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进入监狱的第一道门,由两个彪形大汉上手摁下脑袋,直接剃成光头;然后来到搜身区,清除犯人身上所有的物品,尤其是硬性物体,剪去长指甲,防止犯人自残自杀;剃完发,搜身后,进入第二道门,从这里开始,犯人迈出的第一步必须打“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前进,之后每做一件事前都要打“报告”,得不到允许就不能动,就连上厕所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要打报告,算是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犯人每天的作息是早六点起床,晚十点就寝;一天中大多时间是端坐在床边思过,坐姿要端正,抬头挺胸,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得不到允许不能乱动;也有放风时间,通常为十分钟,在床前后徘徊;正常一日三餐,表现不好不给饭吃。当时正值夏天,看守所又在郊外,蚊虫比较多,面对蚊虫的侵犯,犯人只有忍受,没有蚊香(蚊香易燃危险,怕犯人蓄意利用蚊香引发火灾事故),通常每周打两次驱蚊液,但驱蚊效果不理想,犯人只能蒙着头睡。

犯人踏进看守所的那一刻,是从天堂下到地狱,没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地狱的恐怖,当真的来到地狱时,会瞬间突破幻想的底线,也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思想防线,一无所有,空有皮囊,能做的只能是好好反思,写悔过书。除了反思写悔过书之外,犯人每天还可以看报纸,这是当时看守所领导人性化的一面,那一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每个犯人都知道,有的犯人还向灾区捐了款。

我国监狱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狱的?

我国最早提出创建监狱的人是皋陶(gāo yáo)。中国神话中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独角羊(獬豸 xie zhi,也就是独角兽),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遇到疑难,就牵来神羊 ,神羊只触有罪的人。相传皋陶在掌管司法时,“划地为牢”,成为最初监管犯罪之人的囚禁场所,我国从此有了监狱。

我国监狱对于那些不愿意离开的犯人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规定?

很多犯人也很清楚在自己刑满释放的时候就算自己不愿意离开,监狱不可能无条件接受自己,这类人很大程度上并非没有家,重要的是这类人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习惯,对外面社会在内心存在抗拒感或者无力感,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外边的社会,何况监狱里免费吃喝拉撒睡,只要自己埋头干活,啥也不用操心,因此权衡之下他们还是觉得监狱更适合自己这类人员在刑满释放之后,为了继续留在监狱里,他们会选择重新犯罪,以最快的速度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当然,如果以这种方式回到监狱,只能说明监狱对这类人的改造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是没有人愿意呆里边不出来的,但是还真有不想出来的。

我是做相关工作的,就遇见过这么一个人。那人已经六十多快七十岁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当时犯事的时候已经是五保户,他是因为误杀了人进去的。一个早上,他上山打兔子,把一个放羊的人打死了。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之后,自己主动跑公安局自首了,后来法院判了六年。当时这事是我一手经办,印象比较深刻出来的时候也是我接的他办的手续,他就跟我说,其实他不想出来,鉴于他年龄比较大,里边比较照顾,干的活比较轻松,吃喝不愁,有人做好给他吃,已经适应了里边的生活,现在突然出来了,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好,还得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监狱  推动  我国  发展  推动监狱安全发展  我国监狱强调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