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就说鲁肃怎么用旧眼光看人,于是鲁肃拜往了吕蒙的母亲,“结友而别”。居巢县长周瑜,带几百人专程登门拜访鲁肃求粮,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鲁肃大手一挥就送了一仓,周瑜见鲁肃大手笔,一见面就和他惺惺相惜。赤壁大战后,曹操北逃,鲁肃先行返回吴郡,孙权大请众将迎接鲁肃。

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肃,字子敬,胸怀韬略,腹隐机智。孙权承兄长孙策遗命,掌管江东。周瑜举荐鲁肃,孙权甚为相敬,二人谈论终日不倦,甚至晚上睡在一起。鲁肃曾向孙权进言:认为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也难消灭,当前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眼下可先剿除黄祖,然后讨伐刘表,凭借长江之险而据守,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听后披衣而谢。

鲁肃又举荐诸葛瑾。鲁肃是一位目光长远有雄才大略的统帅,赤壁之战前夕,鲁肃力劝孙权不可降曹操,与周瑜一起力主应战,并引诸葛亮拜见孙权,说服孙权采纳诸葛亮的孙、刘联盟合力抗曹的主张。之后,鲁肃促成周瑜与诸葛亮的合作,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鲁肃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社稷之臣。

周瑜临死之前,特意写信给孙权,举荐鲁肃继任统帅,鲁肃却力荐庞统。鲁肃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却能主动让贤,推举一个在各方面都超过自己的人代替自己,为了东吴的大利而不顾一已的私利小利。这种为国为家的气度和胸怀着实令人钦服。不仅如此,鲁肃在孙权不能任用庞统之时,还能将其举荐给刘备,足可见其胸襟之宽广对人才之珍惜。

鲁肃是怎样得到孙权赏识的?

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肃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原因如下: 一、鲁肃是个明白人,能审时度势,乐善好施,喜欢结交天下豪杰。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父亲早亡,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才,生性乐善好施。身逢乱世,他把救济穷困和结交读书人作为当务之急。居巢县长周瑜,带几百人专程登门拜访鲁肃求粮,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鲁肃大手一挥就送了一仓,周瑜见鲁肃大手笔,一见面就和他惺惺相惜。

袁术想让鲁肃代理东城县长,鲁肃知道袁术袁绍兄弟乃冢中枯骨,徒有虚名,是没有明天的,速带同族一百多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鲁肃随周瑜东渡长江,后因送祖母灵柩归葬东城暂时辞别周瑜。 二、周瑜的举荐之功。 周瑜说服了鲁肃,加盟东吴集团。周瑜又向孙权推荐说鲁肃具备辅佐君主治理时政的大才,应当招揽重用以成就帝业。

三、鲁肃向孙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 孙权出于对周瑜的倚重,当即接见鲁肃,相见甚欢,众宾客告退后,孙权又留鲁肃同席对饮,孙权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试图建立齐恒、晋文那样的功业,君谓计将安出?鲁肃坦言: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坐大,不可能旦夕铲除,劝孙权占据江东先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观天下局势。

力主趁北方混乱,剿灭黄祖,进伐刘表,穷尽长江所覆盖的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图霸业。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孙权从此更加尊重鲁肃,赐鲁母衣服帷帐及日用杂品,使他富贵如初。 四、刘表去世后,鲁肃向孙权谏言事不宜迟,当派人前往荆州刺探军情,如刘备与刘表儿子关系融洽就结盟他们,共抗曹操;如刘备与他们离心离德,就另想办法,以成就大事,最终抢得先机,孙刘结盟、赤壁大捷,三分天下。

鲁肃闻知刘表幼子刘琮降操,刘备仓惶逃跑,准备南渡长江。鲁肃直赴当阳县长阪,劝刘备和孙权通力合作,后来才有孔明出使,孙、刘联兵战赤壁。 四、曹操准备过江南下,张昭等都吓得尿了裤子,鲁肃晓以利害,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 东吴众臣见曹操势大,都劝孙权迎操。唯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如厕,鲁肃追到檐下,直言利害,说我等降操不失官位,您要降曹没有归宿啊!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孙权长叹:你是我的知音,你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礼物。

五、赤壁大战,周瑜主管军事,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共立奇功。 赤壁大战,东吴大军周瑜是总司令,鲁肃是总参谋长,他佐助周瑜,以弱胜强,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孙权得以称孤道寡。 六、鲁肃是能揣度主公孙权心中小九九的心理学大师,深得孙权喜爱。 赤壁大战后,曹操北逃,鲁肃先行返回吴郡,孙权大请众将迎接鲁肃。

