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核心目录中的教育学相关期刊北大核心中的教育学类期刊就比较多了,大体可参考下图:这其中有很多期刊只属于北大核心,一般来说,对于只属于北大核心的期刊与CSSCI期刊相比,发表的难度也相对较低。上述两类目录中的期刊都是动态变化的,一般来说CSSCI两年一更新,北大核心则四年一更新,在发表期刊的时候,要注意时间节点,避免你的论文见刊后期刊却从目录中被去除了。

题主若想发表教育类的论文也并不一定必须向这些教育学科内的期刊投稿,有很多综合性的期刊也是可以考虑的。怎样发表论文写好论文后,就可以确定你要发表的期刊了,很多核心期刊都有自己的官网和投稿系统,可以直接在官网的系统中提交论文;也有的期刊没有投稿系统,只接收纸质版邮寄投稿,或者也可以通过邮箱发送邮件,在它们的纸质版期刊上一般都会有投稿的途径。

浙江大学规定在网络媒体发文章有机会等同于发核心期刊,你怎么看?

浙江大学规定在网络媒体发文章有机会等同于发核心期刊,你怎么看

大学应推进学术评价去行政化与功利化。对于浙大这一做法,赞成者认为,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因为在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网文的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学术期刊,而且网文对于学术观念的快速传播是发稿要等一两年的学术期刊所无法比拟的,只因没有把文章刊发在学术期刊上,就不认可其学术价值,这是不合理的。而反对者则认为,学术论文应有学术论文的规范,把网文等同于学术期刊论文进行评价,这不是学术大众化而是学术娱乐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首先都认可当前大学的论文评价体系,即把论文发表作为评价师生学术能力和贡献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只是,对论文发表的载体有异议,赞成者支持拓宽载体,而反对者对载体有更严格的界定。其实,这样的赞成和反对之争毫无意义,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最根本问题是“唯论文论”,大学学术评价改革,需要破除的是当前唯论文论的评价体系,而不是讨论论文的载体如何,不管论文的载体如何,再按目前的方式考核评价师生的学术水平和贡献,无益于改善我国高校的学术氛围。

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已经导致高校师生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并催生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高校学术评价应该淡化论文评价,针对师生学术研究成果本身,进行学术同行评价。“唯论文论”评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评价教师,论文占很大的权重,远远超过教育教学活动。二是评价论文,不是看论文本身,而是看论文是否发表,因此,与其说高校重视原创价值,不如说重视论文发表的“影响”和“政绩”。

对于前者,大家都已经知道其对高校办学的危害,不少学校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因此舆论普遍呼吁要淡化论文评价,重视人才培养。而对于后者,目前很多人的认知还没转过来,还以为论文发表就代表论文有水平,发表期刊档次越高,水平就越高,其实不然。对于中国大学来说,当前最紧迫的是推进学术评价去行政化、功利化。行政主导评价不变,网文之争并无意义。

浙江大学学生,因无法在任何一个全球期刊上成功发布一篇论文,而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金刚钻,千万不要考浙大,因为从浙大毕业比从清华毕业还难。从浙大毕业比从清华北大毕业还要难。浙江大学就是我们国家严禁严出的代表。本科生就读浙江大学将面临末位淘汰制,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考上这所985,C9大学,但是却有可能有10%的可能,没有办法从这个大学毕业,这种感觉实在是很恐怖吧。读别的大学每天吃着火锅,搂着女朋友唱着歌,但是在浙江大学你只能拼死拼活。

如果高考超常发挥考入浙江大学,那么你惨了,你的智商可能和这个大学不匹配,别人读的轻松不会被淘汰,你可能拼死拼活为了保住自己不被退学。在别的大学及格万岁每一个所修的科目只需要及格拿到学分,到了毕业以后学分足够你就能够毕业,可是你在浙江大学即使所有科目都及格,如果你排到最后一名,你也有可能被末位淘汰,这种感觉是非常的恐怖的。

这还是本科,到了研究生你没有发表一篇像样的论文,你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拿到研究生学位,考了浙江大学等于白考。你想花钱买一篇文章署名,呵呵,你有那么多钱吗?没钱没事,没能力最好远离浙江大学。考上浙大不比清华容易,从浙大毕业比清华还难得多。考研的时候如果有能力上浙大,那么不妨多考虑一下清华。如果觉得清华都太难北大也行。

至于已经上了浙大的同学,如果缺的就是那篇文章,那么可以考虑一下,去买一个署名。只要你觉得你的毕业证书值那么多钱就行。实在不行就贿赂一下同学,联名发表一下吧。知道里面的牛人可以发表的文章可不止一篇,他们靠卖文章署名都可以在杭州买房了。如果你实在没能力,那你就只能认命。毕竟投机取巧也是一种能力。现实就是如此,浙江大学是中国最难毕业的大学,你赶进来你就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即北大核心期刊第九版医学类目录  哪些是核心期刊  浙江大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