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被具体的专业录取,才算是最终录取。高校在录取工作开始之后,会先按照考生的专业志愿,给考生分配专业。如果考生的专业志愿,达不到对应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是体检结果、单科成绩不满足考生所填报专业的录取要求,那么此时,高校会看考生是否同意调剂,如果同意调剂,就会被调剂到其他还有缺额的专业方向。如果不同意调剂,那么就会作退档处理。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被高校作退档处理,主要就是因为不同意调剂,而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又不满足院校的录取条件。第二,体检结果不符合院校的录取条件。有一部分院校对于考生的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这类学校,在院校的招生简章上,都会对具体的专业的报考资格、身体情况以及专业要求作出相关的规定。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看院校的招生简章,不了解院校的报考要求,而盲目的报考了某个学校。

而现在的高考录取,是由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监督,高校负责具体的录取工作,只要你的高考总成绩达到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那么你的档案就会被投递到对应的院校,省招生考试院不会对考生的档案作具体的审查。而平行志愿,在每一轮投档中,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你的档案被投递出去之后,但因为身高、听力、男女比例等,不符合院校的录取条件,那么你的档案只能做退档处理。

第三,因录取规则,而造成的退档。在高考录取时,采用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是按照1:1.02的比例进行投档,当然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投档比例。最近几年有一部分高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考,都降低了投档比例,一些高校是按照1:1的比例来接收考生的档案,还有有一部分学校是在模拟投档,是按照1:1.02的比例进行投档,但是在正式投档开始之后,是按照1:1的比例投档。

但也有一部分学校,接收档案的比例仍然非常高。比如,部分高校在某些省份是按照1:1.05的比例进行投档,这就意味着会多出5%的“虚档”。大部分高校,每年在高考招生时,都会预留一部分招生计划,用来调节不同省份的生源,以及同一分数段上线考生的问题。一般会预留当年招生计划的1%,作为当年的调节生源。所以即便是有些学校,提档比例比较高,只要你同意调剂,也不会被退档,但有些时候可能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这个学校在所有的省份都比较火爆,预留的招生计划,不够在所有的省份进行分配,那么这时候有些学生可能就会被退档。

因为什么才会造成退档和滑档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退档  考生  将会  被退档一般什么时间  考生将会被退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