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同情心是如何表现的?

孔子的同情心是如何表现的

这个问题倒没人问过。在《论语》中,还是有几处能表现孔子的同情心的。"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这天哭过了,就不会"鼓瑟而歌"了。说的是悲伤的情绪,如颜回去世之后,孔子也痛哭失声。"子食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与服丧者同席吃饭,很少能吃得饱。这是孔子的感同身受。"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或是盲人时,即使对方年少,也一定要从他的坐席上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则一定会改步快行。

孔子的“仁”主要体现在哪里?

孔子的“仁”主要体现在哪里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人们对“仁”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孔子的“仁”表现在哪些方面,也是众说纷呈,各抒己见。孔子的“仁”,体现在慈爱博爱的仁爱精神。仁者爱人,不只是爱自己的亲人和亲戚朋友,而是爱社会上所有的人。这种爱并不简单的同情,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关怀和照顾。孔子的“仁”有着很深的内涵,体现在人生的名个方面。

“仁”是一个人的修身养性,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制约,自我完善,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仁”是仁义,义是一种担当和职责。义是为民谋利益,是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以和为贵。义是朋友之间的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的“仁”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是社会制度和秩序,人人克制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归礼的礼仪之中,社会就有着和谐稳定与有序地发展。

孔子的“仁”,充满着正能量,充满着大智慧。体现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极入世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着有志之士的有所理想和追求,有所创造和作为。干出一番事业,奉献社会,造福民众。孔子的“仁”,体现在言而有信,诚信做人。信是一个人的信用和信誉,人无信不立,诚信赢天下。信是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是一种契约精神,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品质和风范。

孔子认为如何实现“仁”?与当今教育有何启发?

孔子认为如何实现“仁”?与当今教育有何启发?仁者见仁,孔子说“仁”现在人人都说“仁”,但又说不清楚到底啥是“仁”。老百姓都知道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桃仁、西瓜仁.....这些仁都是果实中的核心,所以仁,应该是个顶顶重要的东西。那到底啥是“仁”?隔着2500多年我们去问孔子。孔夫子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孔子  体现  理解  怎么理解孔子的仁  孔子是怎么体现仁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