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文化内涵或者思想文明,从古至今一直没有中断?

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您的提问文化内涵与思想文明都属于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已经延续几千年了,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则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几度中断。 中华文明之所以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古文明,十二十页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文字的发展第二:语言的多元化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1、“文字”二字的起源“文字”二字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根据历史的记载,猿类进化为人类的初期,人类只是学会了简单的语言,并用“绳索”、“贝壳”等来记事。直至文字的出现,人类文明才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文字记载各种事物,互相交流。2、中华文字也有其演变过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演变。原始人茹毛饮血时,文字被刻在石壁上。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记录在骨头和龟壳上,也就是甲骨文。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发现了大量的金属,人们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也就是金文或铭文。此后,人们把写在丝帛上的字称为“帛书”,发现竹子既便宜有好用,就写在竹子上,叫做“竹简”。后来,蔡伦发明造纸术,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此,人们用纸来方便运输和储存,使文字更易于记录。【小结】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读懂古埃及象形文字,因此人们称其为“神文”。

而且,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是在十九世纪后才重新出现,再看印度,他们现在都说英语。汉字无论是否为仓颉造,都始于象形字,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等一脉相承,直至今日简化字。尽管外表早已改变,但始终一脉相承。所以,为人处世,为人生在世的道理,自然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字文化,无数文人墨客在中华文字中体现了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中华文字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没有语言,人类可能还处于最原始的生存状态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叫白脸卷尾猴的物种,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巴拉玛的一个小岛上,那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危险,几乎没有人去探险,最令人震惊的是,它们这些可能已经进入了石器时代。经科研人学一年多的跟踪拍摄,发现这些猴子也会自己去寻找所需的食物,比如一些坚果较硬的食品,物们会用石块把坚果砸开,取里面的果子,然后再把里面的果实取出来,基本上都是雄性猴子自己做一些,而一些雌性猴子则在一旁观察观!虽然这类猴子已进入石器时代,但跟文明还差的很远,因为他们没有丰富的语言。

1、语言的形成有两种理论①多年来,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会百用体态语交流,人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某些肢体动作和手势所表达的含义,语言产生的原因很可能是模仿体态动作,颌、唇和舌头也在无意识中模仿它们,这就是语言起源的“嗒嗒理论”。②—有些学者认为,通过观察孩子如何学会说话,可以揭示出语言来源的一些问题。就像古埃及的国王萨玛堤欧斯,他曾经将两个孩子安置在孤零零的深山茅屋里,希望他们能自然交谈。

2、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共同语—“雅言”《论语》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思是说,当孔子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时,他所说的都是“雅言”,而雅言,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共同语。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弟子,孔子都是用雅言跟他们交流。在上古时代,“雅”与“夏”相通,所谓雅言,即指夏朝人流传下来的,在今天的黄河、洛水一带广泛使用的河洛古语。

由于从夏朝、商朝到周朝都定都于河洛一带,到东周迁都洛邑之后,作为诸侯国与天下共主东周的共同语,雅言在此时开始转向洛阳音,这也是后世汉人广为使用的“洛阳读音”之源。不管是西北部的戎人首领,还是现在山东一带的孔子,他们所说的都是春秋时期的汉人“普通话”—雅言。1644年明亡后,满人进驻北京,强迫北京汉人迁往南城(今天的北京崇文区、宣武区),而满人则入据内城(今日的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当时,北京内城满人说辽南话,外城汉人说燕京话,随着满族人逐渐融入社会,在学习北京话的过程中,“满式汉语”最终形成,这也是今天北京话乃至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的最终起源。

【十二十页结语】徐光春说:“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除了汉字,语言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集体意识,没有语言就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之间的区别也主要靠语言。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积淀。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十三经注疏源流简介  孝经注疏讲了哪些道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