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一重大发现,使得元青花瓷器成为公认的事实,并将青花瓷器的鼎盛时期提前了一个朝代。明清人吃穿用行都打上蝙蝠烙印  蝙蝠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是明清两代,在此期间,将蝙蝠神化美化的各种传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人们盛传八仙之中的张果老是混沌初开时白蝙蝠精变化而成;又传钟馗由蝙蝠变成,或田鼠饮了奈何桥水,长出翅膀,变身为蝙蝠,做了钟馗捉鬼的先锋……这些传说使蝙蝠形象广受欢迎,并迅速走入千家万户,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引“蝠”入室、招“蝠”上身。

从建筑、雕刻、绘画,到瓷器、玉器、金银器、服装等,无不出现蝙蝠的形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打上了蝙蝠的烙印。如清代皇帝龙袍上的图案,除以龙为主角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配角,如“十二章”、云纹、蝙蝠纹等。红色的蝙蝠纹配以云纹,寓意“洪福齐天”。所以中国人普遍使用蝙蝠纹饰来装饰器物,理论上元青花是应该有蝙蝠纹饰的。

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找到而已。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集中国陶瓷艺术、书画艺术和传统中国文化于一身的艺术瑰宝元青花瓷器,几百年来竟没有引起陶瓷界专家及瓷器收藏者的关注与研究。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通过对国外多件元代青花瓷器的对比研究,发表学术观点,才掀开了研究元代青花瓷器艺术价值的序幕。随着对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物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也一路飙升。

2005年,一件元代青花瓷器的大罐“鬼谷子下山图”以2.45亿元的人民币成交,不仅打破了中国古代瓷器最高的青花成交记录,也成为了世界单件瓷器最高成交纪录的保持者。让人惋惜的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生产也像宋代名瓷汝窑的命运一样,辉煌却极为短暂。随着元代统治者的灭亡,青花瓷器的生产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如何有效的鉴别明清瓷器?

这是一个广泛庞杂的课题,我这里仅从明清瓷器的造型及纹饰上如何区别鉴定展开论述。远古瓷器,因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馆藏品比较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距今较近,传世品较多,加之当时仿制摹古之风盛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瓷器鉴定,除了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知识有综合性的了解外,还要靠我们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自已脑子里形成了概念后,才能对瓷器进行科学鉴定。

通常认为,当代瓷器的仿品中,仿明清的较容易鱼目混珠。这是因为明清瓷器是传世品相比前代多的多,特别是清代瓷器,很少有出土器,所以单单从釉面、造型上与当今仿品比较,很难分辨清楚。但明清瓷器和元以前的瓷器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多数瓷器都有纹饰。因而,纹饰就成了鉴定明清瓷器真膺的重要依据,现代仿品也最容易在纹饰上露出马脚。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云纹  海水  图案  区分  绣补图案海水和云纹怎么绣  怎么区分海水纹与云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