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在实施初期,选官制度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后期,这些制度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标准逐渐从家世、财产、家世发展到学识,选拔方式更加严谨科学,标准逐渐趋向公正、公开、公平、客观。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有哪些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有哪些

世卿世禄制先秦时期,官员任免全靠血缘连带关系。天子及诸侯国以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高官;世世代代,子承父业,享受厚禄。荐举制战国时期,从商鞅变法开始废除世卿世禄制。一方面,以军功大小奖励封官;另一方面实行“尚贤使能”、“量能授官”的荐举办法选拔人才。秦统一全国后继续大力推广荐举制,荐举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制度荐举。

由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科目,至上而下按标准考察和推荐人才,人才推荐上来后,还要进行考试,然后根据成绩高低分官职。二、私人荐举。是指由臣下向君主推荐人才,又称保举制。这是中国历史上实行最久的一种选拔人才方式,具有推荐资格的官员定期向朝廷保荐人才,破格升迁。但如果发现被荐人名不副实,或日后犯法,保荐人负连带责任。

如:清朝后期,徐延旭犯罪发配边疆,荐举他的张之洞也“被诃责”。三、自荐战国时期,有一个“毛遂自荐”的故事。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番大才能,一身抱负要施展,那完全可以请求面见君主,推荐自己。到了汉代,普通吏民都可直接上书,介绍自己才能和时政方略,一被采纳即入仕。察举制两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与秦朝“制度荐举”一脉相承,汉武帝时把察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察举的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凡儒家以外各家不得举;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方面内容。这样把专门人才推荐出来,同时进行考试,量才录用。九品中正制始创于曹魏时期,后人对此选官制度一般持否定意见,认为这种制度只重出身,不论德才,沦为世家大族巩固特权的工具。

主要作法是:一、设一名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的人物进行品评。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品评,各郡设有小中正官;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背景和出身。看看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是中正官必须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

当时总评一般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是行状做主要依据,但到了晋代后,完全用家世来定品。出身赛门者行状再高也只能定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再低亦能列上品。科举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时始创进士科考试,科举制诞生。此后,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成为朝廷主要选官制度,实施了1300多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制度为禅让制,依据标准为德高望重,具有原始民主色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私欲不断产生,公元前21世纪左右,禹开创了家天下时代,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王位世袭取代了具有民主色彩的禅让制,选官的方式也随之变化。“世官制”盛行于先秦时期,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就是王权与族权统一,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范围固定。周天子分封诸侯主体以具有血缘亲疏的姬姓为主,土地肥沃、战略要地王族把持,以达到保卫王族的稳定和特权的垄断来拱卫周天子。同时,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机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搞下。担任官员的大小柜组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时期,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于官位,即军功爵制,打破了依据血缘标准选官,军功越大爵位越高,授官的范围扩大,有利于社会平民阶层入仕,方法得当,秦军作战勇敢,号称虎狼之师,为秦统一创造条件,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士族把持用人大全,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即考官,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入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一稿考据考试地位,后成为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到明代,程朱理学风行,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于是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之为“八股文”。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选官有统一的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向各地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定思想。

这是科举制度在封建社会能够延续1300年的根本原因。古代选官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在实施初期,选官制度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后期,这些制度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标准逐渐从家世、财产、家世发展到学识,选拔方式更加严谨科学,标准逐渐趋向公正、公开、公平、客观。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文章TAG:制度  选官  选任  朝代  大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