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同行评议模式下更倾向于支持常规研究成果的发表,而不是开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这个原因比较简单,开创性研究成果,由于具有突破性,会使得很多既有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立即失去价值,因此很容易受到学术领域内大量利益相关者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又具有了同行评议的权力,那么他们就会阻止此类成果在期刊上发表。

所以同行评议模式实际上是不利于开创性研究成果发表的。这也是国外很多学者对于这种选稿模式的批判所在。除了同行评议的审稿模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顶级期刊很难发表具有突破性历史价值意义论文的原因在于这些期刊对于研究成果的完善性要求比较高。而很多突破性研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实现成果的完善化,所以相比较常规研究来说,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纵观多年来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这种顶级论文最后却只能到非顶级乃至于很多不知名的期刊上发表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关于人口红利的论文是发表在一所大学学报上的。某些学者的论文甚至于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业内传播。有一些是会议论文。甚至于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以报告的形式传播出来的。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大学当中普遍存在的期刊崇拜论是非常可笑的。

有人说所谓的世界顶级权威杂志《自然》经常发布大量虚假论文,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醉了,回答也是,牛鬼蛇神,什么都有。虽然我们常说不要迷信权威,但你说权威是傻逼,并不能侮辱到权威,只是让大家一下子看穿了你的真实水平而已。自然杂志就在那里,存在了几十上百年吧,发表的论文不计其数,正是因为这些论文质量很高,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相信它的公信力,争相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成果。至于说里面有没有鱼目混珠的?当然也有,毕竟地球上并没有一个权威,可以判定所有的事情是否正确,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他就是上帝了。

自然杂志的编辑也是,不可能比所有科学家水平都高,才能去做自然、科学的编辑,而是杂志有一套严格的审稿机制,并有同行评议,这才能保证杂志的公信力。科学就是创新,就是在未知的领域开拓,谁也不敢保证挖掘的地方挖掘的方向挖出的东西就是正确的,但科学家挖出了东西,第一个肯定是向世界顶级期刊报告。期刊就像一个鉴宝师,鉴定正确了,会有更多宝给你鉴,鉴错了或胡乱鉴,慢慢就没人找你了。

自然就像一个权威的鉴宝师,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这才保证了它权威期刊的地位。但要说自然经常发表大量虚假论文,你这就是在质疑全球科学家的智力水平了,这样的杂志他们还居然趋之若鹜,不是智力有毛病是什么呢?但我不相信全球科学家都智力低下,所以我只能怀疑某些答题者智力低下。一个人按正常的逻辑分析,就可得到靠谱的答案,所以只能说有的人逻辑混乱,你写出的东西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和无知,还能有什么呢?科学不是教育,永远不是要教会你什么,而是要你自己去分析研究,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一些人的判断显然很荒谬。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为什么那么短  为什么要看期刊论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