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存在和推崇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儒家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纲领。儒家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中心内容,儒家文化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极其深远,儒家文化其精神内涵集中在:“仁、义、礼、智、信、忠、孝”七个方面。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中庸”,两千多年来,无论“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始终涵盖统领于中庸思想的规范之下。实践证明,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不管是在刀光剑影的混乱时代,还是在和平昌盛时期,成功者始终是受其支配的,并能传承至今、扩展世界,说明它是一种颇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文化,更是一种引领思想能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良好文化。

历史的车轮虽然碾碎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依然闪耀着他的煜煜光芒,人们在曾经某个时代的盲目批判和否定之后,又重新审视它的可贵和魅力。日本、韩国的强盛不是在印证这些吗?中国现在的重新崛起和富有魅力的大国风范不是也在展示着儒家文化和中庸之道的巨大力量吗?研读过儒家文化的都知道,不论是孔子的以“仁爱”治天下,还是孟子的“兼爱”、“非攻”,强调的都是平和思想和文化,以及孟子提出的“人有辞让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明辨是非的能力)、羞恶之心”也在说明一种道德层面很高境界的文化。

正是这种文化理念和中庸之道,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历经磨难中能够绵延不绝,虽然曾经一度饱受外族欺凌,但在1840年以前,虽然不同皇权统治下的好坏结果不同,但中华民族始终在世界上有着大国风范和自己的文化标志和特征(如,现在社会,同样是亚洲人,但通过言谈举止就可以立即分清日本人、韩国人,因为他们有着特有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而中国人则没有固定的可以区分的特有模式。

此前则不同,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标准以及文明精神,而这恰恰就是孔孟学说的中庸之道,被我们遗弃批驳之后荡然无存,而使一些人的自律、仁爱、善良、宽容、厚德、良知等修养素质不知所踪,相反,儒家文化却被日本、韩国视为至宝后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素质较高的民族,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骨子里渗透的就是我们的儒家文化)。

举个例子: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很坚决,对于不诚信的人会遭到毁灭性的口诛笔伐,使人们很在意大众的评价,从而自觉地“三省吾身”,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现在,一些人任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善良诚信等道德素养丧失不少)。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没有丧失语言和部分风俗习惯传统的国家,所以能坚强生存下来。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极力推行儒家汉法治国方略  传统儒家文化如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