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能够从学院改名为大学,自然是满足了教育部列出的所有条件。你们有什么看法呐?欢迎在下方评论!。细心观察可发展,在这76所直属大学中没有一所在中西部13省区的,这是为什么呐?要想了解这个问题,要先了解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建立。

教育部76所直属大学中,为什么中西部13省区一所也没有?

教育部76所直属大学中,为什么中西部13省区一所也没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学在积极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国家也在积极的扶持各个学校的发展。目前为止,教育部选定了76所直属大学着重发展,希望提高这些大学的综合实力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但是细心观察可发展,在这76所直属大学中没有一所在中西部13省区的,这是为什么呐?要想了解这个问题,要先了解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建立。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这其中选择的均是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所以要想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必须实力强劲,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综合实力相对较差,所以没有入选教育部直属大学。

教育部直属大学都在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因为发达城市的人才众多,许多优秀的毕业人才都想留在发达城市,来发展个人,所以要想选教育改革的直属大学必须选择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我国东部发展较好,城市发展迅速,所以众多优秀人才纷纷前往中国东部来求学,工作,建立教育部改革直属大学需要在这些发展迅速的城市,选定这些优秀人才聚集的大学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东部的人口众多,大学数量数不胜数,为选择合适的教育部直属大学提高了更多的选择。教育部进行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东部的经济可以支撑高校进行改革,探索发展道路。东部大学的招生人数规模巨大,可以更好的体现改革质量。另一方面,国家提倡东部带动西部,东部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各个地区均衡发展,这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顺应了国家的发展趋势。

通过经济领域的实践,发现这条路是正确的,所以教育也应坚定的走这条道路。虽然中西部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但是这并不妨碍中西部大学的积极发展,国家也在通过别的途径大力扶持,让中西部高校赶上东部高校的发展,比如国家在实施东部优秀高校带动中西部高校发展战略,展开合作,带动西部高校发展。你们有什么看法呐?欢迎在下方评论!。

2019年有13所学院拟申请更名为大学,为何高校如此热衷于改名?

2019年有13所学院拟申请更名为大学,为何高校如此热衷于改名

在国人的心目中,大学比学院更高大上。我们总是听学生与家长在说“考大学”,有谁听到学生与家长说“考学院”?这就是我们对大学和学院的价值观的反映。虽然实际上大学并非全都比学院更好更强,但是大学比学院更高大上的观念在国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于学校来讲,更改一个高大上的校名,会给学校带来诸多的好处。一、实力的体现。

只改个校名就是体现实力了吗?没错。教育部对于本科院校从学院更改为大学有着详细的规定。2006年教育部有一个文件:《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这里面对普通本科院校从学院更改为大学,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包括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要达到8000人以上,研究生比例要达到5%以上,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数量都要达到具体的要求,教师人数和高级职称教师人数、科研水平有经费情况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能够从学院改名为大学,自然是满足了教育部列出的所有条件。很多以学院命名的大学,向教育部多次申请更名为大学未通过审批,就是条件未满足。所以,学院改名为大学,确实是实力的一种体现。二、魅力的提升。从学院改名为大学,或许同时还有地域的扩大、行业的拓展等,一并在更名时体现出来。比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由泰安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后组建,山东第一,听起来是不是很牛?再比如,吉林外国语大学,原名是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更名时直接去掉了一个“华桥”这个花名,看校名俨然是省级外国语大学,但是实际上,吉林外国语大学只是一所民办本科大学,这个校名真的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一所公办大学。

这种校名的校名的更改,使学校的魅力大幅提升,在招生进能够更好地吸引生源,在招聘时能够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为学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之前是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在2010年两校合并之后,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几年都在提升,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其他许多学校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更名为大学之后,生源质量直接提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文章TAG:院校  考研  计算机  推荐  什么是13所院校  2023年计算机考研院校推荐50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