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什么是“大语文”?"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结束语]树立大语文观,学好语文是基础,学好语文是关键。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首先来说说你的提问,你将大语文和教辅资料放在一起是不正确的,大语文不等同于教辅资料。

请问如何应对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学?

请问如何应对大语文教学观下的语文教学

大语文教学观也好,传统语文教学也好,就语文教学而言,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只要抓住了“读”和“写”这两件事,就是好的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连课文都不读了的语文课,能叫好语文课吗?一个游离于文本之外,不亲近语言文字,让学生信马由缰的随意发散思维,随便乱说,能叫好语文课吗?一个让多媒体画面牵住学生的双眼和思维,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的课,能叫好语文课吗?一个连书都不读了,拼尽全力进行强化训练,能叫语文学习吗?一个把教材、练习当做语文学习唯一的载体,能叫语文学习吗?语文教师本身都不写作,强令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能叫语文学习吗?诸如此类的泛语文现象,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那么,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复杂的,我们没办法用一两句话说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泛语文、滥语文现象都是没有抓住“读”和“写”这两个根本。关于解读文本,我向来倡导“用心感悟,不牵强,更不强加”。但遗憾的是,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似乎都会被强行限定在教参、网络中哪些所谓专家、学者、名师既定的解读之中,而大大限制和束缚了自己和学生本身的感悟和思考空间。

不妨去研究一下那些所谓专家、学者、名师的教材的解读,你会发现,这些解读中对课文到底“该教什么”,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表述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一些套话,而对文本的分析和肢解却是实实在在非常详尽的。我们习惯上用追问的方式去解读课文,一定要去追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是如何开篇,如何布局,如何结尾的?文章中一些语言有什么样的含义?等等。

当然,语文教学需要追问,需要思考,更需要品读。但这种近乎于“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到底有多大的必要?语文教学中,除了费尽心机搞这些“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觉得是有的。那就是“读”,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意会,在读中产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是情感深处的碰撞、交融,是对语言文字深度认知、领会和重新构建。

 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语文  独占  大语文观独占C位  什么是大语文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