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学生写自己墓志铭,你认为可取么?

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学生写自己墓志铭,你认为可取么

这样的课程很好,不仅对于学生,还应该对所有人开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或者体验死一把的感觉。有句老话是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只有到快死的时候,往往才更看得清楚自己做过什么,悔过什么,还想做什么,还想珍惜什么。可一旦到那时才明白,生命已尽,什么也做不了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生命有两次,会不会第二次生命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趋于完满。

之前看过一个测试,把人置于狭小的空间,越是不能活动就越想活动。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潜意识的求生,狭小的空间限制了行动,生命就间接不属于自己支配,内心会产生一种恐慌,促使四肢慌乱,无法平静。当时看到那张照片时,人出于两面墙的狭窄空隙里,只是看着图片想象,心里都会不安。人生求生欲望很强,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自我保护能力也会行动。

这也是体验死亡气息的一种方式。都是使人心里产生恐惧。也许,对于媒体每天报道的新闻上的事故死亡人数已经麻木,对于生命,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也都会有人新生。活得久了,就忘记自己也是生命,而不是机器。什么时候,我们真能把自己真正当做一个个体生命去活。学校成立生命关怀事业科,目的在于培养全方位的生命礼仪师,学生躺在棺木中的模拟时间虽然止呕10分钟,但是“真切感受过死亡,就会产生同理心”,对亡者,家属多一点尊重和关怀,对生命价值有更深刻体会。

死亡体验课程除了从医学,心理学,宗教等角度看看待死亡,更加加入意识观念,“在死的当下,也有意识存在”。从而在面对死者的家属,不只是表面的表象,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同情。达到这种心理,才是对生命的尊重。不管这样的课程的设立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有利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死亡体验把握得好,就能打开人们的心灵,让他们听清楚内心最真切的声音,让他们找回真正的自己。

相对于大陆的学校等有关机构,像这样的生命体验还是不多见的。我们经历过,看过了那么多的生命瞬间从这个世上消失,更加应该对生命和未来的生活有不一样的感受。活在当下,因为也许不知哪一刻,你也会死在当下。好好地活着,勇敢的去做想做的事,真心的去爱,即使死在当下,也可以在闭上眼的那一刻露出微笑。林溪:知名心理学专家,明星私人心理医生,企业EAP顾问,用心理看世界,归纳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的“读心术”、“识人术”体系,累积了众多经验和案例,被誉为“最美读心女神”。


文章TAG:致谢  课设  全网  《致谢》刷爆全网  课设致谢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