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这些铜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12铜人铸造完成后,曾被安放在阿房宫的宫门外,至今还有“铜人原”这样的地名。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此后,这12个铜人也随着秦王朝的覆亡,开始了其辗转坎坷的命运。王莽篡汉自立新朝后,曾梦见铜人暗自流泪,醒来后的他十分厌恶这些铜人,于是命人将铜人胸前的铭文除去,让12铜人惨遭蹂躏。

不过,王莽还不算过分,最多也是厌恶这些个铜人,并没有销毁它们的打算。据《史记正义》记载:“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符坚又徒之长安而毁之。”这里边提到了三个人,一个是董卓,他曾挟持汉献帝下旨,将10个铜人毁坏后铸成铜钱,只剩下其中的两个。魏明帝曹叡打算将余下的两个铜人运到洛阳,但运至霸城后,终因太过沉重而无法实现。

后来,残暴荒淫的后赵皇帝石虎也惦记过铜人,将仅存的两个铜人运到自己的都城邺城。最后,这两个历尽磨难的铜人被苻坚带到了长安,并将它们销毁了。不过,在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里还有另一个说法,“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阳,重不可胜,至霸城西停之。石虎取置邺宫,符坚又徙之长安,毁二为钱,其一未至而符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中,于是金狄灭”。

秦始皇收集六国兵器铸成的“十二铜人”哪去了?

秦始皇收集六国兵器铸成的“十二铜人”哪去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他的成就远超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李白歌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毛主席也曾说过:“秦始皇作为,远胜书生意气。”关于秦始皇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充斥着各种谜团,其中便有十二金人之谜。高中语文课本上有贾谊的一篇文章,《过秦论》,全文主要讨论了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其中有这样一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句话大意是: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国都咸阳,销毁刀刃和箭头,用来铸造十二个金人。这十二个金人屹立在秦王殿阿房宫前。因为是由铜铸就的,所以铜人外表像铜一样发着黄色,是以又称作“金人”。铜人个个制作考究,技艺精湛,世所罕见。而且铜人体积巨大,据《史记》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

”但令人遗憾的是, 今天我们再也见不到这12个铜人了,那这12个铜人到底哪里去了呢?关于12铜人去向之谜有三个猜测。第一种说法是12个铜人毁于项羽手。项羽火烧阿房宫,连12个铜人也一齐烧了。但最近考古学家在阿房宫遗址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认为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第二种说法是12个铜人是毁于董卓手上。

东汉末年董卓入长安,他把其中10个铜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三国时期这两个铜人又被魏明帝运到洛阳,后来这两个铜人被各方运来运去,最终到了前秦的秦王苻坚手中,被他下令销毁。第三种说法是12个铜人在秦始皇陵墓中。一些人认为这12个铜人备受秦始皇喜爱,是以这 12个铜人极有可能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之中。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这些金人最后去哪里了?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传说秦始皇的咸阳宫外曾经立着十二金人,但是当初秦始皇为何要造十二金人?今日十二金人又在何方呢?天下之器归咸阳话说秦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坐在皇宫内,整日忧思不安,李斯一眼看穿了秦始皇的心思,知道他害怕天下暴民作乱,只要把铜铁全部收缴,他们就算是想要造反,也没奈何! 由于当时炼铁工艺还不成熟,所以铁器极少,国库收缴上来的大都是铜器,堆积如山。

能工巧匠耗费十年光景,才把所有铜器都炼成十二金人,统一制式,高十丈,一切细节全都按照正常人身比例锻造,绝无一点失真。 因为铜显黄色,故而铜人被唤作金人。为何偏偏是十二个?那么,十二这个数字寓义着什么呢?十二这个数字很奇特。古时的人把大地分成十二支,称为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就是大地。大地还有一种分法,先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再分出两个方向,这就是四面八方,四面八方也是十二。

可见十二这个数字是能够代表大地的,而且是一个统一的大地。大地不就是天下吗?秦始皇所建立的不就是一个天下统一的封建王朝吗?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十二这个数字就寓意着“天下统一”。还有,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个月,如此往复便是千秋万代。 两者合一,十二这个数字解密后就是:天下统一,千秋万代。十二金人归何处?关于十二铜人下落,有三种猜测:有人说,西楚霸王攻克咸阳,火烧阿房宫,十二铜人一并烧毁;有人说,十二铜人毁于东汉末年,董卓铸造铜钱用掉十个,另外两个被苻坚销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铜人巷  万世  十二个  秦始皇  铸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