量都是是可以改变的,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最经常讨论的曲线;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产量已达到最大化即潜在的gdp或者自然失业率时的gdp,产量不能改变,唯一能变的是价格水平。  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总需求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短期总需求的波动,所以需要政府实施政府干预经济。它的理论核心是市场非出清,即市场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由于粘性(包括价格粘性和工作粘性)的存在使得市场重新回到均衡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低效率,所以政府有责任干预经济,实施总需求管理的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市场出清和货币中性等,由于理性预期和工资价格的灵活调整,市场会处于持续出清的状态,所以政府无需干涉经济,政策是有害的饿,或者政策是无效的(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人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使政策无效,但是此时由于行为方式的调整,经济已经受到损害)。  4、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作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主流学派,它们各自的学说各有千秋,目前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胜负尚不能定论,但是值得高兴的是经济学就是在这种不断的争论中前进的。  ps:关于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上面所述只是很简单而概括的粗浅总结,楼主想要学习更多内容的话,可能需要专门看看它们各自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文章了。另外楼主可以看看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所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曼昆、多恩布什、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罗伯特巴罗的《宏观经济学》,前面三位都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因此编写的教材也是采取新凯恩斯主义的逻辑思路,后面一位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编写的教材完全是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逻辑思路,与前者风格迥异,令人耳目一新。对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是采取前者的思想编写的。

8,求大神帮忙写一篇关于2012年全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第四季

你是湖大的吧,我是毕少,前面的解答我看过了,不太好,你还是自己看看PPT,然后找找资料自己写吧。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经济运行企稳、结构调整加快、民生继续改善的积极变化。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早稻总产量3329万吨,比上年增加53.6万吨,增长1.6%;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72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3754万吨,增长5.2%。生猪存栏46822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出栏49298万头,增长5.1%。  二、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0%。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轻工业增长10.4%。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中部地区增长11.6%,西部地区增长12.8%。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3.6%,钢材增长5.7%,水泥增长6.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7.1%,乙烯下降2.9%,汽车增长7.3%,其中轿车增长8.4%。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7748亿元,同比增长5.8%。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0.79%。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97亿元,同比下降3.1%。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6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7元,比上半年增加0.22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1%。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9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4444亿元,增长13.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4%,中部地区增长25.8%,西部地区增长2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545亿元,同比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113662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136725亿元,增长19.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10745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采矿业投资8855亿元,增长17.4%;制造业投资90116亿元,增长2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774亿元,增长19.1%。前三季度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3867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5.8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289408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7.4%,国内贷款增长8.8%,自筹资金增长21.9%,利用外资下降6.3%,其他资金增长10.3%。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6866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76276个,同比增加19327个。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3%。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104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5%。房屋新开工面积1350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5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2.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4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0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9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0354亿元,增长2.7%,上半年为下降5.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3%,上半年为下降6.5%。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60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5%。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32670万平方米,增长35.6%。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6823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2.9%,自筹资金增长11.4%,利用外资下降53.3%,其他资金增长9.6%。  五、市场销售增长平稳,商品零售增长快于餐饮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580亿元,同比增长14.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332亿元,同比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090亿元,增长14.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6673亿元,同比增长13.2%;商品零售132749亿元,增长14.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6066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汽车类增长6.9%,家具类增长2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环比增长1.46%。  六、进出口增速回落,外贸顺差增加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954亿美元,增长7.4%;进口13471亿美元,增长4.8%。进出口相抵,顺差1483亿美元,同比增加41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4990亿美元,增长5.9%;加工贸易进出口9829亿美元,增长2.2%。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298亿美元,增长8.3%;加工贸易出口6309亿美元,增长3.0%。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7692亿美元,增长3.6%;加工贸易进口3520亿美元,增长0.9%。9月份,进出口总额3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进口1586.8亿美元,增长2.4%。  七、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新增贷款同比多增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加快1.3和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68万亿元,增长7.3%,比上月末加快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0.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34万亿元,增长13.3%。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89.96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03万亿元,多增9243亿元。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5%,烟酒及用品上涨3.3%,衣着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2.0%,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0.2%。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3%。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上涨7.0%;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1%。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4.1%,环比上涨0.1%。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19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2.7%,转移性收入增长12.4%,经营净收入增长15.4%,财产性收入增长12.4%。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3%,财产性收入增长16.3%,转移性收入增长22.4%。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867万人,同比增长3.0%;前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49元,同比增长13.0%。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58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5788元,名义增长15.8%。  下一阶段,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已初见成效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你好!你是国家发改委的还是统计局的,如果是这两个部门的,自已采集数据写,横向,纵向对比,如果你不是,写了也没有用,如果你是写论文,那找统计局的人帮忙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文章TAG: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