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写作一般在什么时候准备?

不知道这里的‘论文’是指要公开发表的小论文,还是毕业用的学位论文,即大论文。小论文的最佳介入时间是学位课程教学中的课程论文撰写期间,这时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师兄师姐们在研究什么,通过了解询问实验等等多少清楚一些。同时,入学之前导师会提到今后要做哪方面的课题研究,如果没有听明白,总结出几个主题词总是可以的,据此可以查阅文献,一般地浏览或认真读一下都可以。

这样就可以在课程论文期间,针对研究方向,做一些文献整理综述或针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模型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分析模拟实验等等,这些研究只能算是探索性的,是在别人工作基础上验证性的学习或稍有变化而已,如果有心得,有点不起眼的发现,写写课程论文是没有问题,但是多少熟悉一下专业课题方面的问题。随之就可以帮助师兄师姐做一些辅助工作如参与实验,部分数据分析等,如果条件允许,其实是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当然最好征求导师意见取得支持)扩展研究内容,这些扩展极有可能变成小论文的素材。

大论文的介入最佳时间和小论文撰写时间差不多。最好是在小论文发出前后就开始,可以起到趁热打铁的持续作用,也可以在接触前任研究生课题之后就可以进行。这样看来,实际两种论文介入时间,都比培养计划要早,如果考虑到研究可能走弯路,这样提早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经验其实是,越早越好!越早越容易做好,越容易得到导师关注,接受的指导越多,对课题理解越深刻。

现在国内的硕士论文和普通期刊的论文都是什么水平?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普通期刊论文。期刊论文的层次通常是根据期刊引用报告来决定,英文为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它是对期刊进行客观评价的工具。主要是通过对科学论文被其它机构或个人引用次数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决定。根据前一年的引用情况,计算得出第二年的平均影响因子。通常情况下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的影响力越大,档次也越高。

例如我们熟知的Nature及其子刊系列,Science,以及美国一些学会旗下的Reviews等,这是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追求的境界,某种程度上是其世界知名度的权衡因素。中科院和大学目前还根据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对期刊进行分区,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区是最高区,分区呈金字塔状分步。一区大概为前百分之五,二区为前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四区为末尾的百分之五十。

据查,中国人发表的被收录的期刊有84%左右是集中在四区,一区大约只占0.65%.这是全中国所有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情况,而且只计算英文发表的被JCR收录的论文,没有算国内各类中文期刊。国内中文期刊有很多很多,包括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通常是需要花版面费刊登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科研条件非常好的名校,拥有科研水平很高的导师的前提下,该单位或学校培养的研究生的论文水平才能达到三区或四区的水平。

然而,由于近几年国家对科研的大量投入,我国高校大幅增加博导和硕导名额,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在一些实验条件好的高校,一个博导可能带有二三十个学生,一个讲师都可以带硕士,而毕业要求也不是很高,这就可想而知硕士论文是什么水平了。不排除有做得很好的,后来又念了博士,并最后成为科学家的少数案例。但仅就硕士论文来说,虽然在写论文过程中都得到了锻炼,但科研水平和论文层次可能还停留在对极小课题分支的一些数据补充。

发表了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硕士研究生,考哪个学校的博士有戏?

这要看题主学的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如果是文科,硕士期间发一篇中文核心,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算是入门了,考博士应该能够得到认可的。如果题主学的是理工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可不太够,很多高校硕士毕业的最低要求就是一篇EI,甚至是一篇SCI,中文核心,完全不在考察范围内。不光是研究生,教师在选择期刊方面也是分文科理科的,这也是作为人事工作者,必须要照顾到的学科差异。

一般来说,文史哲专业的,由于中国意识 形 态的特殊性,发表论文主要选择国内期刊,主要目录是北大中文核心(就是常说的中文核心)和南大核心(就是常说的CSSCI),其中一些优秀的论文会被选入人大复印资料,这也算是一种收录,也是学术水平的象征。此外,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可能会在一些国外期刊发表,但国内认可度不高。

经管类会发表一些SSCI期刊论文(SCI的社科版),艺术、文学等方向会发表A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双非  硕士论文  期刊  硕士  研究生  双非高校硕士研究生  硕士论文选用什么期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