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想买的“鸡鸭鱼肉,油盐酱醋,衣帽鞋袜”会多看几眼,优先选购。谁会在超市里去研究“生产啤酒的工艺是什么?”“洗面奶是怎么生产的?”这些专业问题,是买东西的人该在超市里去思考的吗?他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就行了。所以,结论是专业学术文章,你可以在头条发,没人拦着你不让发,但是就像你在超市里卖“啤酒生产工艺”书,没人去理会你一样,你还卖吗?目前,头条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一道世人都喜欢的中式“快餐”,进来就吃,抹嘴就走,你想吃专业厨师做的烤牛排,该得去专门的西餐厅。

本科,想在学术上突破或者说能发表SCl,去评教授级高工,如何办?

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行业里(包括大学教授)在职称评聘过程中取消了论文倾向,尽管这个做法是错误的,但也有其理由。掌握了学术话语权的期刊社,为了期刊社的生存,不得不出卖版面,于是出现了花钱发论文的现象,一开始是有权有势的各级学校领导买论文,后来发展到你们可以买我也可以买,为了职称及其待遇吗。于是,做科研,做教研,质量大大下降,甚至虚假泛滥。

学术研究,真做科研,真做教研,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个体(专业)成长,自然是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大家知道,学术论文是公开发表产物,是骡子是马,都会拿出来遛一遛的,不管是行业道德上,还是社会信誉上,都会自然打击弄虚作假的行为,对所发表论文都会有一个较为专业的评判。很可惜,职称评聘部门,没有利用这个学术自然的监督机制,而是有意的放弃了,例如评聘公示中把被评聘人的学术文章有意无意的隐藏,只有其数量和外形,没有其实质。

另外,社会,包括职称评聘竞争者也没有运用学术自然的监督机制去行驶监督,这就给有关部门很好的权力寻租空间。很遗憾,但人们开始拿起学术自然监督机制时,权力部门却降低了学术论文的要求,美其名曰,论文导致各行业人们工作质量下降,特别是把学术造假这一现象蒙蔽一些不爱思考的人。论文不能代表实际绩效,那么就用“实际绩效”作为“实际绩效”的评判标准,于是导致“实际绩效”谁说了算,又是哪些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而且没有了一个公开,透明,广泛而自然的监督机制对此加以监督。

呜呼,广大人民,是否看到一种轮回,一种阴谋?!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于是争取高职称获得待遇改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有必要捍卫这个权力。正如前文所述,学术研究有利于自己专业成长,工作之余做一些学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自然培养学术研究的兴趣,有兴趣做支撑,就不会觉得辛苦了。

犹如爱打麻将的人通宵打麻将不觉得辛苦一样。至此,学术上突破后,能否评上职称,我只能说祝你好运!我是中学教师,免费发表论文50余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而且有1篇被具有权威性的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刊转载,如此成绩,我还是一级教师。热爱学术研究的我,我自然知道有些正高,特级是实至名归,发表论文上百篇,核心论文几十篇,权威性期刊转载数篇。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学术  哪里找  学术文章哪里找  怎么找学术文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