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和公募权益类基金没有信心的原因,因为自己的投资并没有赚到钱。但我们需要结合投资者自身的行为去看,并不是出现亏损了就认为产品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数据赚钱,投资者却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标准型股票基金过去14年的年均收益率为24.57%但是投资者的感受和市场的统计数据确实相差甚远,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18年,标准型股票基金(80%以上基金资产都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过去14年的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4.57%,尤其是近7年来,只有2016年和2018年是负收益,累计亏损幅度不到40%,而收益率却高达113.84%。

而混合偏股型基金近16年来的收益率更佳,只有4年出现了亏损,年均收益率高达22.94%。因为仓位的优势,使得混合偏股型基金能够在熊市的时候通过灵活的仓位进行主动管理,通过降低仓位来抵御风险,因此在A股这种牛短熊长的市场环境中,混合偏股型的基金的年均收益率通常会略好于标准型的股票基金。而对比现在占比更高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我们可以看到其长期收益率应该说是差强人意的,比如货币基金自2005年以来,最高的年均收益率就没有超过4.6%,平均在3%左右,而自2011年以来一直都维持在3%以上,在2014年一度上升到近几年的高点4.52%。

而债券基金我们要分为纯债和一级二级债基进行对比。纯债基金自2013-2018年的每年都是正收益,但是年均收益率只有5.38%。普通债券基金则稍微会更好一些,在14年的过往业绩中,只有2年是负收益,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年仅有-2.35%,年均收益率有7.22%。但无论是纯债基金还是普通债券基金的长期收益率都是无法跑赢长期通胀的,而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债券基金的年均收益率都是靠被拔高的那几年来平均的,否则年均收益率也比较低,这一点如果投资者有购买过债基的就知道,债券基金的收益率曲线走得是非常慢的,债券基金具备资产配置的价值,但是单独购买满足不了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目标。

那为什么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这么低的收益率却依然能够得到超过10万亿资金的认可呢?因为他们在权益类基金亏损的年度基本都能保持正收益,而权益类资产在亏损的年度轻松就要要亏个10%-20%,由其是对于追高的投资者来说,这个损失可能更大。而追高是普通投资者的普遍行为,因此其对权益类基金的“偏见”也就非常普遍。

回看现在公募基金以低风险资产占比过高的现象,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方面的弱点对于投资收益的巨大影响,即使整体市场是盈利的,也不能保证投资者是盈利的,这使得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容易短视,市场高了按不住,市场低了忍不住。当我们投资基金出现亏损的时候,不妨把目光放到自己的身上尝试去寻找原因,不要被表象蒙蔽了眼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寡占型  市场  结构  类型  产业  寡占型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市场  产业市场结构可以分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