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吴起杀妻”来说,按今天的评判标准,吴起何止是渣男,是杀人犯。四、叙述外确立观点写历史并不是为了真实只能平铺直叙,可以写入前人研究后的各种观点和自己的观点,结合现在的时事,有时是可以反推历史上的同类事件的,这当然是在叙述之外,叙述本身是要尽可能真实的。

写历史如何做到古今结合?

写历史如何做到古今结合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目的是总结前人经验,为今人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这一点来看,写历史必须尽可能的真实,因为用不实的历史总结出来的结果必然是虚假的,没有参考的价值。写历史如何做到古今结合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一、尽一切可能直笔众所周知,自古史官多有硬骨头,如为记载“崔杼弑其君”而被杀的齐太史兄弟,再如坚持记载“赵盾弑其君”的晋史官董狐,他们为了历史的真实坚持到了最后,令人崇敬。

相对于“直笔”还有“曲笔”,所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就是为身份尊贵的人,为自己的亲人,为圣贤隐晦一些事。这是孔子开的头,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确实有些道理,有利于国家和家庭的安定团结,但对于历史本身来说,这就是造假。假的东西当然反映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要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还是要尽一切可能直笔,不是事实却拿来当参照物,肯定害人害己。

二、设身处地的分析有这么句话:“历史没有真实!”,看似武断,实则是事实。又有这么句话:“当局者迷”,历史事件的主角本身有可能都不明白自己的经历是怎么回事,虽说还有“旁观者清”,但有些细节是只有当事人知道的,旁人怎么去丝毫不差的记录?而且时间间隔越是久远,偏差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历史没有真实,只有无限接近。

如何接近最真实的历史?要会设身处地分析。越是久远的历史记载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尽量找到尽可能多的史料进行分析,这是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这也是古今结合最紧密的地方。各家的史料有可能说法不一,这就要靠我们自己来分析,不是用今人的思维,而是学着用古人的看法来看问题,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分析结果完全不同。

就拿“吴起杀妻”来说,按今天的评判标准,吴起何止是渣男,是杀人犯。但在当时,鲁侯因为吴起的行为把鲁国兵权交给他了。很显然,在当时,吴起的杀妻行为是受到肯定的。只有运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明白当事人的想法,所以设身处地的分析很重要。三、中立的记录和表达很多人是从四大名著为开端了解历史的,而相对于《西游记》的神怪、《红楼梦》的文艺、《水浒》的创作,《三国演义》算是最接近历史的了。

但就历史而言,《三国演义》还是有一个大问题的,那就是以蜀汉为正统来写。既然定了一方为正统,必然会有所偏袒,不够客观。不但小说如此,正史也多少都有这问题。历代修前朝史书是个惯例,为了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多多少少会黑前朝,这也能理解。不过,我们写史的话,还是应该尽量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才可能尽可能的接近真实,这方面陈寿的《三国志》相对做的较好,可以借鉴。

四、叙述外确立观点写历史并不是为了真实只能平铺直叙,可以写入前人研究后的各种观点和自己的观点,结合现在的时事,有时是可以反推历史上的同类事件的,这当然是在叙述之外,叙述本身还是要尽可能真实的。读各种史料常会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所评判,这些评判可以有,因为没有质疑就没有发展。有时我们也能从这些评判中得到启示,从而质疑,而后推翻对这一事件或人物的固有认识,把这些写出来,可能因此能为读者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

当然,前提是叙述部分尽可能客观。叙述时同一事件有多种说法实在无法调和怎么办?个人认为可以借鉴司马迁的做法,在不同的章节里,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表述,例如极具戏剧化的《赵氏孤儿》,这件事在《史记·晋世家》和《史记·赵世家》里的记载完全是两码事,都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思考吧。综上所诉,我以为写历史要做到古今结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尽一切可能直笔、设身处地的分析、中立的记录和表达、叙述外确立观点。


文章TAG:史论  历史的史论结合怎么写  史论结合是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