鲁肃要入阁门拜见主公,孙权起身行礼,说:子敬,我用扶鞍下马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显耀么?鲁肃小步快走而前说:不够。同僚一脸懵B,就座后,鲁肃说道:我希望将军的声威德行覆盖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业,那时再用安车软轮来征召我,才算是显耀啊!孙权仿佛看到了自己将来的王者荣耀,自然心花怒放。 七、力劝孙权借荆州与刘备,以成鼎足之势。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听说孙权以荆州之地资助刘备,当时写信的笔惊得掉地,他知道自己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理想将成黄梁美梦。 八、周瑜病危荐鲁肃自代,单刀赴会,为东吴讨回三郡之地。 周瑜死后,鲁肃成了周瑜之后的江东第二任总司令,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他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地,刘备不允,孙权派吕蒙率军攻取。

刘备亲自带兵回公安,派关羽夺三郡。鲁肃驻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请关羽相见,各自兵马留在百步之外,两位主将单刀相会,鲁肃不惧三国时万人敌的武将关羽,尽显儒将风流。后刘备被迫划湘水为界,双方罢兵。 九、周瑜、鲁肃时代的联刘国策还是吴蜀双赢的政策,孙权吕蒙毁掉盟约,最终使吴蜀失去了刮分魏国的可能。 吴蜀不顾强魏在侧,先夺荆州,后战夷陵。

使双方综合实力大受影响,吴蜀都失去了经略中原的可能。如果吕蒙趁关羽襄樊大捷、中原震动,趁势再次出兵合肥,从魏国割块肥肉完全可能。从这个角度考虑,东吴吕蒙的战略目光远逊于鲁肃,这是战术家和战略家的差距啊! 鲁肃四十六岁去世,孙权举行国葬,孔明也为他举行哀悼仪式。后来孙权称帝,登坛回头对大臣们说:过去鲁肃曾对我说过称帝的事,他真是明白天下大势的人物。

孙权当众下马立迎鲁肃,鲁肃是如何应对的?

孙权当众下马立迎鲁肃,鲁肃是如何应对的

咱们先说古代的君臣之礼,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所以这么说的话,孙权当众下马迎鲁肃,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怎么说呢,就是不合常理四个字。那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咱们可以从孙策的遗言见分晓。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要想保江东有序发展"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就隐藏了一个政治问题了。

众所周知,江东是孙坚、孙策父子流血打下来的。这个过程中并不平坦。是用很多人的尸体和鲜血中打下来的。所以当时的东吴政权并不稳定。可以说一半是以张昭为首当地大族和周瑜为首的鲁肃黄盖韩当这些嫡系出的力。孙策和孙权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会平衡各方势力,拉拢人,收买人心。面对鲁肃这个难得的政治家、外交家,对于东吴孙家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鲁肃过猛屯下》和《孙权劝学》为什么都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

首先我们来看这两篇文章各自讲的什么,再去回答题主的问题。1,《鲁肃过猛屯下》讲的是鲁肃取代周瑜后,路过吕蒙的屯下时,有人提议他去拜访一下吕蒙。鲁肃本来很轻视吕蒙,但是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折服了他,于是鲁肃拜往了吕蒙的母亲,“结友而别”。2,《孙权劝学》讲的是吕蒙掌管军中事务后,孙权让吕蒙多读书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发现吕蒙已经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吕蒙了。

吕蒙就说鲁肃怎么还用旧眼光看人,于是鲁肃拜往了吕蒙的母亲,“结友而别”。小结: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两篇文章到最后都写到鲁肃拜往了吕蒙的母亲,“结友而别”。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为了说明鲁肃以前是看不起吕蒙的,不愿意和他结友。根据两篇文章内容描述,鲁肃一直认为吕蒙是之前自己认识的“吴下阿蒙”,而自己学识渊博,对吕蒙有看不起的表现,不愿意和他结友。

第二,为了说明吕蒙的进步之快,以至于鲁肃不敢相信,于是拜访他的母亲和他结友。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鲁肃以前很轻视吕蒙,应该说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是文中两次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都被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折服,让他不敢相信,也印证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从侧面也说明了吕蒙的进步之快,所以鲁肃改变以往的看法,去拜访吕蒙的母亲,和他结友。


文章TAG:皇帝  鲁肃  列表  顺序  清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