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布置在地平面的下面,只要上部能够让迫击炮弹射出去就行。这都是迫击炮的高抛物线弹道带来的好处。如果迫击炮的炮弹飞不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射药爆燃不充分,膛压不足;迫击炮弹的发射出膛是靠发射药爆燃产生高压热膨胀气体,利用高膛压推送炮弹出膛,并利用射击时的存能将迫击炮弹推送到所需的射程。如果发射药有问题迫击炮所需的膛压就不能满足射程的需要,迫击炮弹会出现弹道低,射程近的情况。

迫击炮的最大射程距离和射角有关,45°角时的射程最大,而后角度越大射程越近,当然低了也不行,传统意义上的迫击炮最低射角就是45°。如果发射药有问题就会出现射不高,甚至是出炮口就掉下来的情况,就是发射药没能很充分的燃烧,无法形成膛压,这很危险哦!(二)后装填速射迫击炮的弹道支持平射要求,弹道本身就不高;目前,迫击炮除了从炮口装弹的前装弹迫击炮,也有后装填的,并且迫击炮的平射也有了很好的应用,但平射的距离不会远,需要增大发射装药量,这样就可以使现低弹道,远射程。

例如,我军SM-4型,PCP001型速射迫击炮都可以采用直瞄射击方式。因此,弹道并不高。当然,这属于技术性能方面的措施,并不是意外情况。(三)迫击炮的弹道高度和迫击炮的射角有很大关系,仰角越大弹道越高,射程越近。射角小,弹道高度自然也低,这是由于迫击炮的曲射弹道决定的,正常情况下迫击炮的弹道都是弯曲的,这也是迫击炮最大的优势所在。

子弹没打完的步枪换弹夹会有什么后果?

子弹没打完的步枪换弹夹会有什么后果

现在,各国军警普遍装备的是自动步枪,大都属于30发弹匣供弹,区别仅是口径不同而已,目前就5.45、5.56、5.8和7.62毫米四大步枪口径系列。至于弹夹供弹,属于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现阶段已很少装备,即便装备的也大都是栓动狙击步枪。所谓的弹夹,是一种装弹辅助工具,就是夹子弹的弧形长条夹,一般两边有突出的边缘,相应地中间就凹进去了,刚好能将子弹夹住,栓动步枪大都是5发桥夹,半自动步枪大都是10发桥夹。

但也有特例,二战时美军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就属于8发漏夹供弹,8发子弹装在钢夹内,整体压进弹仓,待8发子弹射完以后,会将打空的漏夹自动弹出弹仓,并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提醒射手可以换弹夹了。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却有个按钮可以排空弹仓,然后就能装新弹夹了,所以说M-1加兰德是个特例。此外,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可以中途装弹夹,且换弹夹最方便,10发弹仓是用两只5发弹夹供弹,打到一半时,就可以换个5发弹夹上去,就能保持弹仓火力满满。

因此,对于5发栓动步枪而言,子弹没打完时,一般是不能装弹夹的,事实上不像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弹夹是可以整体压进弹仓的,栓动步枪包括桥夹供弹的半自动步枪,是将桥夹对准打开的弹仓,用手将桥夹内的子弹推进弹仓,取出空的弹匣或称桥夹。栓动步枪包括半自动桥夹供弹步枪不包括半自动弹匣供弹步枪,可以在没有打完子弹的前提下,譬如弹仓内尚存2-3发子弹时,可以将子弹一发一发单独地用手压进去。

苏东坡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什么意思?如何赏析?

“一树梨花压海棠”,字面理解就是,一棵梨树,盛开着白色梨花的枝条,压在了盛开着红色海赏花的海赏树枝条上,争相斗艳,十分好看。但这里苏东坡却是暗喻,一个满头白发八十多岁的老翁,新婚之夜与十八岁新娘共度良宵的情景,充满调侃之意。此句出自苏东坡的一首格律诗,即七言绝句《戏张先》。全文如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是苏轼嘲笑自己的好朋友张先的调侃之作。当时,八十岁的老友张先纳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苏东坡知道后在宴会上写下此诗予以调侃。苏东坡不愧是文人当中的高人,能把“老牛吃嫩草”之寓意写得如此清新文雅,不落俗套,张先就是想生气也生不出来,着实令人敬佩。苏东坡是谁?苏东坡,苏轼也。北宋文坛大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生著作丰厚,影响古今。而张先是苏东坡文坛好友,也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曾经是进士出身,任过尚书都官郎中。他与苏东坡相比,诗词造诣可能不及,但风流才情却有过之。两人交集甚密,友情被传为佳话。 张先活到八十八岁离世。几年之后,那位小妾也因郁郁寡欢而死。这种年龄相差巨大的婚姻,是否幸福?至少它总给人一种不合时宜之感。

日本为何要将手榴弹设计成敲击后才能引爆?这是多此一举吗?

网友:日本在二战的手榴弹为什么必须要在头盔上敲击一下才可以使用?其实这主要是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日军在二战有很多种手榴弹,也包括我国常见的木柄手榴弹。日本一共有十几种不同的手榴弹,产量比较大的有三种。第一种就是97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就必须要先拔出保险,然后在坚硬的地方敲击一下才可以投掷。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武器的通用性。

二战日本陆军武器非常注重通用性,虽然效果很一般。比如歪把子轻机枪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虽然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将会导致发热过快,还需要油壶。其实歪把子是有自己的专用轻机枪子弹的。97式手榴弹也可以使用掷弹筒发射,虽然使用掷弹筒发射时的距离和精度不如专门的掷弹。这样的敲击一下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迁就掷弹筒的需要。

在日本97式属于破片手雷,爆炸以后可以爆裂出48个弹片用于杀伤对方。当时我国边区造的手榴弹只能破裂出几个弹片,为此在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还曾经吐槽过边区造手榴弹。后来日本也生产了99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也是可以掷弹筒发射和97式差不多,就是没有97式的外表的破片槽。日本的木柄手榴弹叫98式手榴弹,也同样大量装备日本步兵,98式手榴弹从外形看就和我国木柄手榴弹一样。

如果把子弹放在管径合适的铁管里,用锤敲击子弹底部,那么子弹会沿着铁管发射出去么?为什么?

撞击底火、药室气体、密闭空间,满足子弹发射的三要素,因此,从理论上讲,这样做是可以保证弹头发射出去的。前提是子弹底火和发射药均没有受潮,铁管内壁光滑,且符合强度要求。其实,子弹的发射原理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复杂。子弹既然被放在管径合适的铁管里,就相当于子弹完成输弹上膛,处于待发射状态;管径合适,说明子弹与铁管内壁贴合紧密,符合枪膛内部的气密性要求。

用锤敲击子弹底部,此时铁锤充当了枪闩及撞针,底火在撞击作用下必然发生爆炸,之后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从而产生大量药室气体。在密闭空间内急剧膨胀的药室气体,必然推动弹头在铁管内完成脱壳及向前运动,从而形成一次完整的子弹发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子弹能否正常发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铁管的强度是否达标,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无缝钢管,否则极易发生炸膛现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压级  弹弹  手游  
下一篇