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两个文学理论。《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文以气为主”文学理论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提出来的,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指出那是“不自见之患”,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

“文以气为主”是由谁提出的?这在文学理论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以气为主”是由谁提出的这在文学理论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以气为主”文学理论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提出来的,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指出那是“不自见之患”,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评论了“今之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说唯有“通才”才能兼备各体。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的气质和个性。曹丕的这一观点,表明他对创作个性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论述了文学事业的社会功能,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都不如文章能传诸无穷。他的这一文学理论《典论·论文》则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自觉的文学批评的理论代表作。

在这之前,中国古代文论还处于不自觉的胚胎阶段。先秦诸子的文论,多属片言只语。汉后诸家论文也还未从学术中分离出来。其中,个别序、赞形式的文学批评,也只是讨论某一具体作家作品,限于一篇一书。直到《论文》出现,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宏观地多角度地论述文学理论问题的专著。它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两个文学理论。一、他分析了自古“文人相轻”的观象,提出了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他的观点,是在分析“文人相轻”的过程中产生的。首先,他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他说文章有各种体裁,各种体裁都擅长的人是少有的。人们总是以自己所长轻视别人所短。他以“建安七子”为例,这七个人在文坛上是齐肩并驾的,但他们却各有所长,如王粲擅长辞赋、徐干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等等。

接着,他阐述“常人贵远贱近……”人们往往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好追逐名利又看不清自己的弊病,于是就认为自己是最贤能的。实际上“文本同而末异”,就是文章的本质虽然相同,体裁却不相同。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是有差别的。如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赋应该辞藻华丽等。最后,他阐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禀赋、气质、个性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不是后天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即“不可力强而到”。

这些差异,也会在作品上表现出来,因此也就出现了个人擅长的领域有差别,作品的风格也有差别。从曹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文学批评方面的观点和原则,即个人擅长、文章体裁、作品风格等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所长,而轻视他人所短。二、他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肯定了文学的社会价值。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他认为,文学是治理国家的大事业,而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荣华富贵也有尽头,只有作品及作品的思想,能流传后世。《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对文学创作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文章TAG:文学理论  论文  西方  西方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理论是什么论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