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上海格致书院建“铁嵌玻璃房”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直到1905年,实业家张謇自费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才是第一座中国自己开办而且向公共开放的现代博物馆。看完两边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这差别在哪,就很明了了。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只是抄到了博物馆这种形式,而除了少数人,整个社会并没有理解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所在。

截止到现在,在各种类似的调查中,有关博物馆的用途和功能,大多数人还是把博物馆当作一个储存研究文物的机构,而非一个具备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并且咱们之前提到,20世纪博物馆的兴起,和民族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关系。而中国恰恰又是在20世纪开始学习西方建立现代博物馆,这就使得中国几十年以来从未在博物馆建设上摆脱民族主义的色彩。

直到现在,国内大部分博物馆仍然无法摆脱这种色彩,不断在传达着“中华民族”亦或是“汉族”如何如何,但是展出的器物,又能有多少是真正汉族的东西?◎ 青花瓷也算是舶来品不说别的,中国人常常拿来作为国粹之一的青花瓷,本身的技术源于波斯的瓷器烧造技术,早期用的颜料苏麻喇青也是从中东地区运来,器型也是仿造波斯地区的金银器,就连青花瓷兴起的年代,也是元代这么一个蒙古族统治汉族的时代。

我们称之为国粹,却又刻意地无视掉这上面无数外来的要素,也难怪现在主张大汉族主义的“皇汉”遍地都是。当然,咱们在一开始就说过,看博物馆这个问题是个双向问题,博物馆这边有问题,受众这边一样跑不了。国内每逢假期,博物馆必定人满为患,这有一个问题,公众对博物馆真有如此热衷么?其实并非如此,有很多人选择去博物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博物馆免费。

相对于收费的各种景点,免费的博物馆,又有暖气空调,又有的逛,还有地方坐着歇,是相当理想的休闲地带,至于这里面具体有什么,who care?就算有个别正经来看的,又能有多少仔细看展品介绍展览说明的,大部分人对于博物馆的印象仅仅是,“东西好看”,没了。对于其中的价值,内涵,一概没有触碰。看完一趟博物馆,买点文创,和逛完一趟街没什么区别。

如此一看,中国的博物馆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早年间的跳跃性仿效使得博物馆成了一座空中楼阁,而大部分到博物馆的观众又并不存在对于文化知识上的需求,曲高和寡,也难怪近几年各大博物馆纷纷都在向文创产品上发展,毕竟在现在,只有足够俗,才能有人关注。但是之后又如何呢?俗完以后,又该怎么走?同样的道理适用其他所谓的“圈”,包括但不限于汉服,传统武术等等,走俗的路线,推广开了,只能越走越俗,那就离本来的目的越来越远,想要扳回来,恐怕要费的功夫可相当不小。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文明礼仪  校园  细节  文明  校园文明礼仪我知道  文明细节  我知道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