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基础从小就不好,上初中开始就感觉很吃力。考试成绩一直挣扎在及格线上下。我是在我们镇中学上的初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为好点的老师都想办法调到县城和石家庄去了。那时候教我们数学的老师非常不好,经常骂我们是笨蛋白痴。数学课对于我来讲就是最大的煎熬。直到现在,每当回想起初中的数学课,我都仿佛听到指甲挠黑板的刺耳声音,让我浑身战栗。

上了高中,我的数学依然是我最短的短板。每天都要花很多自习时间学数学,但成绩依然在90分上下挣扎,对于数学,我依然深深的恐惧。但是,在高中我遇到了让我感激一辈子的数学老师樊老师,她总是对我充满耐心,鼓励我,给我信心,但我依然对数学充满了不甘和绝望。高三一模时数学成绩83,那时距离高考不足100天。我深知高考对我的重要性,我一直告诉自己,高考一定要上一本,但是算来算去都有点悬。

如果数学能考到100分我的希望就大一些。但我越是这么想,面对数学卷子我就越难保持平静。我总想着做题快一点,多做点,但越是这么想,就越是做得慢,计算就越是容易出错,成绩就越是惨不忍睹。其实,我一直不愿接受自己数学不好的事实。因为每次考试之后,我分析试卷,感觉自己有很多分是可以不丢的。算上这些不该丢的分,我是可以考到100分以上的。

所以,每一次考试,我都怀着一种情绪,赌着一口气。在考试前,我都默默告诉自己,这次考试一定可以证明自己的。但,现实是,我每次都没有证明自己,每次都有很多本可以不丢的分数。但尽管如此,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数学不好,尽管这在旁人看来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一模之后,数学老师樊老师跟我谈了一次话,聊了我的成绩,还隐晦地提醒我,不要扣难题,要抓住适合自己水平的题。

就是这句点到为止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我终于恍然大悟了。从那一刻起,我不情愿地给自己重新进行了定位,也是最明智最合理的一次定位:我就是一个数学差生,而不是一个屡次发挥失常的数学优秀生。这样的重新认知,也让我放下了深深的焦虑,不再为那些做不出来的题和得不到的分数而难过。但,老天爷会奖励那些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

自从我成为了数学很差的人,我就不再去啃难题,而是专心去研究选择和填空题。对于大题我只是浅尝辄止,不再纠缠。就这样我成绩慢慢涨到100分以上了,而高考的116分也是我这辈子考得最好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选择题和填空题全对的考试。这段经历是我心灵成长的重要一课。我学会了真正的面对现实,深刻认识了焦虑是什么,我又该如何与焦虑友好相处。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总考  高三  高考  测试  为什么高考总是考不好  高三测试总考不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