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七日,南方都市报就发表质疑罗氏,质疑“达菲”的的文章。指责罗氏蓄意制造谣言以促进其药品的销售。罗氏的商业诚信和社会良知受到公众质疑,其形象一落千丈。其结果就是“达菲”滞销,更有消费者提出退货和索赔。像这样在国难当头,不去承担一个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是利欲熏心,借机攫取暴力,最终反而使自己陷入诚信危机,失去公众信任,这其中的公共关系危机很明显是企业自己的不正确的利益出发点和欲望而导致的。

那么在公共关系危机产生之后,我们该做出怎么样的处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处理危机公关的几大原则。第一,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面对他的公众,就应该开诚布公,传递真实,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人们猎奇的心里越来越强,似乎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生活把人们磨练得对一切事物对心生防备与怀疑,因此,对于今天的社会组织而言,要获取公众的信任感就必须强调真实。

正所谓“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有些道理的。第二,及时性原则企业应具备一种敏感度和警觉性,在危机发生或是初露端倪时,就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对外和对内解决问题。企业及时处理危机的态度是对企业自身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的一种保证,同时公众看到了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对公众负责,从而赢得“民心”。

第三,用改变组织自身的方式来改善与公众的关系为了使危机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组织应该改变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去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从而改善自己和公众的关系。尤其是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组织以往政策的失误、行为不当或工作遗漏时,就更应该以纠正自己的态度来进行危机处理工作。那么具体又能采取哪些实际行动呢?正所谓防患于未然,首先我们可以先量身定做一份“危机预防”计划。

这份计划应该包括几方面内容:组织潜在的危机形态也就是容易发生危机的原因,例如下面的十种原因:生产性意外、环境问题、劳资争议及罢工;产品质量;股东信心丧失;具有敌意的兼并或股票市场上大股东的购买;谣言或向大众泄露组织的秘密;政府方面的限制;恐怖破坏活动;组织内人员的贪污腐化。接下来,对这些最容易引发危机的存在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要制定相应的战略与战术;同时,确定这些危机可能会影响到的公众;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组织整体形象和声誉的破坏影响,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渠道,例如在对外交流时,公司上下都应统一口径,在接受媒体询问时,最好在组织内部选定一人或者选定一个团体来将公司的具体情况告之外界,避免出入;最后的预防计划就是对方案进行实验性演习,起到预见效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组织需要干这三件事  社会组织如何处理危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