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筛选信息类题目,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答案信息,再将体现答案的原文中关键词语,按照答题模板的形式规范组织出规范正确的答案。例如: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要先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文章筛选出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再以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主要内容)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揭露 )……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样的模板来组织规范答案。

如下图所示:因此,筛选信息类题,如果脱离了文本本身,断章取义或仅靠自己的想象答题,就会造成答案要点不准确,如果不按答案模板来答,就会造成答题不规范,同样也会减分。二、审美鉴赏类题,答题时提高得分率的方法在于,审美鉴赏角度要全面,无论是从语言特色方面、表现手法方面还是从结构和文章中心方面,都要考虑周全,因为答案给分的标准是“见点给分”,答案要点少一方面就会减一方面的分值。

例如:分析鉴赏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类题,分析角度就要从标题所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结构特点并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规范答案要点,如下图所示:再如,分析鉴赏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类题的答题角度,要从重点语句的表达方式,词性特点来分析重点语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并进一步分析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下图所示:三、开放性拓展类题,虽为开放性,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即答案不唯一,但是答案要点必须结合文章主旨,联系个人生活实际答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语文中,为什么考的有一些是老师课堂上没有讲过的?比如: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等?

天下最好教的是语文,天下最不好教的也是语文。说语文好教,是说任何老师手提教参都能在语文课堂上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说语文不好教,是说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上至天文,下至地里,中间还能有历史、地理、生物、理化等知识。没两把刷子,还真难把语文教好。有一年我县的语文抽测试卷上就出现过这样一道题:请你用汉语描述(a b)²=a² 2ab b²。

这个公式本来是数学中最简单的完全平方公式,可绝大多数学生却不能用汉语把它描述出来。是这道题太难吗?显然不是,可为啥那么多学生败走麦城?不过是学生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而已。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不是学以致用吗?语文试卷上数学公式都能出现,你说出现点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还不是很正常吗?语文课堂上也不是不讲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只是要讲的内容太多,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讲的较少而已。

我曾经在辅导机构跟家长说,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成长期需要两年。你怎么看?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我觉得语文和数理化,应该是“天赋”的问题,所谓的长期积累和培养的过程,事实上,对任何人和任何学科来说,都是一样的。以前,我在高考时,是数理化很好,语文英语一般,但是,学校保送我上的大学是中文专业,当时我们还小,觉得中文都是不会读书的人才去读的专业,我就自己考。但是,到了后来学专业的时候,我是学的会计,而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中文能力“人品大爆发”,写作,比如单位年终总结,比如后来自己做企业管理体系,作一些作业规范,企业内部主要的研发和各个管理流程,我总是“各种创意”频出不穷——总是以各种文本,各种图形,以及各种适合各种人群能够看懂,能够理解的方式,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和欢迎(而不是多数企业管理文件那种抗拒)后来,我和以前同学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到这点,大家都会非常惊奇。

也非常感叹。从我自身的感受来看,一个人的所谓“天赋”,是一种“隐性”的,和“隐藏”的,真正在高中或者中小学校学习过程中,作为“孩子”,自身是认识不到的,和“无意识”的,我们自己,也经历过孩童时期,和“无意识”时期。而只能是“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完全不会知道未来,什么才适合自己,以及自己未来真相擅长什么。

反过来说,作为教育,我认为,都是“长期积累”和基础积累的问题,无论语文,还是数理化,如果你的基础不行,到了高中高考,乃至于以后大学,都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压力。都需要自己课外去补自己的不足。而真正作为应试教育中的高考,需要多少时间去积累?从我们自己的经历来看,似乎也不多,或许不需要“两年”,而在于自己“顿悟”,我们自己,和其他同学,都有过这个体验,就是“你自己想学了”,“你自己知道怕了”或者“你自己有自己的目标”以后,所有的不足,都会被自己补上,都会被客服,想冲刺的人,就多数能够考上好的大学,而不想的人,怎么补,都没用——前提是你本身就是一个中等以上资质的人,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不在讨论范围内。

有一个故事,我也曾经说给我的同学,希望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用上(我孩子读大学了,他的孩子才高一):就是一个北大的人,他儿子,学习很差,而这个北大的人,想了各种办法,都没有解决问题。有一次,他的北大研究生同学中,有一个搞教育的,于是就向他的同学请教,他的同学给了他一个最简单的,却是教育中最高境界的方法——兴趣,是引导人生,就有效的方法。

回去之后,他没有继续给孩子各种施压,而是冷静地想,他儿子从小的成长和经历,其中,回忆起孩子还在三五岁的时候,就能认出所有品牌汽车的商超,一辆车,开过去,他小孩就知道什么车。于是,他试图引导已经高一的孩子,去了解汽车,学习国内外汽车最新的信息——即使会影响学业,也不例外,结果,他的孩子从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于是,开始从高二下学期“冲刺”——根本不需要父母怎么催促,自己都是拼命抓紧时间,抓紧学习的同时补漏。

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教师要做“读书种子”、不要太多的“职业性阅读”,您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何?

谢谢好友邀请。我本不认识温教授的,经过反复交流,慢慢也对温先生有了点感觉。刚才第一回复此问题的高级语文老师的观点,我基本支持。温教授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专家,对语文教学指导上有权威性,老师做读书的种子,指导孩子们读书,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半句不让老师读过多的职业类专业书有失偏激了。老师教书育人,完成任务就是尽心尽责了,老师业余爱好,想多读什么书不是专家指导的意见,再说,语文专家对职业类学习带有偏见是不对的,国家要发展,语文要学好,其他职业类学习也要发展,不让老师读职业类书,谁来指导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呢?一个教授,在某一个领域有见解,不代表其他领域也是权威。

要发展我们的国家,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比如开放性、多样性、创新性、专业性等等。从这个角度看,文教授的思路和立场是有缺陷的。我们画室,我带着学生,有时间故意弄一些错误的知识让学生挑毛病,然后告诉学生,你可以尊重老师,但是不要迷信老师。我教学生的批判能力,就是让学生能够应付像文教授这样的老师,有权威就想指导一切。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