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其主体应是追溯过去,但因其“指向现在与未来”,故我们所见到的校史往往是“观念中”的校史,是校史叙说者经过“选择”后“重构”起来的历史。校史,算是大学的家谱吧。校史研究首先是个学术问题。校史研究专家认为:“校史可以追溯最早的源头,不论最初是否高等学校,但既然是举办高等学校校庆,则应有标志性年代,通常应从举办高等教育时算起。

怎么看待某些大学延长校史?

你怎么看待某些大学延长校史

中国汗牛充栋的史籍,唯家谱最难采信。校史,算是大学的家谱吧。大凡编修家谱,多出于彰显血统优势、家族荣耀之需要,总认为历史追得越远越好,名人扯得越多越好,以致伪讹芜杂,甚至荒诞不经。有人在赣南考察客家历史,曾翻检过一部《何氏宗谱》,其先祖名录中竟赫然开列“何仙姑”,让人忍俊不禁。家谱作伪现象,诚可说只是乡间“腐儒”“酸秀(才)”作为,不足为怪;可是,在“大学家谱”——校史编修中却越来越多地出现这种风气,牵强附会地炮制、拉长自己的辉煌历史,则无论如何都难免混淆视听、误人子弟的嫌疑了。

众所周知,优秀大学的形成通常都需要漫长的发展历史,大学的历史对其现实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的历史越悠久,培养的人才就愈多,积淀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大学精神就愈丰厚,知名度和美誉度就愈高,办学实力和办学资源就愈强大。国际上有种惯例,从大学的历史长短往往能够准确、便捷地辨别出其优劣、强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少数有特别机缘的院校除外),因为缺乏岁月的积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断然不可能在十几年内速成出一所优秀大学来。

正因为如此,很多指导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挑选理想院校的书籍都会出现“老校无弱校”的说法;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有些院校开始苦心“经营”自己的历史: 首先,追溯校史时“动机不纯”,不是在事实求是,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像拉皮筋一样随意伸缩:1976年以前,为了和“封资修”划清界限,有些高校人为割断历史,只字不提建国前的校史;时移势易,现在不少高校人为地拉长历史,甚至生拉硬扯地“乱认祖宗”,或者别人“争抢祖宗”。

校史研究首先是个学术问题。虽其主体应是追溯过去,但因其“指向现在与未来”,故我们所见到的校史往往是“观念中”的校史,是校史叙说者经过“选择”后“重构”起来的历史。许多高校都在大搞“领土扩张”,上延建校起始时间,夸耀其“历史悠久”。倘于史有据,倒也无可厚非,但若拔苗助长,就不值得提倡了。翻检《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大学百年校庆、几十年校庆的公告、启事或报道,但有的学校才过了70年校庆,相隔不几年却又过起了百年校庆,真有些滑天下之大稽。

再者是“等级不清”。编撰校史时不能正本清源,尽管自己的“前身”并非大学,却把其强定为本校的建校时间。校史研究专家认为:“校史可以追溯最早的源头,不论最初是否高等学校,但既然是举办高等学校校庆,则应有标志性年代,通常应从举办高等教育时算起。”许多学校最初多是语言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经过较长时间发展才成长为大学。

可是现在计算校史,却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只字不提自己的前世身份。 还有就是模糊“前身”与“本身”的关系,仅仅根据一鳞半爪,就乱认亲戚。在1952年前后院系调整时,有不少新建专业院校是由多所大学调整出的系科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应以新组建的时间为建校时间。但若原高等学校的系科和人员成为分立或派生出的高等学校的主体,则追溯原高等学校的建校时间。

若只是少量系科从另一高校迁转过来,就很难认同将另一学校的创办时间作为这一学校的建校时间。判断两所高校是否有继承关系,严格意义上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等因素的承接关系。至于校址、校舍因素在校史追溯中只是参考因素。同一校址办学,未必就有继承关系,就像你我先后同住一栋房子,但我们未必是亲戚,更不用说是前后代关系了,可是有的学校就喜欢这样追宗认祖,比如武汉大学将其前身确定为1893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南大学将其历史追溯到岳麓书院等,其主要依据就是校址和校舍因素,也不怕别人笑话他们舍本求末。


文章TAG:校史  感悟  怎么写校史  校史感悟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